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综合研究 >> 正文

达沃斯的主权财富基金争论

http://www.newdu.com 2018/3/15 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佚名 参加讨论

                             经济走势跟踪
                   The  Pursuit  of  Economic  Trends
         2008年第8期(总第832期)2008年1月29日(星期二)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走势跟踪》课题组
                           经济热点分析
    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的几个关键词
     2008 年1月23日至27日,世界经济论坛(WEF)在瑞士达沃斯举行了2008年年会。在这次会议上,与会者讨论的关键词集中在了次贷危机、全球经济衰退、新兴经济体、主权基金、全球水危机等热点上。我们根据各媒体的报道,对这些全球经济的重点问题进行了整理,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一:次贷危机
    次贷危机远未见底
     据《财经》网络版1月26日报道,美林集团CEO约翰·塞恩(John  Thain)1月26日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说,由于美国房市继续下滑,2008年美国经济将继续下行。塞恩说,次贷危机的根源,是美国房价下降。美国房价下跌未止,目前存货增加,2008年面临的压力更大,因此与房贷相关的资产价格将继续恶化。他认为,目前负面冲击已经扩展到了美国的消费市场。这使得经济恶化的风险加大。对于近来美国政府推出的1500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以及美联储的大幅降息,塞恩认为这些举措非常迅速,问题是,这些举措本身对房价并不会产生直接影响,“所以2008年仍会下行,房市远未见底”。
     另据《财经》网络版1月25日报道,美国百世通集团(Blackstone)CEO斯蒂芬·斯瓦茨曼(Stephen  Schwarzman)1月24日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期间告诉《财经》记者,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冲击,目前还不能说已看到了底部。
     斯瓦茨曼说,尽管多家金融巨头反复对持有的次贷相关资产,做减值或拨备,但不能说华尔街“清理屋子”的工作已经结束,未来不再有令人意外的坏消息。因为次贷相关资产的价值很难估计,最终取决于美国住房市场衰退到什么程度,而后者还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才能确定。“理论上,减值可以减到零为止;当然,也有可能现在金融机构们,已经对所持资产过度减值。一切都取决于一年后的美国房地产市场情况。”
     斯瓦茨曼还强调,主权财富基金目前大举购入美国金融资产,是一件好事。此举可以帮助稳定美国金融体系,有助于中美关系。他还认为,目前美国金融资产的交易价格,仅仅略高于净资产值,而过去通常情况下往往数倍于净资产值,所以,哪怕这些金融资产由于次贷的不确定性,导致净值下降,但只要市场恢复平静,市净率回复正常水平,这些资产的价格就会回升。“不用担心买这些金融资产会亏钱,”他告诉记者。
     谈到美国经济衰退前景时,斯瓦茨曼称美国人消费出现了明显的衰退,负面影响由此扩展到整个经济。美国经济显然已经放缓,但是否衰退还不明朗。他还认为,如果美国经济的确出现衰退,新兴经济体一定会受到影响。他不同意那种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已经出现与美国经济前景脱钩的说法。
    面对次贷危机,各国央行表现如何?
     据《财经》特约记者陈晋发表于《财经》网络版1月24日的报道,在一场关于美国经济的讨论中,美国纽约大学教授、罗比尼全球经济研究所创办人诺里尔·罗比尼和摩根士丹利亚洲主席斯蒂芬·罗奇均表示悲观。
     罗比尼说,鉴于仍在持续的次贷危机和高企的油价,现在的问题并非我们将经历一个软着陆还是硬着陆,而是这个着陆会多硬。他形容目前的情形使美国看起来像是一个新兴市场。罗比尼同时认为,世界其他地区不可能和美国经济脱钩,他担心欧洲也将遭遇衰退。
     罗奇和罗比尼观点接近。他认为,美联储一天前做的降息75个基点的决定,等于是为了恢复经济但又创造了另一个泡沫。这只能使美国继续储蓄不足、过度借贷消费的结构性缺陷。罗奇认为,美联储在决定大幅降息的时候,除了股票市场的暴跌,并没有其他新的信息。
     “这不是央行正常运作的方法。”罗奇说,美国2007年的消费达到了9.5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GDP的72%,创下新高。谈到美元走势,罗奇说,美元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反弹,因为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并不一定有迅速反弹的能力。但从长远趋势来看,美元将继续走弱。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余永定则表示,美国国内消费的下滑将对中国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但中国政府目前的首要任务是通过紧缩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余永定认为,中国的通货膨胀由价格和需求两个要素同时推动。但他也指出,在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时,也应该对中国的就业增加需求敏感。中国每年需要创造2400万个工作机会,但去年只新增了1000万个。
     余永定还认为,中国人民银行几乎已经穷尽其抑制流动性过剩的手段。中国应该采用财政政策来刺激国内消费。中国已经允许人民币更大幅度的升值以抑制通货膨胀,但也试图避免过快升值。
     另据《财经》网络版1月24日报道,美国前财政部长、哈佛大学教授拉里·萨默斯认为,央行不能制造繁荣,尽管,如前财长斯诺所说,在过去20年里,金融市场的波动性较低,但很难说美联储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特别是近半年时间里,表现良好。因为这段时间内,美联储始终落后于市场曲线。由于货币政策需要至少半年的时间显现效果,萨默斯说,如果没有迹象显示政策有效或足够有效,市场就会质疑是否应该加强或是改变货币政策。
     此外,国际清算银行(Bank  of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总裁马尔科姆·赖特(Malcolm  Knight)1月25日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说,虽然目前次贷危机仍在发展,很难得出确切结论,但回过头来看,中央银行们可以做得更好。
     他说,过去数月,主要央行们协同往市场注入流动性,美联储还连续大幅减息,这些都值得赞赏,但危机已经超出了中央银行们的能力范围。回过头去看,美元利率太低,低利率时间持续太长,为市场注入了过多流动性。这是应当吸取的教训。
     他还认为,无法说清危机还会如何发展,或是已经到了哪个阶段,当务之急是使市场能正确地为资本定价,而这要求提供可靠、全面、透明的信息,要求有更系统的披露。此外,风险监管必须要进步,监管者要跟踪风险特别是跟踪创新性产品,无论这些产品,是从哪一家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上,转移到了另外哪一家。
    IMF警告:降息不足以摆脱信贷危机    应采取扩张性财政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Dominique  Strauss-Kahn)上周末(1月26 日)警告称,日益加剧的信贷危机非常严重,仅凭降息不足以“摆脱我们所陷入的混乱”。卡恩的讲话标志着,与去年秋季呼吁美国“继续进行财政整顿”时相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态度出现逆弯。卡恩为美国提议的财政刺激措施开了绿灯,并号召其它国家效仿。他说:“我不认为仅凭货币工具,我们就能摆脱危机。”他还表示,“新的财政政策如今也许是应对这场危机的正确方法”。卡恩的话打破了长期以来的全球共识,即美国和日本需要缩减财政支出,才能帮助减轻巨大的贸易失衡。
     《财经》网络版26日的报道称,前美国财政部长萨默斯认为,施特劳斯-卡恩这一表态,对于IMF来说有“历史性意义”。他说,25年来从未有任何一位IMF总裁,建议成员国家考虑推行扩张性财政政策。这说明次贷危机引发美国衰退并进而冲击全球经济,已成为IMF的现实担忧。
    关键词二:衰退
    索罗斯:60年牛市行将结束
     《财经》网1月24日报道了国际投资家乔治·索罗斯1月23日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08年会开幕日一场私人午餐会上发言的观点,针对美联储于周一(1月 21日)突然降息75个基点之举,他表示赞同美联储干预,但他的问题是——与以往不同,这次干预(连同美联储已经做的和将要做出的干预行动)无效。索罗斯认为,这次危机是60年一遇的金融危机。金融业不得不进行一场范式变迁。
     如果以往的危机是十年一遇二十年一遇,是一个“长达60年的牛市”的中场休息,索罗斯说,由次贷掀起的这场危机将结束60年来的超级繁荣(super-boom)。
     在此之前,索罗斯在1月23日发表在英国《金融时报》的文章“全球面临60年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The  worst  market  crisis  in  60  years)一文中全面提出了他的观点。
     索罗斯指出,当前的金融危机是由美国住宅市场泡沫促成的。从某些方面来说,这一金融危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每隔4年至10年爆发的其它危机有相似之处。然而,在这些金融危机之间,存在着本质的不同。当前的危机标志信贷扩张时代的终结,这个时代是建立在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美元基础上的。其它周期性危机则是规模较大的繁荣-萧条过程中的组成部分。当前的金融危机则是一轮超级繁荣周期的顶峰,此轮周期已持续了60多年。
     繁荣-萧条周期通常围绕着信贷状况循环出现,同时始终会涉及到一种偏见或误解。这通常是未能认识到贷款意愿和抵押品价值之间存在一种反身(reflexive)、循环的关系。如果容易获得信贷,就带来了需求,而这种需求推高了房地产价值;反过来,这种情况又增加了可获得信贷的数量。当人们购买房产,并期待能够从抵押贷款再融资中获利,泡沫便由此产生。近年来,美国住宅市场繁荣就是一个佐证。而持续60年的超级繁荣,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例子。
     每当信贷扩张遇到麻烦时,金融当局都采取了干预措施,(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并寻找其它途径,刺激经济增长。这就造就了一个非对称激励体系,也被称之为道德风险,它推动了信贷越来越强劲的扩张。这一体系是如此成功,以至于人们开始相信前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所说的“市场的魔术”——而我则称之为“市场原教旨主义”(market  fundamentalism)。原教旨主义者认为,市场会趋于平衡,而允许市场参与者追寻自身利益,将最有利于共同的利益。这显然是一种误解,因为使金融市场免于崩盘的并非市场本身,而是当局的干预。不过,市场原教旨主义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成为占据主宰地位的思维方式,当时金融市场刚开始全球化,美国则开始出现经常账户赤字。
     全球化使美国可以吸取全球其它地区的储蓄,并消费高出自身产出的物品。 2006年,美国经常账户赤字达到了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6.2%。通过推出越来越复杂的产品和更为慷慨的条件,金融市场鼓励消费者借贷。每当全球金融系统面临危险之际,金融当局就出手干预,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980年以来,监管不断放宽,甚至到了名存实亡的地步。
    当新产品的复杂程度到了监管当局无法计算风险,并开始依赖银行自身的风险管理手段时,此轮超级繁荣周期失去了控制。同样,评级机构也依赖合成产品发明者提供的信息。这是一种令人震惊的不负责任。
     任何可能出问题的地方都出了问题。开始时,出现在次级抵押贷款上的问题,蔓延到了债务抵押债券(collateralised  debt  obligations),危及了市政及抵押担保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并可能危及规模数万亿美元的信贷违约掉期市场。投资银行对杠杆收购的参与成为了负债。市场中立的对冲基金后来不再中立,不得不结清头寸。有资产担保的商业票据市场陷入停顿,各银行为将抵押贷款移至资产负债表外而建立的特殊投资工具  (special  investment  vehicles),也不再能够获得外部融资。最后一击出现在作为金融体系核心的银行间借贷中断之际,中断的原因是各家银行不得不保护自己的资源,不再信任对方。各国央行不得不注入数额空前巨大的资金,围绕前所未有的证券种类,为数量空前的金融机构提供信贷。这使此次危机进一步加剧,超过了二战以来的所有危机。
     信贷扩张必然继之以一个信贷紧缩时期,因为一些新信贷工具和做法不够健全,也难以持续。全球其它地区不愿累积额外的美元储备,这限制了金融当局刺激经济的能力。直到最近,投资者们一直指望美联储(Federal  Reserve)会尽其所能来避免经济衰退,因为在以往(类似)情况下美联储就是这样做的。如今,他们将被迫认识到,美联储无法再这样做了。在石油、食品及其它大宗商品价格坚挺,同时人民币升值略有提速的情况下,美联储也要担心通货膨胀。如果联邦基金利率降至某一特定点位以下,美元将再度面临压力,而长期(美国)国债的收益率则必将上升。那个点位究竟在何处,目前不可能作出判断。当触及这一点位时,美联储刺激经济的能力也就耗尽了。
     尽管从目前情况看,发达国家出现经济衰退或多或少是在所难免的,但中国、印度和一些产油国仍在强劲增长。因此,当前的金融危机不太可能导致一场全球性的衰退,而是一次对全球经济的根本性调整。在这一调整过程中,美国将相对衰落,而中国和其它发展中国家将崛起。
     但危险在于由此产生的政治紧张局势,其中包括美国实施保护主义,可能使全球经济陷入混乱,并将这个世界拖入衰退乃至更糟糕的境地。
    “衰退”还是“放缓”?
     根据《财经》网络版1月25日的报道,关于美国、乃至世界是否会陷入经济衰退,2008年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与会人士忧喜参半,但无论如何,企业都应做好准备。
     乐观人士认为,大部分美国企业都在海外有巨大投资,虽然现在许多企业陷于融资困境,但发达国家的大部分企业都还是“有质量的”,且银行也已开始寻找资金机会。中国和印度必将努力避免衰退,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将继续增长,从而为外国公司提供机会。交通制造业也将在全球化推动下持续走高。现在的“衰退”主要是信心方面的。
     悲观意见则认为,现在正进入金融环境动荡与资本紧缺并举的“完美风暴”时期,“硬着陆”已经板上钉钉,衰退不可避免。此次衰退将比1991年和  2001年发生的美国经济危机历时更久。如果有衰退,也将是全球性的。美国经济占世界GDP的25%,中国和印度很难不受牵连。
     虽然对前景意见不一,但是与会人士都为企业应对衰退出谋划策:不管是陷入衰退,还是只是增长放缓,都是企业进行兼并的良机,可以通过企业重组改善资产平衡表。此外,企业应避免高成本的生产活动;应拒绝银行对形成已久的贷款条款进行修改的要求;高度关注商业形势,以便在恶化迹象出现时及时应对。但现在,房价、股价等资产价格虚高的事实众所公认。公司重组带来的失业影响也将有待观察。
    如果美国打喷嚏,世界仍会感冒吗?
     据《财经》特约记者周岚发表在《财经》网络版1月24日的报道中说,达沃斯当地时间1月23日下午,在一场名为“如果美国打喷嚏,世界仍会感冒吗?”的专题讨论中,四名来自中美两国的嘉宾就美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各抒己见。
     美国智库彼特森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弗来德·伯格斯登(C.  Fred  Bergsten)认为,世界经济已经与美国经济脱钩(decoupling)。事实上,目前新兴市场占到全球经济增长的一半,即使美国经济放缓,中国和印度可能会下降1-2个百分点,但全球经济仍可维持在4%的增长,所以绝无进入经济衰退之虞。
     伯格斯登进一步指出,现阶段正在经历的实际上是“反挂钩”(reverse  coupling),即美国企业在海外业务的迅猛发展能反过来缓解本国经济下滑的负面影响,而这种“反挂钩”使得美国经济放缓带来的损害变得温和且不会太长。
     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表示部分同意伯格斯登的观点,但认为美国经济仍然影响全球。如何影响,一是要看美国次贷危机到底有多严重;二是美元的走势。美国政府的政策一向是支持弱势美元;三是2008年是美国大选年,政府是否会集中精力在经济发展上,尚不得而知。
     成思危指出,中国从未有意追求高GDP增长和贸易顺差。他希望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能保持在8%,同时由于人民币升值和成本上升的压力,贸易顺差增幅有望下降 12%-13%。2007年,中国外汇储备从1万亿美元增加到1.5万亿美元,其中一半来自贸易顺差,一半来自欧元资产升值。事实上,中国政府正在采取严厉措施阻止热钱的流入。
     对此,美国财政部负责国际事务的副部长大卫·麦考密克(David  H.  McCormick)表示,中国应该在人民币升值上更加积极。成思危回应称,中国在人民币升值问题上采取的是渐进策略。如果太过激进,则不利于世界经济。
     花旗集团市场和银行业务部董事长兼联席首席执行官麦克·克莱恩(Michael  S.  Klein)针对美国最近的次贷危机和市场波动指出,这次危机比所有人预想的都要严重。克莱恩说,大规模的财富,企业活动和所有权的转移使得全球市场息息相关,主权基金的进入对美国金融结构的延续带来莫大好处,关键在于这些资本被合理运用,由最好的基金管理人员管理,并按照市场既有的规则运行。他认为,美国经济最好的一点在于其极大的灵活性,而且有着不断向前,勇于承担的意愿,将有利于其经济复苏。
     麦考密克亦认为,美国经济的基本面仍然稳健,经济还会增长,但肯定会放缓,而且风险也有所增加。现在美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包括三方面:房地产市场的滑落比预想的要严重;次贷危机波及的面也较预想的广;最后是商品能源价格高企。麦考密克认为,虽然这三股力量相对局限于美国,但对世界经济仍会造成影响,毕竟美国经济占了全球20%,未来3-6个月就会看到其他地区放缓的情景。不过他相信,全球央行和财政部会协同采取对应政策,以减缓有关影响。
     麦考密克还强调,开放投资从来都是美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这一政策不会受到挑战。主权财富基金作为长期稳定的商业投资者,会带来非常正面的影响,但问题是要确保其遵循商业利益,而不被政治化。
    关键词三:新兴经济体
    新兴经济体能否经受美国增长放缓的影响?
     据《第一财经日报》1月24日报道,针对亚洲和中东的新兴经济体能否经受住美国经济放缓甚至衰退的打击而继续增长的问题。
     卢比尼全球经济咨询公司主席卢比尼表示,“没有一个国家能摆脱”,“世界其他国家无法隔离美国经济衰退的影响。”他预测说,随着次贷危机波及信用卡、汽车贷款和公司贷款等领域,信贷收缩很可能持续三个季度之久,而美国经济也面临“严重”衰退的危险。另外,支持美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引擎——消费已经后继乏力。
     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罗奇表示,美国消费支出总额已经达到了9万亿美元,美国消费者勒紧口袋将对美国经济产生重要影响,世界经济也不例外。“我想这将是个非常痛苦、相对持续时间较长的衰退期。”此前,非国大主席、南非可能的下任总统祖马22日表示:“我认为没有一个国家将摆脱其影响,包括南非。”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悲观。印度工商部长卡迈勒·纳特则认为卢比尼和罗奇低估了新兴经济体的力量,尤其是中国和印度的力量。他认为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将抵消美国经济放缓的影响。如果美国真的陷入衰退,“这将是世界第一次在衰退中看中国和印度这两个经济增长的引擎”。
     普华永道在达沃斯年会前夕进行的全球CEO调查中,发达国家的结果与新兴市场国家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美国只有36%的CEO表示“非常有信心”在来年取得盈利增长,较之去年的54%有明显下降。欧洲接受调查的CEO只有44%表示“非常有信心”。新兴市场国家的CEO们则乐观得多。中国和俄罗斯的CEO有73%表示他们非常有信心,而印度这一比例更是高达90%。
     另外,《财经》网络版报道,在1月24日举行的《财经》中国经济早餐讨论会上,摩根士丹利亚洲董事长罗奇发表演讲称,如果全球经济下滑,中国不可能独善其身。罗奇说,中国是经济全球化最主要的受益者之一,过去30年的高增长得益于此。中国与全球经济的联系(linkage)是全球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石之一。他认为,美国经济“多半”已经进入衰退,这对所有人都意义重大。贸易已经占到中国GDP的 40%,如果美国经济衰退并拖累全球经济,中国不可能独善其身。罗奇建议,面对一个不确定性增强,并可能进入周期性放缓的全球经济,中国除了出台宏观稳定政策,还应继续推行改革。惟其如此,中国经济才能继续保持强健。
     根据《财经》同日的另一篇报道,卡恩在世界经济论坛上发言说,没有新兴经济体与美国经济脱钩这回事。虽然新兴经济体目前增长仍属强劲,但全球经济联系更加复杂,不可能不相互影响。此外,过去十年,新兴经济体吸收了很多国际资本,这一势头在未来能否持续尚属疑问。为应对可能的负面冲击,有条件的也即财政收支状况良好的新兴经济体,应考虑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同时,不是每一个国家都有条件采取这一政策。
    关键词四:主权基金
    达沃斯的主权财富基金争论
     《财经》特派记者陈晋发表在《财经》网络版1月24日的报道中说,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一场关于主权财富的辩论中,来自不同方面的嘉宾,表达了不同的意见和担忧。
     科威特国民银行首席执行官迪道伯(Ibrahim  Dbdoub)认为,主权财富基金、私募基金和对冲基金已经成为新的权力经纪人。这些基金虽然规模庞大且深具影响力,但它们并非外界所担心的政治运作者,而是商业运作者。迪道伯表示,中东海湾国家,非常依赖他们的美元和欧元投资。
     经合组织(OECD)秘书长葛利亚(Angel  Gurria)亦表示,判断这些主权财富基金,不要基于它们的股权所属关系,而是要看它们的行为。“当没有问题的时候,不要制造一个问题。”  葛利亚说。
     不过,美国前财长、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劳伦斯·萨默斯,和美国智库彼特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所长伯格斯登(C.  Fred  Bergsten)仍然表达了他们对主权财富基金的担忧。萨默斯表示,他担心主权财富基金,对地缘政治关系和市场有效性产生的影响,特别是当这些基金,追求的是战略投资而非高投资回报时。伯格斯登则担忧,主权财富基金对汇率决定机制的影响。
    IMF欲为主权财富基金制定行为准则
     据英国《金融时报》1月25日报道,新加坡前总理、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董事长李光耀(Lee  Kuan  Yew)表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已经向新加坡、挪威和阿布扎比发出请求,请它们牵头为主权财富基金起草信息披露基准。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之一。
     IMF 有此举动,是因为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主权财富基金的东道国与投资对象国就这类国有投资基金是否需要一套行为准则的问题,发生了小小的争执。美国财政部和其它一些发达国家强调,需要制定指导方针,把这些基金的透明度问题囊括在内,防止这些基金做出过分的投资行为。美国前财长劳伦斯·萨默斯承认,迄今为止,事实证明主权财富基金确实是模范投资者,但他不明白,倘若这些基金有意继续好好表现,又为何不愿签署一套行为准则。
    关键词五:水危机
    潘基文:水危机将成08年全球话题
     据《财经》网络版1月25日报道,“去年,世界经济论坛将全球气候变暖制定为主题。现在,你们正将注意力转向水,我欢迎这个做法。”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 2008年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水危机来临”分会上,例证凿凿地警示,保证安全和足量的水资源,已成为当今世界最令人心悸的挑战之一。如同 2007年的气候变化话题,水危机话题或将成为主导2008年的全球话题。
     潘基文说:“经验告诉我们,环境压力,以缺水为例,将会导致冲突,而且这种冲突在贫穷的国家更易发生。”潘基文谈到目前造成苏丹危机的部分原因,正来自于生命之源——水的缺乏。“有很多因素导致了该国的冲突。但是几乎被人遗忘的一个因素就是干旱。”
     “所有的地区都在经受水危机的问题”,潘基文表示,水资源稀缺、受污染已不再是国家穷富与否、地处南北与否而可能产生差别的问题。“水资源紧张同样困扰美国三分之一的人口和西班牙五分之一的人口。”
     潘基文强调,联合国定下的千年发展目标,是要在2015年前解决,半数人口无法获得安全饮用水的问题。他在会议上说,今年9月,联合国将召集世界各国领导人,举行一个超高规格的讨论千年发展目标的会议。“我们必须汇集全球观点、达成全球政治意志。我们去年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做了什么,今年在水资源以及发展问题上我们就应该做什么。”
     在此次达沃斯年会上,来自可口可乐公司、陶氏化学公司、雀巢公司等企业的首席执行官们,正极力倡导建立商界视野的应对水危机的全球行动框架。潘基文指出,在很长时间里,人们仅仅看到是商业活动污染了大气和河流,但现在商业正成为解决问题的一部分力量,而不再仅仅是制造问题的“渊薮”。潘基文说,目前,倡议建立水危机全球行动框架的20家企业的努力,还只是“桶里的一滴水”,他希望这一滴水的努力能感染全世界,共同采取行动应对水危机。
    (完)
    (资料整理、责任编辑:王砚峰)
    2008年第8期(总第832期)    2008年1月29日(星期二)
    地址: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E-mail:tsg-jjs@cass·org·cn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kingwyf@263·net
    邮编:100836
    电话:(010)68034160,68034412    传真:(010)68032473
     下载或查看文档附件

Tags:达沃斯的主权财富基金争论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