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 安全发展第一次写入党的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生动体现。 ◎ 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调整为“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人格权”的提出是理念的进步和对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回应。 ◎ 提出“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使心理服务变得更为积极主动、明确具体。 ◎ 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党的十九大科学总结社会治理实践和理论创新成果,回应人民关切和期盼,举旗定向,谋篇布局,对社会治理制度以及重点领域的工作作出部署,提出五个层次的重点任务,致力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推动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
一是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有效的社会治理需要多方面多层次的制度保障,其中最重要的制度有两个方面:一是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这是社会治理坚持系统治理的内在要求。十八大提出,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思想,把社会管理创新推向社会治理创新的新境界。与此同时,社会治理体制内涵的表述也有了细微的变化,“政府负责”被修改为“政府主导”。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从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更为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角度出发,十九大把“政府主导”重新改为“政府负责”。二是提高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十八大提出“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十九大则提出“四化”的新要求。所谓社会化,就是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组织和动员各方面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做到共建共治共享。所谓法治化,是指领导干部维护群众利益、处理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要树立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广大群众也必须依法有序理性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智能化是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特别是大数据和信息化等手段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的精确性和便利性。专业化要求社会治理的手段和方法符合社会治理内在规律和特点,从业人员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经过专门的训练,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与前几次相比,十九大对于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的部署更加科学、更加明确。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