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学 >> 公共管理 >> 正文

以包容审慎态度拓宽新经济发展制度空间

http://www.newdu.com 2018/3/7 深圳特区报 佚名 参加讨论104

    发展新经济,既需要宏观层面的政策调整,也需要微观层面市场主体的主动转型
    主持人:最近这几年,一些新经济、新业态出现,社会上往往会出现一些争议,这其中,政府开放包容的心态为何重要?
    李长安:正如熊彼特所说,所谓创新,就是一种创造性的破坏。比如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同时,对传统经济就会产生很大的冲击。正是由于创新的这种特点,在新经济、新业态发展的初期,一些部门和地方政府很容易放大新生事物的负面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对新生事物采取保守、限制甚至扼杀的做法就容易发生。不过,如果能够将更多的判断和决策交给市场的话,那么政府就会大大减少误判的概率。
    张敬伟:新经济、新业态的发展,由于是市场先行,尚未纳入既有的管理轨道,往往会发生诸多问题。一是和监管方的冲突,监管者会以“不合法”对新兴业态进行阻击;二是监管者通过严苛的监管被动接纳新业态,而非“包容审慎”拥抱新业态;三是有些新业态从业者在缺乏法治和规则约束的情势下,的确存在着资本的贪婪和任性,这些也导致从监管者到消费者对新业态的不满。
    新经济、新业态的核心是“新”,从制度设计者到终端消费者,都要以包容的心态去对待新业态。新业态也不能太任性,守住底线,接受市场监管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匡贤明:一方面,新经济、新业态的加快发展是一个客观趋势。无论现有的各主体是否愿意,新业态从无到有,新经济改造提升传统经济,是一个客观的趋势。另一方面,政策与体制对新经济的发展速度确实有重要影响。但如果说新经济、新业态争议核心在于政府部门的态度,恐怕有失偏颇,其态度很重要,但这是重要因素之一。更重要的是传统业态的市场主体在面临不同层次的竞争时,能否适应新经济发展的趋势,主动推进变革。我们调研中发展,有的传统企业在面临冲击时主动适应新经济,转型就很快;有的传统企业在面临冲击时很多抱怨,不愿意去适应,去创新,转型就慢。
    因此,新经济、新业态出现的争议,是多方面因素的共同结果。发展新经济,既需要宏观层面的政策调整,也需要微观层面市场主体的主动转型。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以包容审慎态度拓宽新经济发展制度空间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没有任何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