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源:《经济学动态》2017年第2期
国内关于中国经济安全的研究始于改革开放,并且伴随着开放程度的提高而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对全球化浪潮的巨大冲击,对中国经济安全的研究更是成为热点、焦点、难点。尽管目前有关中国经济安全的研究成果颇丰,但依然存在诸多不足,比如对国家经济安全的概念和内涵尚未形成统一认识,对中国经济安全的背景和特征把握不准,监测指标和安全区间存在分歧等等。概括起来,可以总结为五大误区:
一是研究对象泛化,是指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内涵与本质没有界定清楚,没有意识到安全应当是事关国家经济命脉的问题,把研究对象过度扩大化。二是研究方式同化,即受国外经济安全研究影响过深,忽视国情差异,简单地模仿、借鉴和套用他国经验。三是研究模式固化,就是说当变不变,研究方式方法没有跟上时代变化的步伐,最突出的就是常年套用同一套指标进行安全监测。四是研究方法僵化,是指机械地依赖指标打分、模型预测等定量方法,专家分析、社会调查等定性方法运用不足,研究灵活性不够。五是程度判定主观化,是指判断和推理的依据和过程不够严谨,对情况的分析不够深刻、全面,可能夸大或者轻视了问题严重性。
总体来看,中国经济安全研究感性有余而理性不足,具象分析不多,抽象分析更弱,集中到一点上就是轻视、忽视、无视逻辑性,即缺乏科学方法论作指导。中国经济安全的方法论就是如何分析安全现状、判定安全程度、解决安全问题。传统的方法论以定量评估为主,通常缺少专家调查、国外经验借鉴等定性方法。这种方法固然易于实现对中国经济安全情况的监测和预警,从而及时有效地采取安全对策,但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比如指标选取是否有遗漏,指标之间是否存在内生关联,以及评判标准是否准确等,都可能使研究结论出现偏颇。这些问题归结起来,就是没有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如撇开本国国情孤立地研究经济安全,忽视外部条件和内部能力的相互联系,研究模式没有随发展阶段进行动态调整,只见风险不见抗风险能力等等。
以上反思中最突出的一点是,脱离了中国基本国情,就经济安全谈经济安全。相对大国经济而言,中国经济更为准确的定位应当是巨国经济。笔者曾以人口为主要指标,兼顾国土面积和人民生活水平,运用五分位法得出全世界可列入大国范围的国家有29个,而实际上这些大国之间差异巨大,故进一步运用五分位法从中确定出六大巨国。中国经济安全研究是巨国视角下的系统分析法,对中国经济安全理论、目标、战略和对策的研究都要充分结合这一基本国情,从巨国经济特征出发辩证分析中国经济安全的特征,既要有船大抗风浪的信心,又要有防患于未然的意识,考察面临的外部冲击时也应加大对其他五大巨国的关注力度。
同时,辩证的方法论还应当是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相结合,先做定量评估、再做定性分析。定量评估方法要根据实际政治经济形势进行动态修正,定性分析方法则可采用专家法、民意调查、国外经验借鉴等多种方式方法。当然无论是定性分析还是定量评估,都要考虑巨国经济的大背景。
所谓见贤思齐、择善而从,作为六大巨国之一的美国,在当前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其对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视由来已久,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经验更是走在世界前列。特别是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和美-中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的设立和运行机制值得深入研究。从美国发展经验来看,我国一方面应加强外资审查机构组织建设,加大外商投资审查力度,另一方面应增设中美经济安全关系立法机构,加快立法步伐,从而为维护中国经济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辩证地看中国经济安全问题往往能得出很不一样的结论。国家经济安全由外部条件和内部能力决定,前者取决于对外开放程度,后者取决于本国经济实力。从国家经济安全角度来看,一方面普遍认为对产品服务进口规模要加以限制,外资引进也有必要进行审查,确保本国产业不被控制或不受威胁。另一方面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大力支持外贸出口,鼓励海外投资。事实上,中国经济内部发展空间巨大,具有很强的可维持性,过度依赖外贸,过多对外投资,而忽视国内经济发展,都只会增加中国经济的不安全性。
当前中国经济对外开放过度而对内放开不足。首先,对外开放过度将影响经济安全,因为从人类历史发展来看,国家间的竞争才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国家间的经济利益矛盾绝不会消失。其次,对内开放不足也不利经济安全,尽管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一极,但世界经济规则的制定权仍然掌握在少数发达国家手里,不可能依赖国际软规则,自身实力才是硬规则,经济更加有力国家发展才会更加有理有节。
总的来说,经济安全能力和经济安全条件可以说是唇齿相依,都应当受到足够的重视。未来中国经济安全的研究应该是内外并重、多管齐下、百家争鸣,即在“双层思考(国内与国际)、多维分析(定性与定量)、动态调整”指导原则基础之上,构建中国经济安全监测和预警评估系统,充分借鉴他国经验,建立中国特色的经济安全导弹型防控体系,有监有评,防控结合。
……
顾海兵、张敏,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邮政编码:100872,电子邮箱:guhb2000 @sina.com。
全文请阅读《经济学动态》2017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