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综合研究 >> 正文

小银行运营模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

http://www.newdu.com 2018/3/16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微观经济学研究室 杜创 佚名 参加讨论

    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小企业财务不规范、信息不透明,使得借贷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明显,因此受到严重的“信贷配给”约束。针对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之道,经济学界和金融界一直有一种“小银行优势”的说法,是指与大银行相比,小银行在利用“软信息”(不可验证的信息)评估投资项目的时候具有比较优势;小企业能够提供的信息多为软信息,因此小银行更擅长为小企业服务;推动小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可有效缓解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然而,现实带来的困惑是:(1)在中国,由于政府政策的倡导,大银行也纷纷设立小企业部,力图介入小企业融资领域。大银行的小企业部是否可以模仿、替代小银行的功能?(2)小银行究竟如何利用软信息技术为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软信息”是不是关于“小银行优势”故事的全部?
    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项目——微(小)型金融企业治理结构研究——的成果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杜创主笔的研究报告《多层次道德风险与小银行运营模式》根据对浙江台州、温州、江苏南京等地城商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等小型银行的现场访谈及其提供的第一手资料,结合一些公开数据,尝试性地解答了上述困惑。
    该研究报告认为:银行运营中存在多重委托代理关系和多层次道德风险。从存款组织到贷款发放,这一整套流程中相互嵌套着多重委托代理关系:高度分散的储户和股东将资产委托给银行;银行内部,高级管理层将信贷调查权及监督权委托给基层客户经理;银行将资产委托给客户用于投资(贷款行为)。其中每一环节都潜藏着代理人的道德风险。为有效应对这些相互嵌套的道德风险,银行在运营模式上必须提供一套统一的解决方案。通过对中国绩优小银行典型运营模式的分析(若干个特征化事实),该报告发现这一典型运营模式的各个部分之间相互链接、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一套针对银行运营中多层次道德风险问题的统一解决方案;其功能与结构可借鉴经济学中的激励系统理论(Holmstrom and Milgrom,1994;等等)得到解释。
    主要结论如下。
    (1)与大银行(尤其是大银行的小企业贷款模式)相比,小银行的运营模式有一系列典型特征。(a)贷款模式:高利率、几乎全部贷款为小企业贷款、贷款审批速度快、本地企业客户为主、贷款方式以民间第三方担保(保证贷款)为主、基于软信息的密切监督、贷款投向高度集中(一、两个行业);(b)业务结构:存贷挂钩、以贷款拉动存款的现象比较明显、存贷款均以短期为主、超额准备金比例更高、现金流入流出以经营活动为主(投资活动中的现金流较少);(c)组织结构和产权结构:客户经理比重大、充分授权、强激励、股权结构集中、股东以本地人为主、内部人持股现象比较普遍。
    (2)上述小银行运营模式各要素之间是互补的关系,相互作用、相互支持,构成一个整体的系统以应对银行运营中的多层次道德风险问题。(大银行也发展出一套内在统一的运营模式,其各要素之间也是互补的关系。)
    (3)小银行运营模式与大银行运营模式的组成要素之间是相互替代的。大银行不可能在不改变其贷款模式、业务结构、组织和产权结构大多数特征的情况下,引入小银行的某些运营模式特征。
    主要政策含义。
    第一,发展小银行的必要性。不同规模银行的经营模式之间不具有可复制性,大银行设立中小企业部(或子银行)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在中小城市放开金融市场准入,积极发展中小银行才是可行之路。
    第二,发展小银行的可行性。由于存贷挂钩等运营模式的作用,小银行与存款人、贷款客户之间形成了相互链接、相互制衡的利益关系,小银行的运营风险并没有想象中的大,放开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是风险可控的。
      第三,如何发展小银行?应承认小银行在股权结构上适度集中及股东主要由当地(法)人组成的合理性,不宜一刀切的要求引入外地战略投资者;等等。

Tags:小银行运营模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