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定会看到以下步骤:
财政部发行“长期特别国债”吸收社会公众的资金,然后从央行手里购买外国资产。
财政部大量发行“特别国债”必定导致全社会货币流动性紧缩效应,为对冲这一紧缩,央行必须相应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长期资产转移对应长期负债降低,进而从数量和期限性质上完全对冲“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导致的货币紧缩效应。
在财政和央行“一收一放”的作用下,全社会所饱有的货币流动性、央行投放给全社会的基础货币数量均未发生任何改变,但我们却可以看到央行“资产端”——外国资产减少,甚至消失;负债端——商业银行在央行的存款相应减少。也就是说,央行资产负债表大幅收缩。
央行因此而“缩表”之后,将暴露“真实有效的基础货币”数量,极致情况是:22.26万亿元外国资产从央行全部转移至财政部账户,而相应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几乎降低至“零”,这时我们会看到:“真实有效的基础货币”数量只有8.34万亿元。
以此我们可以证明:中国基础货币中确有“虚增”。为避免误会,我们再次重申:第一,这里绝不是说央行基础货币计算有误,也不牵扯谁对谁错,只是为了探求一种更加有利于中国经济,能够大幅降低,甚至彻底解决中国高杠杆问题的方法;第二,这里所谓“真实有效的基础货币”是本文为说明问题而专门定义的特殊概念,切不可混同于教科书上对基础货币的常规定义。
探索金融杠杆过高的根本原因
之所以要执着地计算“真实有效的基础货币”数量,因为我们认为:“真实有效的基础货币”过少,很可能是中国经济杠杆过高的根本原因。
我们知道,美联储发行基础货币,其每一分钱都用于本国资产的收购。在金融危机期间,美联储实施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向市场注入大量基础货币,其实现手段就是大量收购美国本土的国债、金融债和公司债,而且一反常态,不仅收购短期债券,同时收购长期债券。收购这些债券的同时相应释放基础货币,随之,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从9600多亿美元扩张至4.5万亿美元。尽管美联储已经开始“缩表”,但华尔街众多金融机构判断: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最终将停止在3万亿美元左右,而且言之凿凿地认为,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永远也回不到金融危机之前的9600亿美元的时代。
我们认为,美国之所以发生2008年的金融危机,原因很多,但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基础货币数量过少,由此导致金融杠杆过高”。看看世界各国当时持有的7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再看看美国本土数十万亿美元的金融资产,以及数百万亿美元的金融衍生品规模,谁会相信美联储只发行了不到1万亿美元的基础货币?但这是事实。正是“基础货币数量过少”,所以美国货币乘数高达9倍——金融杠杆率世界第一,它所制造的金融风险也前无古人。
如此高的杠杆率,美国经济很长一段时间却安然无恙,为什么?因为美国的经济结构以服务业为主,服务业对债务的承受力远远超过制造业。比如一家超市,其房子、货架、结算设备等等都是租来的,根本没有净资产,也没有抵押物,但超市日常进货所需的流动资金80%可以依赖贷款解决,很正常,因为银行可以根据超市出售货物所产生的现金流向超市提供贷款,所以超市的资产负债率——债务杠杆率可以远远超过制造业企业;金融企业就更可以名正言顺地高杠杆运营,按照当年的监管标准,其核心资本充足率8%就够了,杠杆率高达12.5倍很也正常。但一家制造业企业负债率要是高达80%,那离破产就不远了。
尽管美国的经济结构能够容忍较高的杠杆率,但杠杆率的不断攀升,依然会发生严重的金融危机。这个深刻的教训,使得世界各国政府都认同了这样一个真理:一个国家不管多大多强,经济发展归根到底还是需要依托实体经济的强健,经济“空心化”意味着巨大的金融和经济风险。
世界在转变,欧美发达国家重新开始审视实体经济的发展。无论是奥巴马的“再工业化”,还是特朗普的“让美国再强大”,其核心要义无非是重新恢复美国的实体经济。特朗普接续奥巴马出台大量政策,引诱,甚至逼迫全世界实业资本、股权资本流向美国本土,而在所有的政策当中,有一个非常关键的政策:修正杠杆过高、期限过短的美国金融环境,通过“量化宽松+扭曲操作”降低货币乘数——金融杠杆率、降低资金流动速度,以此实现金融市场产品的长期化、资本化,并使之更加符合实体经济需求。一个重要例证就是:过去美联储只关注和调节最短端的利率——隔夜拆借利率,然后指望隔夜利率向长端传导,从而实现对整个金融市场利率的控制;但金融危机之后,美、欧、日货币政策当局不再单纯依靠短端利率向长端传导,而是通过直接吞吐长期债券——收短放长——扭曲操作,直接压低长端利率——资本价格,压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为本国、本地区经济“再工业化”创造条件,这也是美国股市9年持续上涨的关键所在。
保持极低的基础货币数量,让金融机构通过提高货币乘数去创造更多的M2,并以此满足GDP增长需求,其结果势必导致货币乘数——金融杠杆率不断攀升,迫使中国金融不断短期化、货币化、套利化——杠杆化,同时,长期资金日益匮乏,股权资本日益稀缺,最终导致中国经济重大风险。这正是我们如此执着于“真实有效的基础货币”计算的关键原因。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