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召开了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李克强总理指出“要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把‘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促进‘六稳’的重要举措,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竞争力、释放国内市场巨大潜力,顶住下行压力,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促进高质量发展”。天津市持续推进承诺制标准化智能化便利化审批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公开公示、承诺审批、一网通办、全程监督、联合惩戒等改革举措,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将“放管服”改革推向深入。
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动简政放权向纵深发展 “放管服”改革不是简单的放权,更不是推责,而是政府行权方式的变化,是政府管理重心从事前监管向事中事后监管转移的重大变革,是促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内生动力、释放内需潜力的战略举措,是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始终是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放开搞活市场的关键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天津市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部署,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和行政审批改革,持续深入在简环节、优流程、提效能上下功夫,取得明显成效。市级行政许可事项由495项减少到227项,累计减少54.1%,率先实现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一次性“清零”,全面推行政府部门权责清单管理。“多证合一”改革提效扩容,实现“24证合一”,企业登记做到“一次都不用跑”。大力推进清费减负,非税收入占一般公共收入比重同比降低7.7个百分点。推出承诺审批事项近700项,审批办理时限大幅缩短,平均承诺办理时限从法定时限21.6个工作日减少到5.4个工作日,实际平均办理时限减少到3.5个工作日。天津滨海新区成立了全国首家行政审批局,天津全域实行“一颗印章管审批”,受到李克强总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109枚公章被国家博物馆收藏。实践证明,“放管服”改革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带动了干部观念的更新,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李克强总理在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政府管理和服务要行‘简约’之道,程序、要件等都要删繁就简、便民利企。”这为进一步创新管理和优化服务指明了方向。当前,地方存在不少没必要的许可事项,存在权责不匹配等问题,还有大量的以目录、备案、登记、年检、认定等名义的变相审批事项。对此,要以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把该放的权放掉、把不该管的事交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一要全面推行以减事项、减要件、减环节、减证照、减时限为重点的“五减”改革。围绕企业投资、生产经营、创新创业等方面,大力消减行政审批事项、申请材料、审批办理环节,除关系国家安全和重大公共利益等项目外,能取消的坚决取消,能下放的尽快下放,能简化的一律简化。针对同一行政相对人设定的事项原则上合并为一个,由多个部门实施的同一类事项原则上合并为一类并由一个部门实施。坚决防止和纠正将审批事项改为备案、登记、确认等“换汤不换药”的隐形审批、变相审批。二要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制。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社会讲信任,公民讲信用,是现代政府治理的前提和基础。在上位法难以突破的情况下,坚持“信赖保护”原则,全面推行承诺审批制,不仅可以倒逼企业诚实守信,公民守法守信,而且可以推动完善法制,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格局。对于保留的政务服务事项,除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金融安全、文化安全、安全生产、公共利益和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等特定事项和行政许可决定不可撤销的事项外,都可采取承诺审批办理,申请材料都可通过容缺方式后补。在市场准入、投资建设、资质资格领域,要实现全事项、全要件、全流程、全覆盖承诺审批,做到“跑一个窗口、填一件材料、签一份承诺”即可办结,切实让容缺后补、以函代证、承诺审批成为审批项目的必选项、企业群众办事的常选项。三要全面推行一套标准办审批。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实行政务服务标准化,就是将无形的权力,放在有形的标准里。对保留的政务服务事项,要逐一梳理事项名称、设定依据、申请条件、申请材料、审查标准、办理程序和办结时限等要素,逐项编制标准化操作规程和办事指南,让企业和群众知道“怎么办”“能否办成”,并固化到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上,实行办事要件标准化、办事流程标准化、办事结果标准化,实现“同一事项、同一标准、同一编码”。大力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完善“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模式,提高办事效率,进一步减少企业群众等候时间。
二、创新政府监管理念方式,促进社会的公平与公正 简政不等于减责,放权不等于放任,简政放权是为了让政府有更多的精力创新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近年来,天津市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信息公示、风险分类、随机联查、结果告知、联合惩戒—“五环相扣”监管闭环效应逐步显现。以天津市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为载体信息归集公示共享机制全面建成,确立了“分散录入、条线管理”的信息归集制度,覆盖全市100余万户各类市场主体,涵盖全市49个行政机关的各类信息。在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的基础上,在全国率先推行了跨部门双随机联合检查机制,抽查企业3000余户,整改问题1300余项。建成天津市行政机关联合奖惩监管系统,形成了跨部门联合惩戒的天津模式。建成全市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服务平台,去年完成交易项目14.2万个,总金额2831.6亿元,节约资金43.5亿元,增值金额154亿元。长期存在的重审批、轻监管得到很大改变,在破解政府职能缺位、错位、越位问题上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李克强总理在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健全制度化监管规则,规范行政执法,对所有市场主体一视同仁,促进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当前,在政府管管理实践中还经常发现一些监管领域缺乏公开透明的规则和标准,边界宽泛、责罚不清,执法者自由裁量权过大,市场主体无所适从,权力寻租、腐败行为时有发生。对此,必须以公平公正为方向创新监管,使市场活而不乱。一是健全制度化监管规则。对保留的政务服务事项,要围绕监管依据、点位、频度、方式、罚则、路线图等内容,逐事项制定事中事后监管规则并公开,让市场主体知道“查什么”“怎么查”“出现问题罚多重”。同时,规范行政执法,减少自由裁量,实现对所有市场主体一视同仁,促进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二是创新公平公正监管方式。加强对市场主体从开办、成长到退出的“全生命周期”监管,积极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在监管领域的应用,构建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推进跨部门联合监管,实现变“单打独斗”为综合监管,做到“一次检查、全面体检”。三是加强审批监管联动。坚持“谁主管、谁监管,谁审批、谁负责”,按照政府内部审批权与监管权既相互分离又相互制约的要求,在国家和省级层面进一步厘清审批与监管边界,出台监管职责的清单与细节,把界限弄清楚。打通审批部门与监管部门数据共享、工作互补的通道,行政审批部门将行政审批过程及结果即时推送给同级监管部门,监管部门及时获取审批信息,依法将监管职责履行到位;监管部门作出的有关处罚、信用等信息,特别是涉及行政许可的处罚,即时推送给行政审批部门实施,实现对市场主体的全过程、全覆盖监管。四是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信用信息公开和共享,依法依规运用信用激励和约束手段,构建政府、社会共同参与的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对失信企业实施行政检查、行政强制、行政处罚等措施,在登记注册、行政许可、荣誉授予、资质资格认定、取得政府供应土地、工程招投标等方面依法予以限制,形成政府部门协同联动、行业组织自律管理、信用服务机构积极参与、社会舆论广泛监督的共同治理格局,有效促进市场主体依法诚信经营,维护市场正常秩序,营造诚信社会环境,让守信者一路绿灯,让失信者处处受限。五是强化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深化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整合招投标市场。建设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服务和综合监管平台,实现平台统一赋码、信息归集、全程跟踪,规范招标代理行为和专家评标行为,推行交易远程异地评审评标。加强公共资源交易权力运行综合监管,积极推进国有土地交易和矿业权出让、政府采购、国有产权交易、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等领域全流程透明化。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