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扩大城镇居民消费需求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了解城镇居民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特征,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激励措施,改善政策的实施效果。本文采用2000-2009年中国城镇居民按收入水平分组的38项消费支出数据,运用改进后的扩展型线性支出模型,对不同收入水平的城镇居民基本需求、边际消费倾向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中低收入城镇居民的基本需求消费占其可支配收入的较大比重;食品和衣着是其基本需求消费的主要方面;并且在食品、衣着、交通通讯和居住上表现出较大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收入城镇居民的基本需求支出主要集中于享受型消费;在交通、在外用餐、文化娱乐、文娱用耐用消费品和住房上表现出较大的边际消费倾向。发展和享受型消费品的价格变动对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支出影响较大;收入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最后,针对不同收入水平的城镇居民,本文提出了刺激消费的差别化政策建议。
关键词:不同收入水平,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基本需求,扩展型线性支出模型
作者简介:冯婷婷,国家信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张淼,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在全球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形势日趋复杂,我国以出口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面临重大挑战。在此重要机遇期,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今后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要从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受城乡发展二元结构的长期影响,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潜力存在很大差异。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政策着力点是放在城镇,还是农村?有关研究表明城镇居民的消费潜力远大于农村[1-4],尤其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进一步释放城镇居民消费潜力成为现阶段学界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国内学者对城镇居民消费问题研究较为集中于平均消费趋势、平均消费倾向的探讨[5-10],还未能充分反映不同收入阶层城镇居民消费的差异化特征。本研究采用改进的扩展型线性支出模型就不同收入水平下的城镇居民的基本需求特征、边际消费倾向以及消费支出对收入和价格的敏感程度进行探讨,以期为刺激城镇居民消费需求提供政策建议。
1 研究方法与数据
1.1 不同收入水平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模型
扩展型线性支出模型是描述消费者行为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假定某一时期消费者对各种商品的需求量取决于居民收入和商品价格,居民消费支出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居民基本需求支出,它在居民全部消费需求中占有特殊地位,是保证居民自身再生产的基本消费的数量界限;二是超出基本需求之外的追加消费,消费者在满足基本需求后将剩余收入按照边际消费倾向安排各种非基本需求支出,它与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有关。
为了分析不同收入水平的城镇居民在基本需求、边际消费倾向上的差异,本文在扩展型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xtended Linear Expenditure System,ELES)[11]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增加了两个假设。
假设1:不同收入水平的城镇居民在基本需求支出水平上有明显差异,且随着时间的变化,同一收入水平的城镇居民其基本需求支出是渐变的[12]。
假设2:不同收入水平的城镇居民对i种商品的边际消费倾向是不同的,按照收入水平的不同,将城镇居民分为k个组。
结合所使用的面板数据,本研究的计算模型为:
(1)
在模型中,k=1,2,3,4,5,6,分别代表低收入、中等偏下收入、中等收入、中等偏上收入、高收入、最高收入居民;
i=1,2,3,……,38,分别代表38项生活消费支出;
Vik代表第k收入水平居民的第i种消费支出;
pikrik代表第k收入水平居民的第i种消费的基本需求支出;
βik代表第k收入水平居民对第i种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
Yk代表第k收入水平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可支配收入。
公式(1)整理可得:
(2)
令,则有:
Vik=aik+βikYk (3)
采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得到aik*和βik*。
第k收入水平居民的基本需求支出为:
∑pikrik0=∑aik*/(1-∑βik*) (4)
第k收入水平居民对第i类消费品的基本需求支出为:
pikrik0=aik*+βik*∑pikrik0 (5)
第k收入水平居民对第i项消费支出的收入弹性为:
表1 不同收入水平城镇居民八大类消费的基本需求及边际消费倾向
Tab.1 Primary demand and marginal propensity to eight consumptions of urban residents by income levels
|
支出结构 Expense pattern |
低收入户 Low income households |
中等偏下收入户 Lowto medium |
中等收入户 Medium |
中等偏上收入户 Medium to high |
高收入户 High |
最高收入户 The highest |
边际 消费 倾向 |
基本需求(元) 食品 衣着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医疗保健 交通及通讯 教育文化娱乐服务 居住 杂项商品及服务 合计 |
2 357.10 0.352 0.090 0.049 0.065 0.081 0.073 0.090 0.023 0.823 |
3 715.61 0.315 0.088 0.042 0.056 0.077 0.070 0.073 0.024 0.744 |
5 373.38 0.287 0.083 0.040 0.049 0.077 0.076 0.065 0.027 0.704 |
7 453.26 0.245 0.072 0.037 0.045 0.079 0.079 0.050 0.026 0.637 |
10 334.09 0.215 0.068 0.038 0.045 0.080 0.072 0.054 0.030 0.603 |
16 840.06 0.157 0.058 0.035 0.026 0.095 0.084 0.049 0.032 0.535 |
(6)
第k收入水平居民,第i种商品价格变动引起第i种商品需求量变动的弹性系数为:
(7)
1.2 数据
按收入水平分组的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和38项人均年消费支出数据取自《中国城市(镇)居民生活与价格年鉴》(2000-2009);数据在使用前采用居民可支配收入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2000年=100)进行平减。
2 不同收入水平城镇居民的消费特征
2.1 不同收入水平城镇居民的基本需求差异
不同收入水平城镇居民的基本需求支出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见表1),收入水平高的居民维持其基本需求的支出大。最高收入户基本需求支出分别是低收入、中等偏下收入、中等收入、中等偏上收入、高收入户基本需求支出的7.14倍、4.53倍、3.13倍、2.26倍和1.63倍。在基本需求结构上,中低收入居民在食品、衣着等生存型消费上的支出比重较高。就衣、食消费而言,低收入居民的消费比重比高收入、最高收入居民高17-25个百分点(见图1)。而高收入水平居民在交通通讯、教育文化娱乐等享受型支出比重较大,如交通和通讯消费,最高收入水平居民的消费比重比低收入居民高出15个百分点。
2.2 不同收入水平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
中低收入居民在食品等基本生活品上的边际消费倾向较大(表1),这表明较低收入群体在改善其基本生活条件的消费潜力较大。而对于较高收入居民,其在交通、文化娱乐、文娱耐用消费品、住房、在外用餐等发展享受型商品上的消费意愿高涨(图2),是其消费的新热点。
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居民追加消费占其剩余可支配收入(从居民可支配收入中除去基本消费需求支出以后剩余的部分)的比重呈下降趋势(表1)。其中,低收入居民的追加消费比重高达82.39%,比最高收入户高出约29个百分点。这一方面表明低收入居民的消费意愿较高收入阶层更为强烈;另一方面也表明低收入阶层的可支配收入只能基本满足其当期消费所需,可供其延期消费的储蓄份额很小。相比之下,中等收入、高收入、最高收入居民的追加消费比重比低收入居民低12-29个百分点。
3 不同收入水平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对收入和价格变动的敏感分析
图1 城镇居民基本需求的8大类支出结构
Fig. 1 Proporation of eight kinds of expenses in primary demand
图2 38项消费支出中随收入增加边际消费倾向升高的消费项
Fig. 2 Consumption items with the rising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38 items of consumption corresponding to increasing salary
责任编辑: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