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数量与技术经济学 >> 正文

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比较

http://www.newdu.com 2018/3/7 《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2年第2期 李晓宁 石… 参加讨论

摘要:采用两次调查问卷对比的方式,分析了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建议,并对教学改革实验中采取的新教学模式与旧教学模式的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证明,通过教学模式改革,本科计量经济学的教学质量与学习效果得到了有效提高。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教学实验,教学模式

一、计量经济学的课程设置及学科地位
    
1998年7月,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将计量经济学列为经济类专业八门核心课程之一,这是我国经济学学科建设走向现代化、科学化与国际化的重要标志,也表明我国教育界对数量经济分析更加重视。从1982年我国进行计量经济学的研究和教学开始,至今已发展到几乎所有的大专院校均开设了计量经济学课程。根据李子奈教授的调研,设置经济类本科专业的高校中有98%的学校开设了计量经济学课程,设置管理类本科专业的高校中有60%的学校开设了该课程[1]。计量经济学之所以能够大规模地普及推广教学,是因为其在经济的实证性研究与创新性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计量经济学学习对于掌握经济学理论与方法、深入分析经济问题至关重要,它是经济学研究中重要的数量分析工具,计量经济学的学科教育可以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推理能力与精确的表达能力。世界上许多一流大学的经济系在教学计划培养目标中,都对学生应用数学工具的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美国斯坦福大学提出,教学计划的目标之一是教会学生将数学作为经济分析的一个基本工具去思考和描述经济问题和政策[2]。一般来说,本科计量经济学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学基本的理论与方法,拥有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分析实际经济问题的初步能力。
    随着计量经济学地位的日益提升,国内经济学研究的范式也发生了重大改变,《经济研究》等一些重要的经济学期刊所刊发的论文越来越多地将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据统计,在1984~2007年《经济研究》发表的3300余篇论文中,借助于计量模型进行分析的论文占到53%;在2010年《管理世界》全年刊发的300多篇论文中,以计量经济学模型为主要分析方法的论文占到75%。可见,计量经济学已经成为经济学学科中的显学,它在教学和科研中有一种明显的扩张趋势。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计量经济学的应用研究在社会学、管理学等领域也呈现出扩张趋势。这种扩张趋势促进了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对计量经济学知识的极大需求,使得该课程的授课教师在教学中普遍面临任务重、工作量大的压力。
    二、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教学的角度来看,计量经济学是一门教学难度较大的学科,它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西方经济学、统计学与数学基础。在授课中,教师既要注重学生对计量经济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又要注意培养学生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一般是文理兼收,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有些文科学生对这门课心存恐惧,认为计量经济学是一门高深的偏数学的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另外,许多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方法不恰当,他们在课堂上专注于记笔记,而不太重视课程的数理逻辑性和应用性,学习时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只在考试前临时抱佛脚,习惯于靠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3]。因此,计量经济学成为本科生最头疼的一门课程,出现“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局面。如何突破计量经济学“难学”与“难教”的两难困境,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课题。
    我国著名的统计学、计量经济学专家邱东、李子奈、肖红叶教授等曾针对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发现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主要存在五个问题,即缺乏课程实践、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教学方法单一、缺乏案例教学和忽视个性培养[4]。2010~2011年,西北政法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计量经济学教学组对该院两届学生进行了教学改革实验,并跟踪调查了这些学生关于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状况的态度与效果。本文拟对教学改革实验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计量经济学教学模式的革新提供思路。
    在2010年秋季学期,西北政法大学教学组的4名教师对2008级的230名学生进行了计量经济学授课。①授课中采取了以往的教学方式,没有采用任何创新的教学模式,其目的在于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了解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改革意愿,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教学模式的建议,由此得到一组教学改革实验前的数据。在学期末,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情况,共发放问卷230份,回收有效问卷203份,有效问卷率为88.26%。本次调查问卷测度的问题主要集中于学习效果、教学方式、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期望[5]。经与邱东等计量专家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我们发现了以往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差距,对比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与计量专家调查结果比较一致的是“缺乏课程实践”和“缺乏案例教学”,西北政法大学被调查的学生中有63.1%的学生认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的问题比较突出,有48.3%的学生认为教师在教学中案例教学不足,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可见,这些都是计量经济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和“教学方法单一”方面,西北政法大学学生的选择比率低于计量专家组的调查结果,但仍有近1/3的学生认同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在这些方面确实存在疏漏。在“忽视个性培养”方面,西北政法大学学生的选择比率为60.2%,远高于计量专家组的调查比率44.7%。可见,在个性培养方面,高校需要加快教学改革。
    针对此次问卷调查所反映的问题,教学组经过认真讨论,总结了以往教学模式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出了创新教学模式的思路。例如,针对“缺乏课程实践”的问题,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践教学环节,以提高学生对实际经济问题的分析和判断能力;针对“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的问题,提出采取问题导向式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要求学生带着任务进行学习;对于学生所反映的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提出改变以往“满堂灌”的授课方式,采取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授课;对于“缺乏案例教学”和“忽视个性培养”等问题,提出利用经典案例教学法,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增加一些与该专业密切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定量分析的重要性和有用性。
    三、探索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新模式
    
在2011年秋季学期,西北政法大学计量经济学教学组对2009级的228名学生采取了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此次授课根据上一届学生提出的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建议,采取了有别于以往的教学模式,并得到了一组教学模式改革后的实验数据。
    (一)实践教学法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在教学时间安排上两者应统筹规划,根据理论教学的进度来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即在合适的时间安排适当的上机实验。教师若只单纯地讲授计量经济学的理论,而学生没有机会对理论进行实践,就会导致学生学了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却不知道如何运用这些方法,或者对模型估计出的结果不能做出合理解释[6]。西北政法大学自开设该课程以来,由于客观条件与课时安排所限,在2011年以前的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中没有安排上机实践课程,只是由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计量软件的操作,学生只能观摩软件的操作,而没有动手实践的机会。在2011年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学校增加了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安排了3~4次上机实践课,保证每人一台电脑,用教师给定或自己收集的经济数据进行计量分析。教师首先在课堂上结合案例讲授Eviews软件的操作,学生再上机练习软件的具体应用。通过上机实践,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指正其操作错误,提高其实际应用能力,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问题导向式教学法
    

    问题导向式教学法(或任务驱动法)是指基于一些真实经济问题和实际任务,将学生放置到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启发和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一起分工协作、分析讨论并最终解决这些实际问题,从而学习到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知识与理论,并掌握具体的分析方法[7]。问题导向式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之初能明确培养目标。
    在教学模式改革中,教师在讲授每一章的内容之前,都会选择一个与该章内容有关的实际问题作为“引子”,从解决这个实际问题出发,引申出讲解主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直带着解决实际问题的任务,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例如,在讲解多元线性回归时,教师提出“中国汽车的保有量会超过一亿辆吗”的问题,并把这个问题分解为两个待解决的任务:“影响中国汽车销量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以及“中国汽车市场未来的发展状况如何”。在随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讨论分析是什么因素影响汽车销量,然后通过建立汽车销量的多元回归模型,估计并检验这个模型,最后利用这个模型预测出2015年的汽车销量,这样就对开始时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在整个授课过程中,教师围绕提出的各种实际问题展开讲解,而不是空洞的说教;同样,学生也带着对经济问题的疑惑与解决这些问题的冲动,主动参与到授课中来,积极讨论各种解决问题的途径,享受解决问题之后的快乐,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自然而然地学到了新知识与新方法。
    (三)启发式教学法
    

    美国教育理论家布鲁纳认为,教学应关注“怎样最好地学会人们想教的东西”[8]。但在过去,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师在计量经济学教学中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承和注入,习惯于“一言堂”、“唱独角戏”,先生讲,学生听。这种“填鸭式”教学方式使得学生不能完全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听课中不能与教师积极配合。因此,计量经济学教学应变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从单向接受式教学发展为双向互动式教学[9]。启发式教学就是结合教学目标、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知识转化为智力和实践能力[10]。
    西北政法大学在教学改革中,摒弃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采用了不同的启发式教学法进行授课,如小组讨论法、专题研究法和学生参与讲解法等。在讲解多元线性回归时,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影响中国汽车销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在讲授虚拟变量时,教师允许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议题,建立包含有虚拟变量的回归模型;在分析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案例时,要求学生亲自参与,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与计量知识,对案例进行讲解,教师只是在学生讲解之后进行点评。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妥善地选择教学方法,即“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四)经典案例教学法
    
经典案例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对一些典型案例进行调查、阅读、分析和讨论,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11]。在计量经济学中进行经典案例教学,就是使学生从模仿案例中积累经验、掌握知识,最后能摆脱模仿,独立地进行计量经济分析。
    在教学改革实验中,教师应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选取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生动案例,最好是当前经济中的热点问题,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便于结合学生的个性需求进行个性化培养。当然,所选经典案例的内容要尽量涵盖计量经济学的重要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巩固理论知识。例如,国际贸易专业学生一般对于进出口贸易和汇率等问题有比较系统的了解,授课中就应选择国际贸易领域的经典计量文献,让学生进行研读与分析,使他们在以后遇到类似问题时便于参考处理。
    经典案例教学法还体现在学期论文的完成过程中,学生要模仿授课案例所使用的规范步骤,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独立查阅文献,进行理论分析、模型构造、软件使用和规范写作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训练,最终完成学期论文。可见,经典案例教学与学期论文之间的关系就像“依葫芦画瓢”,前者是后者顺利完成的参考依据。
    四、计量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效果比较
    

    在2011年秋季学期末,我们对参与此次计量经济学授课的2009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到了一组教学模式改革后的实验数据。此次的调查问卷共发放了228份,回收有效问卷210份,有效问卷率为92.11%。由问卷调查可知,2009级学生对于计量经济学授课的满意度有了很大提高,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改善。这里列举了前后两次问卷都涉及的问题的统计数据进行对比,见表2。
    


    由表2可知,在“认为计量经济学比较容易学”方面,2008级学生的比率仅为5.4%,而2009级学生的比率上升到19.5%,增加了14.1个百分点,这似乎印证了古语“知而不难”,反映出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效果比较明显,不少学生已消除了对该课程的畏难情绪;在“认为案例教学不足,需要增加经典案例”方面,2008级学生的比率为48.3%,而2009级学生的比率下降到40.1%,降低了8.2个百分点,可见,经典案例教学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认为授课教师能完全体现计量经济学教学理念”方面,2008级学生的比率为55.7%,而2009级学生的比率为68.6%,提高了12.9个百分点,说明学生对教学模式改革比较认同;在“认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方面,2008级学生的比率为63.1%,而2009级学生的比率为42.4%,说明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发挥了很大作用;在“认为应该加强师生互动,增加课堂讨论”方面,2008级学生的比率为29.1%,而2009级学生的比率却上升到37.6%,这一结果似乎出乎意料:在增加了多样化教学方式之后,学生反而对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的原因值得进一步深究。另外,表2中的一些数据虽然有了10个百分点左右的变化,但2009级学生对某些问题的选择比例仍然较高,如在“认为案例教学不足,需要增加经典案例”和“认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方面,仍有40%多的学生认为此问题存在,说明教学模式改革还不彻底,需要做进一步的努力。
    


    通过对比两届学生计量经济学期末的平均成绩与分布比例,也可以考察教学改革的效果。从表3中可以看出,2009级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与2008级相比,计量经济学的平均成绩有所提升,平均分增加了5.56分,但总体水平仍维持在70~80分之间;考试成绩的分布比例也有所变化,优秀率由2008级的5.15%上升为2009级的9.09%,良好与中等的比率也分别上升了2.91%和4.59%,同时,及格与不及格的比率都有所降低,分别下降了9.29%和2.15%。另外,比较两届学生计量经济学考试成绩的分布形态(见图1)可以发现,2008级学生的成绩分布呈右偏型的偏态分布,这是由于处于低分段的学生比重过大造成的;而2009级学生的成绩分布已接近于正态分布,说明处于低分段的学生比率有所下降,而高分段的学生比率有所上升。
    


    从学生学年论文是否使用计量模型来看,2008级能够运用计量经济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的学生不足10%,而2009级学生的这一比例提高到64.3%,说明改革原有的教学模式授课以后,学生已形成一定的运用计量模型分析、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五、总结
    

    从对西北政法大学2008级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了以往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建议。通过对2009级学生采用一系列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进行授课,并对这一教学改革实验利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新旧教学模式的效果对比,我们发现,通过教学模式改革,有效地提高了本科计量经济学的教学质量与学习效果。
    注释
    ①按照教学计划的安排,西北政法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的计量经济学课程学习安排在大三的第一学期。
    [参考文献]
    

    [1]李子奈.关于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1).
    [2]谭砚文,陈珊妮.中美计量经济学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1(5).
    [3]周瑜.经管类专业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初探[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1(16).
    [4]邱东,李子奈,肖红叶.经济学类专业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现状调研报告[J].中国大学教学,2007(11).
    [5]李晓宁,石红溶,徐梅.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1(2).
    [6]张柠.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模式研究[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
    [7]范晓男,戴明华,孙晓程.论PBL教学方法在经济学各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8).
    [8]王鸿江.现代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9]罗艳梅.对高校《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统计教育,2007(11).
    [10]李景信.启发式教学原则与高校教学方法改革[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7(1).
    [11]张益丰,周卫民.本科计量经济学“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0(2).

[作者简介]李晓宁(1976-),女,陕西扶风人,西北政法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是数量经济学方法及应用;石红溶(1976-),女,湖北孝感人,西北政法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是数量分析与应用;徐梅(1977-),女,广西南宁人,西北政法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是数量分析与应用。

[基金项目]西北政法大学教学改革项目“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Tags: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比较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