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协调发展
协调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动力,涉及到产业结构协调、城乡协调、区域协调等方面。协调发展体现了经济体系运行的内部平衡性。通过协调发展,能够使资源在各部门和各地区间得到合理配置。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以及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消费需求已经从满足数量型向追求质量型转变。但我国当前的供给结构仍然集中在量的扩张上而忽视了质的提高,从而导致居民对高品质产品的消费需求得不到充分的满足。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必须通过协调发展来加以解决。鉴于以上分析,高质量发展立足于整体质量提升,构建全新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如表2所示,本文从产业结构协调、城乡协调、区域协调、城镇化水平、投资消费结构、金融结构来综合考察协调发展水平。
表2 协调发展的衡量指标
3.绿色生态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与主色调。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的之一便是为人民提供更加优质健康的生态产品,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热切需求。绿色发展正是从这一理念出发,向实现低碳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标努力。通过绿色发展,不仅能够彻底破解我国资源环境约束的桎梏,实现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循环,降低经济增长的生态成本,还能增强人民的幸福感。本文从资源消耗与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来衡量能耗和污染物的下降情况,以生态环境和环境治理两个二级指标来反映环境质量的改善状况(见表3)。
表3 绿色生态的衡量指标
4.开放稳定
开放是是国家保持繁荣发展的制胜法宝。历史经验表明,改革开放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在全球化程度日益深入的背景下,各国经济的联系愈发紧密。尽管当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贸易摩擦有所加剧,导致我国经济不确定性加大,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挑战,但“开放即是前进,封闭导致落后”的时代趋势是明确的。经济稳定与经济安全也是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保障。频繁且幅度较大的经济波动会增大经济运行的风险。平稳的经济发展和良好的经济安全有利于减少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本文拟从开放、稳定、安全三个方面来衡量开放稳定程度(见表4)。其中,以外资依存度、外贸依存度等指标来反映开放程度;以实际产出波动率、CPI波动率以及失业率等来衡量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以政府负债水平、矿难死亡率等指标来衡量经济安全与生产安全。
表4 开放稳定的衡量指标
5.共享和谐
共享和谐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表现为社会整体福利水平不断提升,居民的收入分配更趋合理,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在人们切实关注的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领域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另外,完善的基础设施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发达的基础设施能够有效缩短空间距离,降低各经济主体的交易成本和沟通成本,增进生产和生活的幸福感。如表5所示,本文从福利分配、人民生活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三个层面来考察共享和谐程度。
表5 共享和谐的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