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结论
本文以新时代的“五大发展理念”为导引,详细构建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2000年以来的经济发展质量进行了系统而全面地评价,并就相关指标与典型发达国家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不足,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高科技出口占制成品出口比重仍然偏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拉动作用不足,研发投入强度、创新人才储备、劳动生产率等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从协调发展来看,制造业内部产业结构存在不合理的因素,单纯的规模提高已经不能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投资结构不尽合理,消费率偏低。在绿色生态方面,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投入尤其是工业污染治理投资相对不足,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相对有限。从开放稳定来看,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产出波动率幅度更大,近年来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上升需引起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存在突出短板。在共享和谐方面,信息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相对不足。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的收入分配有待进一步合理,基础设施方面尤其是互联网基础设施、港口基础设施以及物流设施的发展质量仍待完善。
参考文献 1.Barro R.J,Working Papers from Central Bank of Chile,Quality and Quantity of Economic Growth,2002.
2.Chow Gregory C.,Li K.W.,“China’s Economic Growth:1952—2010”,Economic Development&Cultural Change,2002,51(1).
3.钞小静、任保平:《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时序变化与地区差异分析》,《经济研究》2011年第4期。
4.郭克莎:《论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经济研究》1996年第1期。
5.郭庆旺、贾俊雪:《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经济研究》2005年第6期。
6.吉林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经济质量研究课题组:《我国省际经济质量比较与评价研究》,《经济纵横》2017年第12期。
7.卡马耶夫:《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陈华山等译,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8.李金昌、史龙梅、徐蔼婷:《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探讨》,《统计研究》2019年第1期。
9.刘树成:《论又好又快发展》,《经济研究》2007年第6期。
10.任保平、魏婕、郭晗:《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发展报告(2018)》,中国经济出版社2018年版。
11.王小鲁、樊纲、胡李鹏:《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报告(201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
12.魏敏、李书昊:《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体系构建与测度》,《经济学家》2018年第4期。
13.温诺·托马斯:《增长的质量》,《增长的质量》翻译组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14.肖红叶、李腊生:《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实证分析》,《统计研究》1998年第4期。
15.余泳泽、杨晓章、张少辉:《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时空转换特征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9年第6期。
16.詹新宇、崔培培:《中国省际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与评价——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实证分析》,《财政研究》2016年第8期。
17.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经济研究》2004年第10期。
18.郑玉歆:《全要素生产率的再认识——用TFP分析经济增长质量存在的若干局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第9期。
19.朱楠、郭晗:《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与评价研究》,《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史丹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工业经济学会理事长;李鹏系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