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数量与技术经济学 >> 正文

社会经济系统分析方法试探

http://www.newdu.com 2018/3/7 《当代经济科学》(西安)1995年02期第83-85,93页 吴光霞 参加讨论

    作者简介:吴光霞西安矿业学院资管系
    一、引言
    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的目的,在于调查、研究和论证经济、科技与社会协调发展中有关战略、政府、规划和管理等各种重大问题,为各级各类决策的科学化与管理现代化提供可靠的依据。采用的方法有定性分析(以建立“知识模型”为主)和定量分析(以建立数学模型为主)。当前,数学模型的使用正由自然科学向社会科学方法扩展。经济科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部分,也必须处于这种趋势之中,正在使用的投入产出模型、计量经济学模型、经济控制模型、运筹学各类模型和系统动力学模型,对经济科学和数学本身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定量分析正由单变量型向多变量型发展,由确定型向概率型发展,由静态型向动态型发展,由单目标型向多目标型发展。如美国里昂节夫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所建立的“联合国里昂节夫模型”,把世界经济分为15个地区,每一地区有175个方程式,总共有2625个方程式。对1980、1990和2000年的全世界人口、经济和自然环境等多方面状况都进行了可比的科学预测。其它还有,世界模型Ⅰ、世界模型Ⅱ、世界模型Ⅲ、全球发展模型以及前苏联的“多地区多部门最优化和相互联系的世界经济模型”和日本的FUGI全球模型等等。各种新学派、理论、模型不断涌现,正把社会经济的定量分析推向了一个新阶段。同时也一度带来了人们对数学模型的“偏爱”和“崇拜”,认为或迟或早所有的社会经济系统都可以用数学模型来定量描述,而且几乎把数学模型作为精确、客观和科学的象征,以为具有定量分析才是可靠的。而对起基础和指导作用的、并且不能取代的定性判断的“知识模型”(后文将给出知识模型的定义)带来了某种程度的忽视,导致数学模型使用的“越界”,有时甚至歪曲了客观社会经济系统的本来面目。
    例如,前述的“世界模型Ⅲ”(增长的极限)虽曾引起全球爆炸性反响,被译成34种文字,发行600万册,世界有1000多所大学采用其为教材。但人们毁誉不一,持反对意见者认为该模型至少有下列四方面问题:①模型使用数据,不符合定量分析模式规范。②模型过分强调世界发展物质的一面,而没考虑长时间内科技、政治、社会和人们心理多方面的变化。③模型把世界作为一个无差别的整体。④模型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方面的设想是悲观的。反对派认为仅用“技术分析法”预测未来,往往不符合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进程,只有运用“历史外推法”才是最切合实际的方法。其所以如此,缘于社会经济系统本身固有的特点。
    二、社会经济系统的特点
    1.社会经济系统是极为复杂的系统,表现为结构复杂(水平结构:元素众多;垂直结构:多层次)。由于信息技术和现代交通手段的发展,社会各系统之间,经济系统内各子系统、各元素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产生了紧密的系统联系。由于科学技术走向综合化,生产社会化,贸易国际化又使得上述联系空前复杂。使得系统的行为条件和内容很难予以定量描述,或不是以数量作为主要信息特征。诸如国民经济系统,大都市系统,大型工程系统等等就是这样的系统。
    2.经济系统是动态的开放的系统。任何社会经济系统存在,都必须不断地与周围环境发生人员、劳务、物质、能量、资金、信息的交流,这些交流不仅随时间变化,而且彼此配合、相互制约。因此任何社会经济模型的建立和使用,必须与所考虑时期的客观经济规律相适应。当实际经济关系变化了,模型结构和其参数也应随之变化,这是一个基本特点。诸如一些新的具体的经济措施和政策的实施以及市场价格、原料、进出口环境的某种变化,乃至于政局、战争、新技术造成的科技突变等等因素,都会引起客观社会经济环境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从而对某些社会经济系统产生重大影响。如何在模型中描述上述“变化”,也不是定量分析所能解决的。
    3.社会经济系统是复合系统。经济系统虽隶属于社会系统,但它与自然系统、思维系统关系密切。特别是经济系统是以人为主体而构成的,由人进行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由人进行预测、决策、调节和控制,并且最终为人们服务。所以,社会经济系统不能不受到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心理状态、价值标准、道德伦理等等方面的巨大影响。同时,又受到个人文化水平、知识和智力结构、个人经历和个人气质等方面的影响,这就导致了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多变,从而直接引起系统的变化,使经济系统乃至别的系统更为不稳定。人的意志具有的这种主观的不确定性,给社会经济系统定量分析带来了难以克服的困难,使精确的数学分析方法往往难以奏效。
    在数学模型中如何引入“人”这个变量,如何度量“人”的作用,在系统的各个层次中如何建立“人”的模型,至今仍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由于社会经济系统具有上述一系列特点,使其数学模型的建立带来了诸多限制。人们已经认识到,盲目地过分追求分析方法的数学化是一种危险。连艾柯夫(B.L.Ackoff)这样对运筹学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都在1973年美国运筹学与系统工程会议上,批判那种完全把经济管理问题陷在繁琐数学模型圈子里的做法,认为这样最终将会使管理科学走向死亡。运筹学者切尔奇曼对此也有类似尖锐批评,甚至为此而退出运筹学会。70年代人们总结了经验教训,一方面肯定了数学化、模型化、计算机化对社会经济系统定量分析的作用;另一方面,开始重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组织行为学、创造学、社会学、逻辑学等学科成果,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各种定性分析的方法,把对社会经济系统分析方法从纯技术科学的趋向上拉回到正确轨道上来,即多方面综合应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成果。这样,就使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建立数学模型与建立“知识模型”相结合,两者相互取长补短,相辅相成。
    三、数学模型与“知识模型”相结合,是分析社会经济系统的有效途径
    数学模型是反映客观对象数量关系的各种方程。其优点在于可以把与我们要研究的问题(目标)与反映系统本质的那些主要因素密切结合起来,建立起系统的各个主要因素之间以及主要因素与目标之间的数学关系。因此可以定量化的描述客观对象。此外,还能有效地利用数据资料,便于在计算机上对系统进行模拟和仿真,但由于经济系统存在上述的一系列特点,使数学模型的建立和使用受到限制。
    为了突出与数学模型的差别(主要在数学关系上),作者试图引入“知识模型”的概念。把“知识模型”定义为数学模型以外所有模型和方法的总体。诸如实体模型、文学及符号模型、图解表格模型、相似模型、理想模型、逻辑模型,以及创造工程学中的各种发挥专家集体智慧的方法(发现问题、形成新概念、提出新设想)等。它以知识和经济、试验、一系列创造性心理活动为基础,偏重于对系统的定性分析。但有些分析也能“量化”,利用“知识模型”通过人工智能、模型识别和专家评估等手段,绕过数学模型去寻求最优解或满意解。
    大家知道,知识和经验是人们通过实践所认识到的客观世界规律性的东西。知识是信息经过加工整理、解释、挑选和改造而形成。知识是命题、规则的集合。是人们对于现实世界信息内在联系的认识。当人们应用推理、学习和联想时就可以建立对有关客观对象的整体认识。它常常把对象的个别阶段的经验事实进行单独的考察,然后复归于整体。这种整体认识也就是客观对象的“模型”。人们的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前提)逻辑地推论出一个新的判断(结论)的思维形式。是事物的客观联系在意识中的反映。推理的过程包括从个别到一般和从一般到个别。学习是在求解问题中,考察系统过去进行的情况、动态的改善、知识结构的功能。联想是指通过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认识客观事物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想象,它能透过那些经验材料去把握不能为人们直接感知的事物的隐藏基础,探求事物的内部运动机理。而“知识模型”正是通过观察、记忆、试验、思考、想象、判断等表现出来。所以“知识模型”是客观事物定性分析的基础,也是任何数学模型得以建立的前提。
    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在《预测与前提》一书中详述了他“建模”过程:①收集材料;②整理材料并专门注意内在联系;③建模。他说:“我一般让模式在这个过程中自生自长,它是从材料里引伸出来的”,“先有个不完整的社会变革和社会结构的模式,一面写,模式也就越来越详尽,越来越完备,你一旦搞出和采用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模式,它就会帮你把材料条理化,本来不会发现的种种关系和含义也就明朗起来了。这时候,你得出了临时性的结论。”“有了模式以后,还会收到别的研究材料,它们或者和模式吻合,要不,就得对模式加以调整、补充、限定,也有可能原来的模式不适用了。有时候我用相反的办法,先搞个临时性的模式,再进行研究,根据资料来修改模式。”托夫勒正是用这种“建模”方法成功地撰写了《第三次浪潮》等书。
    例如常用的一种叫作德尔菲(Delphi)法的判断预测法,是专家判断中的一种。当没有恰当方法可以提供较适当、较准确的数据,或者对大量非技术性的、无法定量分析的因素要作出分析和评估,就可以请熟悉本项目的各类专家进行主观判断,再把主观意见变为一种量化预测。据有关文献报道,目前在所有的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中,采用这种方法的约占1/4左右。早在1964年,美国兰德公司曾组织76名美国专家和6名欧洲专家,预测未来50年的科学突破,人口增长、新武器系统、航天技术、自动化技术、战争可能性等6个方面(称为预测目标)的49个问题(称为预测事件),经过四轮专家征询和评估后,有31个事件得到满意的结果。近20多年来科技进展和社会状况表明,这些预测结果是很准确的。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而出现的“专家系统”,可以看作是某一客观系统的“知识模型”。它根据用户提供的问题、数据、信息或事实,运用系统存储的专家知识,进行推理判断,最后得到结论,同时给出结论的可信度,以供用户决策。目前它的应用领域已经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如生产规划、财政工作顾问、工厂失败原因诊断、设备故障诊断等等。
    四、结语
    1.由于社会经济系统的固有特点,对它的定性分析或建立它的“知识模型”比建立它的数学模型具有明显的优点。而且,在社会经济系统中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及其使用,离不开“知识模型”的基础作用和指导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说,数学模型是“知识模型”的数学化。所以,对社会经济系统而言,“知识模型”的研究和使用应予足够的重视。
    2.定性是定量的基础,定量是定性的精确化,两者相辅相成。由于定量分析可以更精确地描述客观对象的特征及各种内外因素的关系,所以,当代社会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社会科学数量化,从而把社会经济科学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了适应这种趋势,数学正在迅速发展。由于客观对象的不确定性,产生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由于客观对象的模糊性,产生了模糊数学。它们所提供的理论和方法,在社会经济系统分析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科学的发展,预期随着现代数学的发展,一定可以提供更多更好的满足社会经济系统特点的数学方法。
    3.定量分析(一般称为“硬技术”)已开始“软化”的进程引人注意。所谓“软化”是指从纯数学分析方法转向同时采用模拟法、试探法、推演法等表现人的意志和创造力的方法。事实上,是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向发展。这一结合有助于在不确定性中捕捉确定性的规律,在非模式活动中发现某种相对稳定的模式。
    
    


    

    
    

Tags:社会经济系统分析方法试探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