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综合研究 >> 正文

发挥珠三角区位优势,找到新的发展“支点”

http://www.newdu.com 2018/3/15 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佚名 参加讨论

                            经济走势跟踪
                   The  Pursuit  of  Economic  Trends
         2008年第22期(总第846期)  2008年3月25日(星期二)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走势跟踪》课题组
                       经济热点分析
    珠三角加工贸易如何适应国家新政调整转型
     近一时期,由于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上涨、加工贸易及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人民币持续升值等因素,使传统加工贸易基地珠三角面临巨大压力。如何突破“内外忧患” 的局面,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壮大发展新兴产业,就成为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新课题,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也对今后我国其他地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产业升级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就此问题,理论界及业内有关人士发表了诸多建议和看法。本课题组收集了部分资料,供读者参阅。
    我国加工贸易转型的历史背景
     俞会新、张洁在2007年第12期《对外经贸实务》的文章中介绍说,加工贸易与我国改革开放同步启动,由于我国注意发挥比较优势,主动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大力发展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81年的25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8319亿美元,增长333倍;同期,加工贸易占对外贸易比重从5.7%提高到48.6%,对我国出口贡献率达到60%以上。2006年,加工贸易出口占我国GDP的19%,其顺差增量拉动我国GDP增长近1.5%;2007年上半年,加工贸易进出口4409亿美元,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额比重达45%,堪称中国经济高速成长的重要增长极。  
     文章指出,加工贸易为国内企业融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渠道,使我国形成了符合国际市场要求的制造业平台,特别是国内企业通过深加工结转方式为跨国公司进行配套生产,使用外方技术、营销渠道实现了“借船出海”;推动我国实现了初级产品为主向制成品为主的出口结构的转变。与此同时,我国所面临的国内国际压力也在不断加大,环境资源保护与能源节约要求越发强烈,贸易摩擦日趋频繁,国际贸易失衡日趋严重,出口结构急需改善,外贸增长方式有待改变。当前我国加工贸易的80%由外商投资企业控制,60%以上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我国已成为廉价供应欧美国家消费的“世界制造商”。在我国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产业链不断延长的同时,也存在外资主导、总体处于价值链低端、国内企业获取利润较低以及监管体制不完善等问题,不过并不能因此就限制加工贸易,而应遵循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趋势和规律,按照我国经济发展条件和需要,在发展中去克服和解决加工贸易转型亟待上路。
     2007年7月25日《人民日报》的文章归纳了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改革开放之初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来料加工”阶段,第二阶段是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的进料加工阶段,第三阶段是1992年以来加工贸易的新阶段。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华民认为,“从‘三来一补’到进料加工,从‘两头在外’的作坊到外商投资企业为主体,从简单技术加工装配到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为主的结构转换。这勾勒出我国加工贸易不断转型升级的轨迹。但是,加工贸易在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长期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劳动密集度高,技术含量较低;占用土地多,能耗物耗、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由于一直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技术外溢作用不够明显;等等。
    加工贸易政策的变化及深刻含义
     2007年9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吴冰的文章记述了国家近一年多来出台的一系列加工贸易的新政策:
     1.  2007年7月23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公布新一批《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主要涉及塑料原料及制品、纺织纱线、布匹、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共计1853个十位商品税号。
     2.  2007年6月18日,财政部等发布《关于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此次调整共涉及2831项商品。
     3.  2007年4月12日,商务部发布通知,要求完善加工贸易企业准入管理,下放加工贸易内销审批权限。
     4.  2007年4月5日,商务部、海关总署、环保总局联合发布《2007年版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新加入的商品主要是在2006年已取消出口退税、但还没被列入禁止类的商品。
     5.  2006年11月1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环保总局发布《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以取消出口退税的商品为主,涉及804种(10位码)税号商品。
     6.  2006年9月14日,财政部等5部门联合发出通知,调整部分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同时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
     2007 年第12期《国际经贸论坛》刊登的俞会新、张洁的文章指出,此次新政出台赋予加工贸易转型三方面含义;一是要实现加工贸易产业和产品结构升级,提高加工贸易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关键零部件的加工制造能力;二是要优化加工贸易区域布局,引导加工贸易梯度转移,促进东、中、西部产业布局的合理调整;三是要引导加工贸易向产业链高端发展,由单纯加工向设计、研发、品牌、服务等内容延伸。调整政策不是要取消加工贸易,而恰恰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加工贸易。主要目的是为了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抑制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产品出口,减少贸易摩擦,促进贸易平衡,缓解外贸顺差过大带来的突出矛盾,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实现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外资纷纷撤离    原因何在?
     据路透社3 月10日的报道,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以及新劳动法等众多不稳定因素的组合,正蚕食中国制造业腹地的利润。数百家、可能会达数千家工厂将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关闭,或离开此地。报道指出,其中部分工厂已经或即将迁徙内地,其它则计划迁往如越南等国。但分析人士表示,企业的这些动向相当程度上契合中国政府推动经济沿价值阶梯爬升的国家政策。广东昔日引导了中国的改革,现在它正在引导中国制造业的格局改变。
     中国与其它快速发展的工业化经济类似,正逐步了解到,不能依赖生产廉价、简单的商品与他国竞争,同时这种生产还是以高消耗日益昂贵的原材料,如石油和铁矿石等为代价的。国家决策者急于发展更为有效和高附加值的产品,籍此迎来更加可预期及可持续的经济增长。“这些正在关闭中的工厂事实上是创造性消灭的牺牲品,”咨询人士Edith  Terry 表示。
     尽管广东贸易厅表示,珠江三角洲即将关闭的工厂不到300家,但业界的估计称,这一数字可能高达1.5万家。政府表示,其中绝大多数为劳动密集型、小型或中型金属或塑料产品、玩具、服装和鞋类制造厂。其中约90%为港资或台资企业,这就可以解释那里的业界机构为何大声疾呼减免成本激增的严重负面效应。
     路透社报道称,随着投入成本的增大,中国政府希望国内工业较发达地区,摆脱低端产业。广东省政府积极提高最低工资水平,以解决其面临的劳动力短缺问题,08年4月初将再度提高这一标准,成为全国最高。
     2008年3月3日《中国经济时报》发表张锐的文章,归纳了导致外资企业撤离珠三角的四大冲击破:
     1、劳动力成本。从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劳动合同法》不仅提高了企业职工的工资标准,而且也强制性规定了职工应当享受的福利标准。由于在华外资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厂,其新增成本可想而知。  
     2、税收成本。今年开始实施的“两税合一”新政废止了外资企业享受的优惠税率(平均为13%),而转为与内资企业一样的平均税率(30%左右),由此压缩了外企的利润空间。与此同时,出口退税由原来的17%下调到了目前的13%,而且今年5月将会再次下调到5%。由于约50%的外资企业产品返销母公司或者出口海外,出口退税的减少直接削减了其利润所得。
     3、人民币升值成本。人民币自汇改以来的累计升幅已经达13.31%。2007年全年升幅6.9%,2008年以来的升幅也已超过了2%。在人民币快速升值的行情下,许多外企不得不提前以产品涨价来进行对冲,其市场议价能力受到抑制。
     4、扩张成本。一方面,作为原来地方政府吸引外资最核心的武器——土地受到了宏观层面的硬性约束,工业用地由此受到了扼制;另一方面,环保要求成为了考核企业的重要指标。对于那些依靠来料加工的外企而言,扩大再生产所可能承受的风险大大增强。
     另据2008年1月17日《宏宸金羊网》介绍,有关专家指出,“原材料涨价等成本攀升以及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下调等四轮冲击波”对企业的影响都属于外因。首先,人民币升值是最明显可以看到的损失,因为现在广东80%以上的企业都是用美元来结算的。其次,除了人民币升值之外,次级债风波也影响了珠江三角洲的危机。美国经济增速放缓就意味着中国的出口将减少,预计这一影响将从2008年开始正式显现。
    省部级领导的政策解读
     据中新社报道,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2008年3月7日在全国政协会议上强调指出,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这十个字,能值千金。港资加工贸易企业的“西进”运动即将启幕。这场西进至少有两个好处,其一,保留加工贸易优势、使港企有个新的选择;其二,珠三角地区港企的劳动力大部分来自中西部,港企西进,当地劳动力就地解决就业。
     魏建国还在2007年7月25日《人民日报》中指出,作为贸易主管部门,商务部将从三个方面运用政策手段,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一是完善加工贸易商品分类管理办法,动态调整加工贸易禁止类和限制类目录;二是稳步推进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引导和推动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三是完善加工贸易企业准入管理。从企业的环保水平、工人最低工资、社会保险、生产设备水平等几方面完善企业准入管理。转型升级对加工贸易企业而言,既是压力,也是机遇。必须抓住机遇,向更高技术含量、更大增值环节和自主品牌发展,在全球化的国际竞争中占据先机。
     在2008年3月10日《金融界》的报道中,广东省省长黄华华表示,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并没有出现大规模外资企业破产和倒闭,也没有大量迁移现象。广东省政府鼓励三资企业和加工贸易企业向广东省内山区和东西两翼转移,政府也在考虑给予政策方面的支持。
     黄华华在北京参加两会期间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称,有一部分企业迁移和倒闭是正常现象,而2007年珠三角新进企业有7000多家。我们不会抛弃为广东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三资企业,珠三角外资企业没有大量迁移,没这回事。政府鼓励三资企业转移到山区和东西两翼地区,同时也鼓励这些地区的富余劳动力向珠三角转移,省里正在制订相关政策鼓励双向转移。转移到广东山区和东西两翼地区的三资企业,可以就地解决劳动力,同时在用电等方面政府也会给予支持,这些地区的企业生产成本会远远低于珠三角。国家已允许广东省的三资企业和加工贸易企业产品内销,中国有13亿人的庞大市场,许多产品国内价格比国际市场高,这些措施均有助于珠三角地区的三资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进行结构转移。
    来自当地企业和政府人士的看法
     2008年1月10日《上海证券报》发表了该报记者在调查中记录的几位企业家吐露的心言。某纺织企业老总表示,出口退税率下调主要是没有过渡期,现在调到这个水平,压力很大,已经有不少企业因为这个而倒闭。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等因素的叠加效果,企业很难承受,对小企业而言尤其厉害。政策的作用有个滞后效应,估计今年这种危机会体现得较为明显。今年很多小厂关闭,现在如果我们接到大批量订单,得到处找厂生产,担心不能按时交货。而且因为新劳动法,小厂现在也不敢加班。
     对于新出台的劳动法,该纺织企业老总认为,新劳动法方向是对的,但操作有难度,劳动者的素质很难达到这个水平。可以说,新劳动法等因素对小企业打击很大,估计明年会有很多中小企业老板不干了,新劳动法出现得有些超前。  
     一家照明公司的老总则有独到的观点:行业竞争无序比出口退税率下调等国家政策调整的影响更大。目前全国有一千多家光源企业,新进入的小企业在国内由于没有服务网络,品牌信誉度不高,因此多会选择出口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支撑,导致该行业出口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影响整个行业的声誉。国家政策逐步趋紧在加大公司压力的同时,将有利于行业内的洗牌和整合。不过,在照明行业,国家应建立行业的准入制度,对不符合资质要求的企业不予出口。
     据 2008年1月8日《新世纪》周刊记者的报道,东莞市厚街镇镇长陈仲球说。大部分人认为这是一次必然的产业迁移现象:一部分不再适应珠三角经济水平、产业政策的企业,以及一部分无法消化高成本的企业的倒闭或迁移,只是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需要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目前转移出去的只是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环节,而核心的技术研发和采购贸易依然留在这里;深圳市副市长张思平说,这是机遇,也是挑战。如果处理得好,将能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如果处理不好,就有可能像香港那样空心化,削弱城市的竞争能力。
    理论界及业内专家提出的对策建议
     据2008年3月10日《服装时报》报道,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江华认为,长期以来,珠江三角洲都是以密集型产业打天下,但在国家宏观政策影响和产业结构调整周期到来的双重效应下,珠三角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出走是适宜的,这也给内陆省份承接转移提供了契机。
     2007 年12月11日央视《经济半小时》介绍了两位专业人士的看法。辽宁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林木西教授一直从事制造业研究,在他看来,珠三角的加工制造型企业在丧失了低成本的优势以后,首先应该做的事情就是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广东省外经贸厅厅长梁耀文表示,对于珠三角众多的加工型企业而言,未来的出路只有一条:只有技术研发才是企业的出路,没有技术永远受制于人,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加快战略转型,努力提高鞋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向技术优势转变。
     2008年1月7日《香港商报》也记述了多位专家的看法,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秘书长郭万达指出,土地资源十分紧缺、环保问题十分突出、劳务问题日渐紧张,这在珠三角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对于任何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的地区而言,这些都是必然要面对的问题。广东现在集聚了几乎涵盖所有层面的产业,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提升这些产业的技术水平,而不只是迁走问题企业,然后迎接新的更高利润和更环保的企业,并以此维持广东继续领先全国的格局。因此,希望国家未来指向加工贸易领域的政策更多着重于出台鼓励和扶持加工贸易进行转型升级的政策。若企业顺利转型升级,除了可以维持产业的稳定性之外,也才可真正贯彻中央提倡的自主创新、优化产业的发展战略。
    而深圳市龙岗区工业研究所研究员张志宏则建议,对来料加工企业的调整,应强调间接性,不轻言淘汰与退出,而是通过规划布局、建章立制、加强管理等手段,整合和优化企业布局,推动管理规范化,促进其履行社会责任和提高社会效益。在调整措施上,还要力求个案性、针对性和微调性,主要针对具体问题和细分化的问题行业、问题企业,而非整个群;调整动作不可过于激进,以免造成社会动荡。
     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陈广汉教授认为,2008年8月23日正式实施《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之后,大部分港企已获一年缓冲期,此时企业应用足一年过渡时间调整企业的经营策略、财务管理、市场推广,以适应新的政策形势,而不是继续坐等国家放缓调控步伐。加工贸易企业吸纳了近20%的就业人口,但从1998年至2006年,其年均税收贡献占总贡献比仅为3.75%,社会保障贡献年均占比仅为2.82%,企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低成本优势运作。但环境已发生巨变,针对加工贸易的调整政策不可能再出现反覆了,港企不能再继续依靠微薄的加工费维持生存,而应下决心投入自主研发和自主品牌,努力提高产品附加值,才有存活和发展的希望。
     有学界人士呼吁,针对加工贸易领域的调控政策频繁出台,不仅会引发大批港企倒闭的风潮,更可能连累数以千万计的农民工失去生计,打击外资的投资信心,从根本上伤及粤港经济。张志宏直言,加工贸易使命未完成,不宜对从事来料加工的企业实行一刀切的政策。在过去20余年,加工贸易从两个方面对中国内地经济发展发挥突出作用。一方面是解决了大量就业;另一方面是以较低的成本在较短时间里实现技术追赶,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张志宏认为,国家近年来逐步收紧加工贸易领域的政策,一方面是出于平衡贸易顺差、协调区域发展的考虑,一方面则是由于对加工贸易存在“误读”。现时媒体一提“加工贸易”就必定要冠以“高污染、高耗能”等词汇,人人欲毁之而后快。但对比大量国家统计数据却会发现,加工贸易相关行业的平均单位工业产值用水、废气、能耗、二氧化硫、粉尘、烟尘和工业固体排放量均大大低于全部工业的平均水平。来料加工企业不仅在产业领域盘根错节,并涉及有关社会群体的利益关系,故在它的历史使命和现实作用方面,不应该简单作出非此即彼、一概而论的结论,在调整举措上也切忌一刀切。
    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可从七方面入手
     前述俞会新、张洁在《对外经贸实务》发表的文章提出了推动加工贸易转型的七项政策建议:
     1.  建立总体政策体系。发展加工贸易的战略定位是提高企业、产业、地区和整个国家的竞争力,因此须先建立促进加工贸易转型的总体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针对总体目标,建立与完善有利于推动加工贸易转型的产业政策、地区政策、税收政策、信贷政策、财政政策、进出口政策、保险政策、外汇政策等以及相关行政制度、程序和法规条例,并且要使这些政策和制度协调统一。  
     2.  完善加工贸易商品管理。按照国家宏观调控、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要求,进一步完善加工贸易商品分类管理办法,建立产业和产品准入目录的动态调整制度,根据进出口税则目录调整情况以及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定期发布加工贸易禁止类和限制类目录。  
     3.  加强加工贸易企业管理。加强加工贸易企业准入审核,从企业的环保水平、工人最低工资、社会保险、生产设备水平等几方面完善企业准入管理。尽快解决深加工结转和使用国产原材料及零部件退税问题,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国内采购的积极性。  
     4.  制定优惠政策正确引资。继续改善经济发展的软硬环境,变劳动力成本优势为综合服务环境优势和技术支撑优势,承接外资高端产业和环节的转移。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资企业在华设立研发和营销中心。  
     5.  引入供应链管理体系。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大力发展研发、金融、信息、物流供应链等各项服务,打造一批跨国公司的一级供应商,培育“全球采购、全球销售”的供应链管理体系,提高国内企业直接接单能力,推动我国加工贸易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向本土企业为主转变。  
     6.  健全加工贸易监管体制。进一步完善加工贸易监管体制,提高监管效率和便利化程度。为企业提供高效的公共服务和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坚持并完善以保税监管为主要内容的深加工结转政策;整合现有的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等特殊监管区域,以适应承接高端制造环节和生产性服务业转移的新要求。  
     7.  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与完善有利于促进加工贸易转型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建立健全各种行业协会、商会及其职能的基础上,针对加工贸易企业综合开展国际信息收集与提供、技术交流与推广、典型发展案例介绍与展示以及咨询与培训等工作,以推动其转型升级。
    可资借鉴的发展经验
    “长三角”的经验
     华东师范大学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教授沈玉芳认为,总体来说,珠三角对来料加工的依赖更大。珠三角主要是以来料加工和订单为导向。而长三角虽然有大量来料加工企业,但还有很多重装备、大规模的企业,来料加工企业虽然数目众多,但是在经济总量中的比例相对较低。长三角存在大量成规模的基础产业,而且这些产业是 “以我为主”,自我拓展供销渠道。近年来,长三角企业在自主研发和控制污染方面投入了比较大的精力。使得不少企业已经脱离了单一来料加工的模式。相对的,珠三角最主要的是依靠来料加工,很多企业主仍然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因此,长三角的应变能力在某方面比珠三角要强一些。
     广东省委党校副校长陈鸿宇认为,长三角与珠三角各有发展优势,但两地以往在互动合作方面做得不够,两地在行政规划上已被划分为两个区域,未从促进全国经济发展的大局上进行考虑。珠三角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区域协调发展、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等三方面均需借鉴长三角的经验。
    “深圳-廉江”经验
     梁思奇等在2008年1月23日《嘹望》新闻周刊上记述了转型比较成功的“深圳-廉江”经验。认为,作为“转出地”的深圳和“转入地”的廉江市,其经验值得借鉴。  
     深圳市贸易工业局提供的数字,2005年以来共有500多家企业迁出深圳,主要是电子元器件、塑料制品、五金类、玩具制造和服务类企业。深圳市贸易工业局副局长殷勇说,企业“外迁”虽然会给深圳的工业产值带来一些影响,但有利于实现功能置换和结构的优化升级。1992年前后深圳就曾出现过一个“三来一补”企业向外迁移的热潮,如果没有当时的“外迁”,就没有现在深圳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的局面。
     为应对产业转移,深圳市采取“服务”与“调整” 并举的措施。一是加强对“外迁”企业的服务。《深圳市对口扶持全国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引导企业适当“外迁”,市政府目前在湖南、贵州、江西等省都建立了深商企业服务中心,省内与惠州、湛江等地政府共建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引导企业有序转移,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有效配置。
     深圳市同时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德国西门子中压开关公司、香港超捷造织、台资聚才集成电路设计等重大项目,以及意法集成电路芯片封装、世纪晶源化合物半导体、中华映管等一批产业链中的关键性项目顺利落户深圳。
     数据显示,2007年1至10月,深圳市实际利用外资继续保持10%的较高增长,其中70%属于第三产业或有“第2.5次产业”之称的生产性服务业,显示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正在悄然变化。
     作为“转入地”,远离珠三角的湛江市下辖的廉江市近年来成为转移的集聚地。湛江市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集体工业企业曾十分红火,涌现过“半球”、“三角”、 “佳能”等风靡全国的电器产品。由于体制机制等诸多原因,这些企业日趋式微乃至消失,但留下了五金加工的传统。近年来不少到珠三角创业的人才逐渐回流。当地政府顺应这种趋势,与佛山市合作,建立了廉江(顺德)产业转移工业园。廉江市目前已成为全国著名的“电饭锅之乡”,有500多家电饭锅生产及配套企业,2006年在全国7000多万只电饭锅中,廉江市占了3000多万只,如果加上由廉江市企业作为上游配套生产的部分,这一数字达5000万只,并拥有 “威王”、“美满”两个全国著名品牌。
    发挥珠三角区位优势,找到新的发展“支点”
     国际经济学家郑伟雄在2007年11月 30日《新华网》撰文归纳了珠三角的发展优势和前景。作为国内的发达地区,珠三角已经基本具备承接的基本优势和条件。珠三角的优势主要有:一是良好的宏观经济态势和较为成熟的市场优势,庞大的制造业创造了巨大的服务需求,使珠三角对跨国公司保持着较强的吸引力,服务业吸引外资也有很大的潜力;二是拥有质优价廉的综合人力资源优势,包括部分中高端科技管理人才;三是珠三角拥有较高水平的信息基础设施和较强的信息技术产业支撑;四是珠三角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一些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有着良好的开放意识,在制度创新和特殊功能区域开放开发方面走在前列,具备全面实施服务业全面对外开放的基础。因此,一些国际机构纷纷将珠三角列为跨国公司服务转移的目的地,将其视为具有巨大潜力的新兴地区。
     2008年2月14日《南方日报》的文章也提出,在加工贸易受限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如何保持珠三角的经济活力?开始于本世纪初的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让珠三角找到了新的“支点”。
     文章称,作为珠三角中心城市的广州,抓住2000年前后日本汽车产业大规模外迁的机遇,积极吸引日本汽车企业落户,本田中国出口基地、丰田发动机和整车项目、东风日产项目相继投产,使广州迅速成为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同时,广州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各项总量指标已全面超越第二产业,占据了经济的主导地位,服务业提供的地税收入占全市地税收入的比重超过七成,成为支柱税源。  
     文章认为,要改变传统产业受限的状况,必须找到经济发展新的 “支点”。南海专门成立了投资促进局负责搜集世界产业及资本投资的动向,积极主动地与急需外迁的台湾液晶面板厂商谈判,2007年成功引进世界四大液晶面板生产商之一的台湾奇美电子,南海由此获得的上下游产业投资预计将超过20亿美元。同时借广州汽车业迅猛发展的机遇,南海专门划出汽配产业园,爱信精机、丰田纺织、本田变速箱等世界500强企业已相继在南海投资汽配项目,形成了“广州整车、南海汽配”的格局。
       (完)
    (摘编:叶红、王砚峰;责任编辑:王砚峰)
    2008年第22期(总第846期)  2008年3月25日(星期二)
    地址: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E-mail:tsg-jjs@cass·org·cn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kingwyf@263·net
    邮编:100836
    电话:(010)68034160,68034412  传真:(010)68032473
     下载或查看文档附件

Tags:发挥珠三角区位优势,找到新的发展“支点”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