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基于14家旅游上市公司2001~2009年度的 相关财务数据,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研究旅游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与经营绩效的相关性,并引入虚拟变量比较了酒店类、景区类、综合类旅游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对经营绩效的贡献度。研究结果表明:旅游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对经营绩效的贡献是显著的、正向的;无形资产对经营绩效的贡献度远高于固定资产;酒店类、景区类.综合类旅游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对经营绩效的贡献度具有显著差异;酒店类高于综合类和景区类;综合类高于景区类,但在统计上不显著。并结合实际分析原因,最后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旅游上市公司,无形资产,贡献度,多元虚拟回归分析
在当今以知识与技术为竞争手段的时代,无形资产作为一项经济资源对企业经营活动的作用越来越大。企业拥有无形资产的数量和质量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其作用的发挥程度甚至能决定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1]。旅游产品的核心是旅游服务,旅游产业固有的脆弱性使其易受自然灾害、流行性疾病、经济危机等因素的影响,致使顾客的感知风险较大。具有良好品牌、形象、诚信等无形资产的旅游企业更受游客青睐。另外,旅游类企业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状态[2],无形资产需要依附实物发挥作用,并且无形产品的盈利能力远远高于有形产品的生产活动[3]。因而,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利用无形资产刺激固定资产及其他类资产带来经济利润将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1无形资产研究现状
1.1国内外无形资产研究现状
无形资产始终是国外研究的热点之一。国外学者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方法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国外早期关于无形资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分析无形资产会计处理方面的问题,诸如无形资产的计价方法、摊销方法。近几十年来,才开始集中于无形资产的价值相关性问题以及无形资产对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影响[4]。
国内关于无形资产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主要集中于对无形资产的计价、内容、确认及信息披露等问题的规范研究,关于无形资产的实证研究则很少。1942年艾弗里(Avery)就采用实证方法考察了1929~1939年间346家美国企业资产负债表所记载的无形资产[5]。而国内最早的一篇实证研究是2001年薛云奎、王志台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作为研究对象,考察无形资产对企业经营活动的作用,并检验无形资产的价值相关性,结果表明,无形资产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发挥了重要贡献,上市公司披露的无形资产与股价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6]。从此,国内学者开始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无形资产展开研究。王化成、卢闯等分析了无形资产信息对投资者的有用性,得到无形资产与企业未来的业绩有着显著的正向关系[7];黎玉琴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拥有的无形资产数量在逐年增加,无形资产投资增长量比同期固定资产少,无形资产对公司经营业绩做出显著的正向贡献,但是贡献程度较小[8]。沈炳珍、陈娟以沪深两市高技术产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进一步证实无形资产对企业经营绩效的贡献程度远大于固定资产[3]。刘彬、韩传模却得出与其相反的结论,无形资产对企业经营绩效的贡献程度逊于固定资产[9]。
另外,国内大多数研究是把无形资产作为一个整体,很少分行业进行具体研究,忽视了行业对无形资产价值的影响。由于不同行业的企业资产结构不同,不同行业的企业对无形资产有着不同的需求,也许会导致无形资产对企业的经济发展贡献不同。
1.2国内外旅游企业无形资产研究现状
在国外,多数学者已意识到旅游企业无形资产的重要价值,但缺少实证研究。菲希尔(Fisher)指出,无形资产像特许权、契约、专利、著作权、旅游商誉、人力资本等,为旅游企业创造了绝大部分的价值;赫斯(Hess)建议饭店企业在连锁经营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对优势资源的投资,指出无形资产对于饭店企业的竞争优势的重要作用[10]。韦尔德(Wilder)指出,特许权和管理契约能够传递价值,同时带给饭店所有者商誉,但是,它们会随着饭店的出售或是权力和合同的终止而失去[11]。虽然他认识到了特许权和管理契约这类无形资产的重要作用,但忽视了在饭店所有权固定时这类无形资产的价值及其开发与维护。此外,还有些学者强调旅游文化、旅游商誉、企业与旅游者关系的重要性。
国内关于旅游企业无形资产的研究相对匮乏,其研究内容也仅局限于旅游企业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内容确认、开发、利用与管理,并多借鉴无形资产的研究成果。王晓红认为,旅游企业无形资产是由旅游企业所控制的一种无形的、能为企业带来超额利润的资产,包括人力资源、旅游文化、旅游资源的使用权、特许经营权、版权、旅游商业秘密、旅游品牌、旅游声誉、旅游企业域名等[12]。李诗白、刘健萍针对无形资产在旅游经济中的应用提出加强无形资产管理的措施,进而提高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13]。于静构建了旅游企业无形资产价值链结构,表示旅游企业可以通过整合无形资产实现利润增加,然后对增加的资源进行整合,重新进入新一轮的循环,进而实现旅游企业无形资产利润增值的良性循环[14]。
以上学者均认为,旅游企业无形资产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对企业经营绩效产生促进作用,但缺少数据验证。并且,一些学者将商誉包括在旅游企业无形资产内。然而与学者们的主观界定不同,旅游上市公司年报中的资产负债表和会计报表附注均将无形资产与商誉分列为不同的会计科目,并明确指出旅游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核算严格依照《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的规定来确认,会计报表附注所给出的无形资产的定义也与《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中的相同。
作为初步的探索性研究,考虑到数据获取依据的权威性、可靠性,以及便于进一步与其他类别的上市公司进行对比的后续研究。本文对旅游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的界定与旅游上市公司披露年报中给出的定义一致,即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主要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也就是2006年我国财政部颁布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第3条的规定。
目前,国内外在旅游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方面的实证研究很少,在旅游类企业研究中缺乏数据验证无形资产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所以,本文主要的研究目的是在对旅游上市公司无形资产进行描述性统计基础上,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探讨旅游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与经营绩效的相关性,为提高经营绩效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2样本选取及数据分析
2.1样本选取
2001年新会计准则规定对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所以样本的选择以2001年为分界线,确定以2001~2009为研究区间,并根据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属于旅游业、旅馆业、餐饮业的沪深两市A股旅游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这里的旅游上市公司是指分属餐饮业、旅馆业、旅游业,并且旅游业务收入占其公司收入大于或等于50%,或旅游业务收入比重比其他业务收入比重均大于30%的上市公司。剔除ST类及在其资产负债表正表和会计报表附注中缺失无形资产明细分类的上市公司,最终选取了14家旅游上市公司(详见表1)、126个样本。
在表1中,根据旅游企业经营领域的不同将其分为3类:酒店类,以酒店经营为最主要经营业务的上市公司;景区类,以旅游景区为最主要经营业务的上市公司;综合类,主营业务在旅行社、酒店、餐饮、景区、娱乐、房地产等旅游相关业务或信息、广告等不相关业务都占有相当比例的上市公司。另外,本文所研究的无形资产仅指旅游上市公司在其财务报表中披露的无形资产。所用数据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以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公开披露的旅游上市公司年报。数据处理采用EXCEL和统计分析软件SPSS17.0。
2.2数据信度和效度分析
对收集到的数据利用SPSS17.0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结果显示:总体数据的Cronbach’sα值为0.654。根据匹德森(Peterson)研究建议,Cronbach’sα值水平在0.6以上为研究数据可使用的最低标准[15]。依照上述标准,本研究所分析的数据总体信度良好,满足研究要求。数据的KMO值为0.713,Bartlett球形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为0.000,说明数据存在较好的结构效度。至此,数据的信度和效度得到验证,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3实证研究
3.1我国旅游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的描述性统计
首先,对旅游上市公司无形资产进行描述性统计,便于掌握无形资产的发展变化趋势,见表2。其中,INTAN1代表无形资产平均净额;INT4N2代表无形资产平均比率,即为无形资产平均净额/总资产平均净额;均值是基于所有样本旅游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净额计算所得的平均值。
表2的统计结果显示,旅游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在10%左右,明显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30%。尽管其绝对量呈现出整体上升趋势,然而相对比例却逐年下降,说明无形资产净额每年的增量低于固定资产或其他类资产的增量。另外,酒店类旅游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数值明显高于景区类;酒店类与综合类相比,2001~2006年无论绝对值还是相对值前者都比后者要高,而从2007年以后,虽然酒店类无形资产数量也在增加,但其增加速度却低于综合类;景区类无形资产平均比率高于综合类。从总体来看,酒店类无形资产高于总体平均值,景区类与综合类都稍低于总体平均值,且景区类无形资产平均比率最低。这可能是因为在无形资产中土地使用权所占比重最大,而相对于其他两类,酒店类无形资产主要是土地使用权。
其次,本文根据旅游上市公司年报所披露的无形资产种类进行了明细分类,以了解其内部结构。关于无形资产的分类,国内外学者基本有4种标准:第一种分为土地使用权、特许使用权、房屋使用权、专有技术、专利技术、软件、技术投资、商誉、用电权、商标、其他等11类;第二种分为各类使用权、技术资产、商誉、商标、其他等5类;第三种分为使用权类、技术类、商誉、其他等4类;第四种分为技术资产、非技术资产两类。
我国2006年新会计准则规定,商誉不属于无形资产,但是由于样本公司2006年以前编制年报的标准是我国2001年的会计准则,所以商誉包含在无形资产构成中。为了使旅游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分类与新准则一致,加上商誉的数值非常小,因此,把已列出的商誉归入其他类。
最后,本文结合各旅游上市公司年报中的会计报表附注所列无形资产核算方法、项目明细表及以上4种分类标准对无形资产进行归总,详见表3。在无形资产构成中占最大比重的是使用权类,高达99.01%,且主要是土地使用权(55.71%)和特许使用权(42.30%)。技术类无形资产不足1%,表明我国旅游类上市公司利用高新技术的程度还很低。
3.2多元回归模型的建立
借鉴多数学者研究无形资产价值相关性所采用的模型,尤其是阿布迪等(Aboody,et al.)在研究英国上市公司固定资产的重估价值和企业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16]和阿布迪、列弗(Aboody&Lev)在检验无形资产的价值相关性所采用的方法[17],以及薛云奎、王志台检验我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对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的贡献所构建的模型[6],并结合旅游上市公司的特点加以改进,构建多元回归模型(1)来检验旅游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对主营业务利润的贡献度,如下:
(1)
其中,OPINCt表示第t年的主营业务利润;在模型(1)中,INTANt表示第t年无形资产的新增值,即样本公司第t年无形资产净值与第t-1年无形资产净值的差;PPEt表示第t年固定资产的新增值,即样本公司第t年固定资产净值与第t-1年固定资产净值的差;OPINCt-1表示样本公司上年度的主营业务利润,用于控制数据盈余的时间序列性对未来年度主营业务利润的影响[4];MBt表示净资产倍率,即t年开盘最后一天每股市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ASSETt表示第t年末总资产的自然对数;ε表示残差项;a0为常数项;a1、a2、a3、a4、a5为回归系数;t表示年度。
其次,不同类型旅游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对主营业务利润的贡献可能存在显著差异,所以应该将旅游上市公司类型作为虚拟变量引入回归方程。根据虚拟变量引入原则,对于包含一个具有k种特征的质因素,如果回归模型有常数项,只需引入k-1个0-1型虚拟变量,设置D1=1为酒店类,其他为0;D2=1为综合类,其他为0;即以景区类为参照组。构建多元虚拟回归模型(2):
(2)
其中,OPINCt表示第t年的主营业务利润;INTAN’t表示第t年末的无形资产净值;LIABt表示第t年末的负债总额;OPINCt-1、ASSETt同模型(1);D为虚拟变量,表示旅游上市公司的类型。
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主要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起作用,所以本文选用反映企业经营活动业绩的变量主营业务利润作为衡量无形资产对企业业绩所起作用的表征变量[6],即OPINCt为被解释变量;无形资产、固定资产新增值比其净值更利于反映对本年度主营业务利润的影响;MBt控制企业的风险和成长性的潜在影响[18];LIABt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企业的融资能力,控制企业风险;ASSETt控制企业规模对经营绩效的影响。
3.3研究假设
上文的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在旅游上市公司总资产中,无形资产比例仅占10%左右,主要是固定资产,并且无形资产每年的增量低于固定资产的增量。所以,笔者认为,固定资产对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经营活动所发挥的作用要高于无形资产。最后,基于先前多数学者的研究结果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旅游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对主营业务利润的贡献是显著的、正向的。
假设2:旅游上市公司固定资产对主营业务利润的贡献度高于无形资产。
另外,酒店类、景区类、综合类旅游上市公司在治理结构、资本结构、股权结构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可能导致企业无形资产的获利能力不同。从企业扩张角度分析,酒店可以以连锁、特许经营等方式在全球范围推广,景区具有固定的地点、不可移动,所以酒店类旅游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的影响范围远远大于景区类,致使无形资产对主营业务利润的贡献度可能高于景区类。而综合类旅游上市公司业务范围广,导致无形资产的价值难以综合体现,整体业绩居中。酒店类旅游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绝对值和相对值都高于景区类和综合类,景区类最低。无形资产具有超强的获利能力,所以笔者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3:酒店类、景区类、综合类旅游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对主营业务利润的贡献度具有显著性差异。
假设4:酒店类旅游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对主营业务利润的贡献度高于景区类和综合类。
假设5:综合类旅游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对主营业务利润的贡献度高于景区类。
3.4实证检验结果
首先,基于模型(1)进行回归,得到结果见表4。表4显示,所有变量的容差都大于0.1,VIF远小于10,这说明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线问题。模型调整后的判别系数为72.5%,说明模型中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程度较高,即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另外,所有的变量都通过了t检验,都是显著的;无形资产回归系数6.697,说明无形资产对主营业务利润的贡献是显著的、正向的;并且大于固定资产的回归系数4.838,表示无形资产对主营业务利润的贡献度高于固定资产。假设1被证实,假设2不成立。
其次,将基于模型(2)分别进行两次多元回归。旅游上市公司类型可能对企业经营绩效的贡献不显著,所以第一次回归不引入虚拟变量,以验证模型的稳健性。结果显示,调整后的判别系数是83.6%;无形资产回归系数为1.603,并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再次说明旅游上市公司拥有的无形资产越多,公司经营活动创造的利润越多,印证了假设1成立。接着,第二次回归引入虚拟变量D1=1为酒店类,其他为0;D2=1为综合类,其他为0,进行多元虚拟变量回归来比较酒店类、景区类、综合类旅游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对经营绩效的贡献度。得到结果见表5。
表5显示,模型(2)不存在多重共线问题。同时,模型调整后的判别系数为84.1%,比先前的83.6%有所提高,说明包含虚拟变量的模型对因变量的解释能力更强一些。由于因变量值较大,而导致D1、D2的回归系数很大。D1的回归系数通过了t检验,表示旅游上市公司类型对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的影响是显著的,即酒店类、景区类、综合类旅游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对主营业务利润的贡献度具有显著性差异。假设3成立。其次,D1为正数,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而D2却未通过,并且D1大于D2,说明在三类旅游上市公司中,酒店类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对主营业务利润的贡献是最显著的,并且是正向的。验证了假设4。最后,D2在实证中没有通过检验,回归系数为正,在10%水平上基本显著,笔者认为,综合类旅游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对主营业务利润贡献度高于景区类,但在统计上不显著,假设5成立。至此可得,酒店类、景区类、综合类旅游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对主营业务利润的贡献度具有显著差异;酒店类旅游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对主营业务利润的贡献度高于综合类和景区类,景区类最低。
4研究结论和建议
4.1研究结论
本文以旅游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索无形资产与经营绩效的相关性,以丰富旅游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实证研究成果。通过无形资产描述性统计发现,旅游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数值逐年增加,但明显低于固定资产每年的增量。另外,尽管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重还比较小,且多为使用权类,技术资产类很少,但是回归结果显示,旅游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对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的贡献是显著的、正向的,并且远高于固定资产的贡献。
其次,从各旅游上市公司所披露的年报可以看出,无形资产具体类别名称累计已达上百种,更有些晦涩难懂,缺少统一的标准和统计口径,如“乡村会员证”、“速8加盟费”、“索张公路收益权”等,致使各企业之间无形资产信息可比性差。
最后,回归结果还显示,旅游上市公司中酒店类、景区类、综合类无形资产对经营绩效的贡献度具有显著性差异,其中,酒店类显著高于景区类和综合类,景区类最低。该结果还反映出,尽管先前多数学者在评价不同类型旅游上市公司业绩差异时,得到景区类业绩显著优于综合类和酒店类,其中,酒店类业绩最差,综合类居中[19-21],但酒店类无形资产对经营业绩的贡献度却是最高的,景区类在这方面的表现则最差。
以上结论与旅游上市公司的现实经济意义相符,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从描述性统计的结果来看,酒店类旅游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数值高于景区类和综合类,景区类最小,可见无形资产比率数值排序与其对绩效的贡献程度高低排序一致;(2)从行业性质来看,近年来,酒店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供大于求,致使酒店的经营管理者开始注重无形资产的投入,比如加大网络系统建设、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开展各种营销活动,这些措施比起具有天然垄断性、收入稳定的景区更具有操作性,成效也更快;(3)从经营业务的特点看,投入等值无形资产对酒店类企业的影响程度比景区类更大。景区具有不可移动性,在数量及建设难易程度上明显逊于酒店,导致无形资产的影响范围显著小于酒店;(4)综合类旅游上市公司经营范围广泛,缺少盈利性强的特色项目[19],并且这类公司上市之初的主要收入来自旅行社业务,营运成本高,而其本身经营的一些酒店、旅游服务业务盈利能力又不强[22],迫使这些企业逐步介入利润高增长的行业,这种结果导致投入资金利用分散,企业不太注重无形资产的投资与利用效率。
4.2建议
在21世纪,无形资产将是公司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否拥有无形资产及无形资产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判断一个上市公司股票优劣的重要标志之一[23],而股票销售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在旅游类企业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的情况下,旅游类企业更应该注重对无形资产的投资与管理,积极发挥无形资产的超额收益能力。
不同类型的旅游上市公司应根据本企业的特征,适度调整无形资产与固定资产比例,逐步加大无形资产的投入,特别要增加技术类无形资产的比重,并合理分配无形资产,优化无形资产内部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无形资产对经营绩效的作用。
同时,无形资产是资本扩张的工具、筹资融资的金融工具、企业诚信的标志[22]。所以,旅游上市公司应该提高无形资产披露的透明度,为公众投资者提供真实的无形资产信息,推广公司良好的形象,进而缓解企业融资压力,为扩大规模、集团化经营提供条件。
许多旅游上市公司的年报并未披露无形资产项目,忽略无形资产的重要性,缺乏无形资产意识。或者会计报表附注披露的无形资产项目名称千奇百怪,没有分类披露,不具有可比性。因此,证券监管部门应该对旅游上市公司加强监督与管理,强制其披露无形资产信息、规定无形资产确认范围、规范无形资产项目具体构成,以使无形资产的披露、统计口径更加合理、统一,逐步实现与国际接轨。
5研究展望
作为旅游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价值相关性研究的初步探索,本文选择了相对较长的时间跨度2001~2009年度财务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到无形资产对经营绩效有显著、正向的贡献,该结论能为企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使其更加关注无形资产的超强获利能力。然而,此贡献度如何量化还需进一步研究。另外,本文借鉴先前研究成果构建模型验证假设,并引入虚拟变量加以创新,结果显示,该模型适合旅游类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实证研究。当然,构建不同模型对同一问题进行验证以增加结论的可信度,应是后续研究的重点。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0YJA790243)和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培养创新基金(2010CXS029)资助。
[参考文献]
[1]Wan Xiang.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Accounting of Intangibles in China and America[D]. Tianjin:Tianjin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eonomics,2008.[万翔.中美无形资产会计问题比较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08.]
[2]Cheng Luxuan, Huang Fucai. Study on the scale reward of China’s tourism listed companies[J]. Tourism Tribune, 2010,25(2):23-28.[程露悬,黄福才.中国旅游类上市公司规模报酬研究[J].旅游学刊,2010,25(2):23-28.]
[3]Shen Bingzhen, Chen Juan. Study on impacts of intangible assets to operating performance based on China’s high-tech industries[J]. Economic Forum,2009,(15):110-112.[沈炳珍,陈娟.我国高技术产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J].经济论坛,2009,(15):110-112.]
[4]Guo Min. The Value Relevance oflntangible Assets:Recheck on all Kinds of Intangible Assets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 Companies[D]. Beijing: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2009.[郭敏.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相关性研究——基于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明细分类信息的再检验无形资产信息披露及其价值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9.]
[5]Avery H G. Accounting for intangible assets[J]. The Accounting/Review, 1942,17(4):354-363.
[6]Xue Yunkui, Wang Zhitai. Study on disclosure and value relevance of intangible assets based on empirical evidences from Shanghai stock market[J]. Accounting Research, 2001,(9):40-47.[薛云奎,王志台.无形资产信息披露及其价值相关性研究——来自上海股市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1,(11):40-47.]
[7]Wang Huacheng, Lu Chuang, Li Chunling.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intangible assets and future firm performance:Empirical evidences from China’s stock market[J]. China Soft Science,2005,(10):120-124.[王化成,卢闯,李春玲.企业无形资产与未来业绩相关性研究——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J].中国软科学,2005,(10):120-124.]
[8]Li Yuqin. Empirical study on relations of intangible assets to operating performance based on China’s listed companies[J].Technoeconom ics&Management Research, 2006,(3):32-34.[黎玉琴.我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与经营业绩关系的实证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3):32-34.]
[9]Liu Bin, Han Chuanmo. Study on relevance of intangible assets to operating performance based on China’s listed companies[J].Friends of Accounting(Midmonth),2009,(2):77-79.[刘彬,韩传模.我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与经营绩效相关性研究[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9,(2):77-79.]
[10]Fisher J D. Should you concern yourself with going concerns[J].Valuation Insights and Perspectives,1998,3(1):9-11.
[11]Wilder J S. Hotel Asset Disposition, Hotel Investing:lssues and Perspectives, the AH&MA’S Educational Institute[EB/OL]. http://www. innvest. com/news/library/disposit/,1999-04-05.
[12]Wang Xiaohong. Research on the Intangible Assets Management of the Tourism Enterprise[D]. Xiangtan:Xiangtan University,2004.[王晓红.旅游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04.]
[13]Li Shibai, Liu Jianping. Discussion on application of intangible assets in tourism economics[J]. Modern Accounting, 2006,(4):44-47.[李诗白,刘健萍.刍议无形资产在我国旅游经济中的应用[J].现代会计,2006,(4):44-47.]
[14]Yu Jing. Research on the intangible assets increase of the tourism enterprise based on value chain[J]. Northern Economy and Trade,2006,(7):88-89.[于静.基于价值链的旅游企业无形资产增值研究[J].北方经贸,2006,(7):88-89.]
[15]Peterson R A. Ameta-analysis of Cronbach’s coefficient alpha[J].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994, 21(2):381-391.
[16]Aboody D, Barth M E, Kasznik R. Revaluations of fixed assets and future firm performance:Evidence from the UK[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99,26(1):149-178.
[17]Aboody D, Lev B. The value relevance of intangibles:The case of software capitalization[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98,36(Supplement):161-191.
[18]Fama E F, French K R. The cross-section of expected stock returns[J]. Journal of Finance, 1992,47(2):427-465.
[19]Chen Qingyan.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performance difference of different listed tourism companies in China[J]. Journal of/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09, (6):120-127.[陈青雁.中国不同类别旅游上市公司业绩 差异的实证分析[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6):120-127.]
[20]Cen Chengde.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growth of public companies[J]. Commercial Research,2002,(8):32-34.[岑成德.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2,(8):32-34.]
[21]Wang Junhui, Zhang Yue. Analysis of performance difference of different tourism listed companies[J]. Journal of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West Forum), 2004,(3):102-103.[王峻惠,张月.不同类型旅游上市公司业绩差异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4,(3):102-103.]
[22]Feng Qing. A financial analysis and investing prospect of different kinds of tourism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J]. Journal of Guilin Institute of Tourism,2005,16(4):62-66.[冯青.我国各类旅游上市公司的财务分析及投资前景[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报,2005,16(4):62-66.]
[23]Cai Jixiang. Intangible assets disclosure by 1isted companies[J].Journal of Guizhou Colleg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2010,(3):46-53.[蔡吉祥.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信息披露现状研究[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0,(3):46-53.]
[作者简介]邢丹丹(1985-),女,河南开封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旅游企业经营与管理;张红(1964-),男,吉林长春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旅游经济管理教学与研究,通讯作者;张春晖(1985-),男,河北石家庄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旅游企业经营与管理。
责任编辑: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