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数量与技术经济学 >> 正文

从第56届国际统计学大会看统计学的发展现状

http://www.newdu.com 2018/3/7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张明倩 郝… 参加讨论

由国际统计学会(ISI)主办的国际统计学会第56届大会于2007年8月22日至29日在葡萄牙里斯本召开,来自120多个国家的近3000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世界统计盛会。本届会议由邀请论文会议(IPM)、特别提交论文会议(STCPM)和一般提交论文会议(CPM)组成,围绕291个议题展开。
    本文拟从论文的研究领域、应用领域和参会者三个层面,在“不同研究领域的参会人数和论文数量可以反映当今统计学的发展热点和方向,不同国家(地区)的参会人数和论文数量可以反映各国(地区)的统计学发展水平”的假设前提下,对本届大会的参会论文进行统计描述,以期发现当今统计学界的发展状况和各国(地区)统计研究的发展水平。
    一、研究领域层面
    本文将统计学研究领域划分为统计史学、理论统计学、应用统计学和统计学其他学科四部分,对三个层次会议分别进行归类分析。
    邀请论文会议共有参会论文292篇,围绕94个议题展开(其中有5个议题没有收到参会论文)。特别提交论文会议共有参会论文210篇,围绕40个议题展开。一般提交论文会议共有参会论文1072篇,围绕157个议题展开(其中有19个议题没有收到参会论文)。
    表1会议论文研究领域分类
    
    理论统计学共接收论文717篇,涉及106个会议议题,其中统计调查理论是本届年会理论统计学的热点研究领域,有101篇论文属于统计调查理论研究领域,它们分属17个议题。在调查方法前沿议题中,Annette Jackie利用欧洲社会调查数据,讨论了混合方式收集数据的优势(成本和回答率)和劣势(数据的可比性)[1]。不同的数据收集方式之间可以相互弥补不足,因此混合的数据采集方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Fannie Cobben利用荷兰统计局混合采集数据的实践,解决了不同数据收集方式的误差合并问题,以便利用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统计推断[2]。在调查估算前沿议题中,针对系统抽样无法直接估计抽样误差的缺陷,Jean Opsomer在总体非参数模型的框架下得到了系统抽样法抽样误差的模型估计值[3]。
    由于目标变量和辅助信息间不存在线性关系时,利用校准法处理无回答误差是无效的,M.Giovanna Ranalli将半参数模型应用于无回答误差的权因子调整,从而提高了无回答机制的灵活性[4]。在抽样方法前沿议题中,Alina Matei比较和评价了指数分布阶比πps抽样方案、同一分布阶比πps抽样方案和帕累托分布阶比πps抽样方案三种情况下包含概率的计算方法[5]。Alain综述了关于流数据抽样方法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基于辅助功能数据分析(FDA)的平衡抽样法,并验证了该抽样方法的有效性[6]。
    应用统计学研究领域将在下节讨论。
    统计史学共接收15篇论文,其中,为纪念统计学家Karl.Pearson的150周年诞辰,3篇邀请论文介绍了生物统计学家Karl.Pearson的生平,他提出的标准差(1893)、及拟合优度检验(1900)和齐方差(1927)等30多条统计术语或符号,对统计学的发展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统计学其他学科共接收282篇论文,主要集中在统计教育、官方统计等研究领域。在统计教育领域,英国皇家统计学会主任Neville在其邀请论文中介绍了RSSCSE针对中学生、大学生和统计工作者的统计教育方案,并且谈到了该中心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的统计培训计划[7]。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教育中心的张仲梁博士系统的介绍了中国近20年来统计培训体系的发展,指出中国的统计培训模式正在由电化教学向网络教学方式转变[8]。在官方统计领域,Marie Bohatá(欧盟统计署)、Peter Hackl(奥地利统计局)和Frank Nolan(英国国家统计局)分别从建立欧盟统计代码、全面质量管理和建立统计标准、监测与报告制度方面讨论了各国(机构)提升官方统计数据质量的进程[9]。
    此外,关于互联网技术对统计产生的影响也是各个研究领域中的热点议题,包括网上调查、网上数据发布、统计的网上沟通等全新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模式。
    二、应用领域层面
    统计应用是统计学科产生发展的源泉与动力,分析统计应用是研究统计学科发展方向的重要思路与核心依据。在应用领域层面,本文从经济统计学、社会统计学、自然科学类统计学和特殊应用的学科4个应用方向分别进行考察,本届年会应用统计学研究领域共有560篇论文,具体分布情况见表2。
    表2会议论文应用领域分类
    
    经济统计学接受会议论文168篇,涉及宏观经济统计学、微观经济统计学、经济计量学、金融分析、投资经济分析和保险精算等领域。统计在金融保险领域的应用是本届年会经济应用统计学领域的热点,88篇提交论文属于该应用研究领域,分属14个议题。在统计工具与金融风险管理议题中,为了防范金融风险,IMF组织制订了金融稳健性指标评价体系(FSI),并为各国央行有效地利用该指标体系监控和预测金融风险,提供了统一、规范、可比的评估结果。IMF在62个国家发起了联合编制试验(CCE),Armida San Jose(IMF)考察了该试验的结果以及相应的调整措施[10],Anna Maria Agresti(ECB)考察了FSI在欧洲宏观审慎指标体系(MPI)中的适用性,并比较了IMF和ECB编制方法的异同[11]。在金融数据挖掘和建模议题中,Paolo Giudici运用Bayesian模型整合专家意见和损失数据,预测银行经营管理失误可能带来的损失,从而针对性地强化经营管理,防范和降低经营风险[12]。Michele La Rocca的论文提出了VaR风险价值模型的快速校准技术[13]。保险欺诈的统计识别议题显示,运用统计工具识别欺诈行为及应用早期预警系统已使许多保险公司从中获益,该议题反映了该领域的最新进展,并比较考察了不同的统计工具在识别保险欺诈过程中的效果。
    社会统计学共接收会议论文116篇,包括人口统计、心理统计、文化统计学、统计与大众传媒等应用研究领域。人口统计是本届年会社会应用统计学领域的热点,有34篇提交论文属于该应用研究领域,分属6个议题。在人口统计模型最新发展议题中,Juha Alho将随机经济生产率效应纳入古典稳定人口模型,并利用扩展模型预测未来人口规模变动对财政可持续性政策效果的影响[14]。John McDonald在Bayesian模型框架下,探讨了基于残缺的人口流动资料编制人口迁移表的方法。在性别分析议题中,妇女的家暴行为对个人和社会均产生恶劣的影响,因此它被视为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问题[15],为了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Torres-Manzanera Emilio撰文讨论了两种(登记和调查)搜集高质量家暴数据的途径[16]。Nato Pitskhelauri讨论了移民问题中的性别倾向[17]。
    自然科学类统计学接受会议论文201篇,涉及科学技术统计学、天文统计学、地质统计学、生物统计学、气象统计学、农业统计学、生态与环境统计学、医学与卫生统计学等领域。其中,医学与卫生统计学是本届年会自然科学应用统计学领域的热点,有52篇提交论文属于该应用研究领域,分属6个议题。在遗传流行病学统计应用前沿议题中,针对Logistic回归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的低效率问题,Nilanjan在人口遗传学的前提下,提出了semi-parametric模型分析框架解决这一问题[18]。在遗传易感性对环境暴露产生影响的情况下,Chen Yi-Hau提出了一个新的半参数模型,利用病例对照法估计遗传整合“单体型”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19]。医学复杂数据分析议题中,Henk Kiers在对两种处理三维数据的经典模型——平行因子(PARAFAC)和Tucker3模型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通过引入offset函数和选择成分个数对经典模型进行了扩展[20]。Fernando应用系统聚类模型对大型数据仓库进行数据挖掘[21]。
    特殊应用学科统计学接受会议论文75篇,涉及统计质量控制、可靠性统计学、数据库与信息网络等领域。在数据挖掘和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KDD)议题中,Netra Pal Singh讨论了数据库中知识发现的基本技术——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并给出了神经网络数据挖掘系统的构造过程,并对该方法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有效的[22]。在可靠性统计学议题中,根据马尔可夫更新过程,Suleyman Ozekici对基于任务的可靠性系统进行了理论刻画[23]。在统计过程与质量控制议题中,朱慧明利用Bayesian估计技术,对子样本的过程能力指数进行了估计和检验[24]。
    三、参会者层面
    本文从参会人数和参会人员工作单位性质两个角度分别描述。参会人数方面,我们选取三个层次会议参会人数在前10位的国家(地区)及中国(包括香港和澳门)、中国台湾地区进行对比分析。参会人员工作单位性质区分为大学、政府统计组织和其他组织。通过这样的分类描述,以期了解当今统计研究应用工作主要是由哪些国家,哪些社会组织来完成。
    (一)邀请论文会议参会者情况
    邀请论文会议共有来自44个国家(地区)的310人参会,其中绝大部分来自欧美发达国家。中国共有6人参会(包括中国香港1人,中国台湾2人)。从参会人员工作单位性质来看,大学占大多数。
    
    图1邀请论文会议主要参会国参会人员柱状图
    
    图2邀请论文会议参会人员工作单位性质分类饼图
    (二)特别提交论文会议参会者情况
    特别提交论文会议共有来自44个国家(地区)的249人参会,参会人员同样主要来自于欧美发达国家。中国2人参会(其中,中国台湾1人)。从参会人员工作单位性质来看,大学和政府统计组织之外的其他组织占大多数。
    
    图3特别提交论文会议主要参会国参会人员柱状图
    
    图4特别提交论文会议参会人员工作单位性质分类饼图
    (三)一般提交论文会议参会者情况
    一般提交论文会议共有来自74个国家(地区)的1072人参会,人员相对均衡的分布于世界各国(地区)。中国共有105人参会(包括中国香港4人,中国澳门1人,中国台湾34人)。从参会人员工作单位性质来看,大学占大多数。
    
    图5一般提交论文会议主要参会国参会人员柱状图
    
    图6一般提交论文会议参会人员工作单位性质分类饼图

 

 

Tags:从第56届国际统计学大会看统计学的发展现状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