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学 >> 领导力研究 >> 正文

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国际领导力问题探析

http://www.newdu.com 2018/3/7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陈鹏 奚洁… 参加讨论

    二、国际领导力的特征和规律
    1.国际领导力总体特点
    领导(力)的关键在于主体性让渡。在国家内部主要体现为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处理;在国际社会表现为政治分立与经济一体化的矛盾。国际、国内领导现象涉及要素类似,主要差异在于领导力和领导权的结合方式。国内有统一的权力架构,主体需要通过“主渠道”获得领导权才能实现领导;而国际社会不存在统一权力架构,主体实现领导的方式是“多渠道”的。以国家为典型的实践子系统和人类整体实践系统的差异在于:前者系统内博弈形成了统一意志和主体性,后者系统内博弈没有形成统一意志和主体性。虽然有时多个子系统又结合成特定系统,如各种国际阵营,其中有核心国扮演领导角色,但人类实践总系统未形成统一意志和主体性。
    基于国际实力分配(distribution of inter-state capabilities)的国际领导力分配(distribution of global leadership)并不均衡,相对集中于强国。历史上(曾经)具有全面国际领导力的典型是英国、美国。其他如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具有不全面的国际领导力。《北京共识》一书认为国家体系分为多个层次:美国仍处于世界体系金字塔塔顶,英、法、德、日、俄、巴西、印度、中国与美国分享重要权力。往下分别是油气资源丰富的国家、地区性中等国家、负责任的国家以及“无赖”或“失败”国家,迅速兴起的非国家行为体也在全球参与权力分配。(12)随着世界局势发展变化,国际领导力的内容和形式也在发展。
    2.国际领导力要素及其特征
    国际领导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等要素。约瑟夫·奈在《注定要领导》中区分了“硬实力”与“软实力”。(13)硬实力指经济、军事、科技等实力;软实力指文化、价值观等感召性影响力。事实上,基于政治实力的威望,经济实力的吸引,文化实力的感召,制度实力的整合构成了国际领导力,它是各种要素有机结合的整体魅力。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等理论各有侧重的维度,而国际行为主体往往采取不同比例方式的“结合”方案。
    国际领导力政治要素。很难将政治领域的权力性和非权力性影响力区分开来。虽然影响重在感召,权力重在支配,但政治领导力和权力紧密联系。国际政治影响力的发挥有三种情况:被迫就范、利益考量、政治认同。第一种不是国际领导力而是国际强制力;第二种尤其第三种才是国际领导力。威望是国际政治领导力的重要体现,主要基于各种斗争力,不只体现在军事上,还包括各种竞争。威望的形成主要不是通过合作,而是通过斗争展示素质和意志。有时领导者未能取胜甚至失败,但表现出了被领导者认可的素质,也可形成威望,比如弱国反侵略战争。同样的,领导者虽战胜对手但如表现出素质意志缺陷,也会减损威望。
    国际领导力经济要素。这是国际领导力的根本,需量大质优引领世界经济发展。二战后美国“马歇尔计划”是经济领导力的典型例证。中国的“一带一路”和“亚投行”战略,虽然在内涵和本质上不同于前者,但也是当前国际经济领导力的标志性体现。主导性经济生产要素存在历史变化:在自然经济时代,土地(或森林、草原、海洋、湖泊等自然资源)是主导性生产要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后,货币资本起决定作用;信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成为主导要素。科技要素融于其他要素发挥着关键作用。当前人类科技正孕育新一轮变革,以大数据、云计算、可穿戴设备为标志,必将塑造出新型世界经济。
    国际领导力文化要素,主要指文化感召力。文化是主体生存方式的精神表现,其核心是价值观。亨廷顿曾用“文化的作用”解释国家发展的差异。(14)美国将中国视为主要威胁的根本原因是价值观的差异。文化是多位一体的领导力构成中的最高层次,意义解释话语权是领导力确立的标志。美国国家利益委员会曾宣称“保持在国际信息传播方面的优势,以确保美国价值观继续积极影响他国文化”。(15)这说明: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价值观是国际领导力重要要素,文化领导力需要信息传播话语权,文化价值观领导力与国家利益紧密相关,信息传播优势和价值观领导力可以有意识培养保持。文化领导力具有长期性、潜移默化性。可能主体尚未取得领导地位但已具有文化领导力,比如我党延安时期虽未取得全国政权但已具备思想文化领导力。也有可能主体未失去领导地位,但已丧失文化领导力,如文艺复兴时期的封建势力。如果取得信息传播垄断地位,是否可以说具有文化领导力呢?这里须注意文化垄断权和文化领导权不同。有文化领导权不一定有文化垄断权;有文化垄断权也不一定有文化领导权。只有垄断文化植根的生产方式处于上升期,这种文化才具有领导力;如果其植根的生产方式处于衰落期,这种文化领导力已衰减。
    国际领导力制度要素。制度是相对稳定的关系,制度领导力是结构性的交往方式领导力。国际制度可以决定国际议程,提供相对稳定的秩序,具有一定的强制、监督、预期和补偿功能,可遏制背叛和搭便车行为,解决利益冲突,消除不确定性。国际制度是国际领导力得以实现的重要框架。
    3.国际领导力要素结构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国际领导力是多要素构成的整体,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具有共性和阶段特征以及结构和过程两种维度。从共性特征看,拥有先进生产方式并在国际博弈中发挥领导作用是核心;从阶段特征看,不同时期主导要素和要素结构有差异。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强调要素的先进性是领导力的根本:先进事物即使开始弱小最终将战胜落后事物;注重要素的“深刻性”:生产方式在根本上决定着国际领导力;注重要素的有机结合性:要素关系结构是关键;凸显要素博弈和价值引导特征:基于主体实践寻找领导“路径”,基于价值排序进行引领。在国际领导力要素结构中,马克思主义强调生产力是社会存续发展的基础。四种社会生产对应四种生产力以及四种生产关系,与领导力都有相关性。物质生产是经济力的基础;精神生产决定国家软实力;交往关系生产对制度领导力至关重要;人口生产也关系到国家的世界比重。它们又分别对应四种生产关系。物质生产——物质生产关系、精神生产——精神生产关系、人自身的生产——两性关系、生产关系生产——社会交往关系,它们共同构成领导力。
    4.国际领导力要素关系
    苏珊·斯特兰奇曾分析过安全、生产、金融和知识四种结构性权力的相互支撑关系。美国学者提出的“巧实力”也主要涉及领导力要素关系。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处理国际领导力要素关系?首先,要素有机结合会产生新的特征和功能。1+1有时>2有时<2。这些要素关系是互动的、辩证的。对国际领导力影响最直接的是政治因素,经济、文化和制度因素的作用相对较间接,但并非重要性低于政治,恰恰相反,它们是政治要素的后盾。经济是国际领导力的基础,但经济力需要转化为其他能力并和其他能力一起构成领导力。政治力也可转化为经济力、文化力,文化力也可转化为经济力、政治力。要素的“具有”和“转化”对国际领导力同样重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s: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国际领导力问题探析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