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学 >> 公共管理 >> 正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智能化应对:理论追溯与趋向研判

http://www.newdu.com 2020/5/6 《改革》2020年03期 渠慎宁 杨… 参加讨论
 
    二、严峻的防控形势凸显智能化应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重大突然公共卫生事件以传染性疾病为主,在防治过程中,应最大程度地减少接触性人际传播,而这恰恰需要发挥智能技术和设备替代人工(包括医护人员)的作用。近年来,人工智能、服务型机器人、无人配送、区块链等新技术在产业领域助推各行各业智能化升级,这些技术在促进医疗技术攻坚、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加强公共安全治理、提升城市运行效率等关键领域同样大有可为。
    (一)数字技术助力试剂研发,提高疫情预测精准度
    随着计算能力提升和硬件成本的降低,生命科学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推动试剂研发,实现个性化医疗,提升治疗和保健效果。发达国家的科技公司在相关领域已开展广泛实践。如在埃博拉疫情肆虐非洲之时,美国Vulcan公司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模拟埃博拉疫情的传播,并借助超级电脑与人工智能演算法类比制药过程来预测新药品的疗效。据该公司统计,人工智能技术在不到24小时内就成功对7000多种药物进行分析测试,相比传统方法节省至少数月时间。新型冠状病毒涉及野生动物的非常规接触,病毒传播路径复杂,不确定因素多,给疫情预测和防治增添较大难度。在这种情况下,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可以为病毒分析提供新手段,而且有助于压缩新药测试周期,降低成本防控成本。
    (二)服务型机器人是减少感染风险、降低工作强度的有效手段
    从湖北等重点疫区的情况看,不论是本地医护人员,还是外省市驰援的医疗队伍,已经高强度、超负荷连续奋战多日,感染风险明显加大。要从根本上缓解重大疫情的人力保障压力,必须要依靠科技投入。在这方面,美国的经验有可取之处。2017年美国为应对埃博拉疫情专门设立了一套无人病房设施,现有配备诊疗机器人的特殊隔离病房2个,且随时还可以再增加10个这种智能隔离病房。一旦重大疫情发生,这些诊疗系统和特殊病房将处于调试和战备状态,并在最短时间内进入防控实战状态。患者被安置在特设的隔离病房中,由传染科医生在病房外操纵机器人,配合摄像、音频等设备进行诊治。这一案例为推动采取智能化手段、抗击全球性疫情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可以预见,服务型机器人将帮助医护人员更加高效、省力、安全地完成病情诊断。另外,从SARS到新型冠状病毒,重大传染性疫情防控中大量流程化工作耗时费力,利用服务型机器人代替部分人类工作,可大幅降低医护人员病毒感染风险。目前,服务型机器人已在特定场景中胜任辅助医疗工作,分担测量体温、穿衣、消毒、餐食递送、医疗垃圾清理等基本看护及其他重复性劳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医护人员与确诊病患、疑似人员接触的频率,使得医护人员能够优先处理更加紧急的事务,更好地保障一线人员安全健康。
    (三)无人化成为改善物资保障的重要方向
    随着疫情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医疗和生活物资需求激增。提升物资调配效率,以有限资源保障医疗救助工作顺利开展,是当前疫情防控的重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露了物流配送末端的困境,即尽管自动存取系统、自动拣货货架、自动化输送、智能快递柜等技术手段和智能设施已在仓储物流体系中广泛应用,但“最后一公里”仍无法摆脱对人力的依赖。受疫情期间交通管制和人员不足影响,生活物资面临物流断流或配送延时等问题,已对民生造成冲击。此外,为防控疫情蔓延,多地实施出行管制,部分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停摆,出租车、网约车运力吃紧,加之存在感染风险,给上班人群、感染患者和出行不便人群带来困扰。这种重大危情,正是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发挥作用的“主战场”。高频次、规模化、站到站的无人化运送,不仅有利于确保各类物资精准配发,而且可以有效减少物流配送人员的接触性感染。事实上,国外企业筹划无人配送已有数年。2013年,美国亚马逊公司提出无人机送货计划,继2016年实现无人机第一笔订单之后,2019年又在加利福尼亚州推出无人配送车测试送货,而在美国网约车平台上无人驾驶汽车也已投入商业运营,技术和商业模式趋于成熟。我国应以此次疫情应对为契机,加紧研究突破交通物流系统无人化的制度和法律障碍,加快推动稳定可靠的产业化、规模化应用。
    (四)区块链是实现公益物资有效分配的有力保障
    疫情爆发后,公益医疗与生活物资的有效分配是医院和社区抗疫的重要保障。然而,此次抗疫过程中红十字会等机构在处理公益物资时的混乱表现,暴露了中心化物资分配机制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中的不足与缺陷,这不仅对其公信力造成了伤害,也影响了外界机构和人民群众捐赠物资的积极性。医疗和生活物资的分配管理专业性较强,传统红十字会等机构难以把握好各个医院和社区的具体需求,对仓储和运输等外部参与方不够熟悉,对基层发生的紧急情况难以即时掌握。一旦分配不及时不合理,很容易在疫情下成为舆情的爆发点。对此问题,区块链可以较好地解决。作为一种分布式记账系统,区块链是能让全社会最快达成共识、最易产生公信力的有力抓手[17]。区块链可让生产厂商、捐赠机构或个人、医院、社区、街道、政府部门、仓储部门、快递公司等所有涉及到物资的利益相关方均“上链”,根据各自角色担任特殊节点。各节点之间实时共享物资数据,对物资处理流程共同监控,对已经分配到位的物资进行验证,对存在问题的地方集体审核。区块链这种互通、互证、互享的机制保障了物资处理信息的共开透明、不可篡改、不可撤销,无论是对捐赠善款的追踪,还是对食品药品的溯源和用途,都有迹可查,从根本上解决公益信任问题。近年来,区块链已在全球公益项目上大施拳脚。联合国粮食计划署(WFP)就建设了Building Blocks项目,改进其一直开展的粮食援助项目。在传统的粮食援助过程中,联合国粮食计划署需要把物资转移到为数众多的难民手里,不仅难以核实受益人的难民身份,而且会存在贪腐行为。此外,一些发展中国家银行系统不稳定,物资传递过程缓慢、成本较高。而Building Blocks项目使用基于以太坊客户端的PoA共识算法,可为每个受益人在区块链上建立一个虚拟银行账户,利用虚拟货币进行购物。通过记录每一笔受益人购买物资的记录,帮助联合国粮食计划署核实难民是否得到援助,不仅减少了银行手续费用,还大幅降低了物资运输成本。据估计,在引入区块链技术后,粮食援助项目的交易成本下降了98%。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智能化应对,理论追溯与趋向研判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