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学 >> 经济管理 >> 正文

论经济学域观范式的识别发现逻辑

http://www.newdu.com 2019/12/11 《中国工业经济》2019年07期 金碚 参加讨论

    摘要 

    只要经济学算作是一门科学,那么,它理应同其他科学学科一样,其使命是发现和解释世界的规律和现象。经济学也是人类认识现实世界的一个理论性范式结构。就其识别和发现功能而言,经济学主要关注的是,以价格或价格化方式,对物质存在(物品)的非物质质态,即经济价值(交换价值)进行识别评价。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可以延伸到对非物质存在的识别评价。非物质存在也有其物质质态(物质载体)和非物质质态。以经济学为基础,形成了各种应用性学科,直至形成管理学体系。这些应用性学科,尽管突破了经济学范式承诺的一些限制,但归根结底还是受经济学范式承诺所规范的。经济学所面对的识别评价问题,大多数属于关于“关系存在”的经济学识别评价。关系存在的质态主要有三种:域内关系(及域类质态)、域际关系(异域交互)和域中之域(多层域类)。经济学范式承诺的变革,即在微观—宏观范式结构中引入域观范式承诺,是为了突破传统经济学范式的封闭性和狭隘性,使经济学能够包容更多的重要因素,增强对现实世界的识别评价功能,提高其现实解释力,可以开阔经济学的眼界,为经济学的学术研究开辟更大的“蓝海”。具有不同质态特征的域观经济体所构成的世界才是现实的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必须形成与此相应的识别评价逻辑体系,才能发现和解释现实世界的经济规律和复杂现象。变革范式,增强经济学之识别、发现功能和现实解释力,还经济学以科学本色,是中国经济学界进行学术创新的一个重要历史使命。

    关键词 

    科学发现;质态识别;域观范式;现实解释力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研究专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批准号18VXK002);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创新工程项目“经济学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批准号SKGJCX2019-2020)。

    经济学是一门什么学科?早年的学者认为经济学致力于“阐明财富如何生产、分配及消费”(萨伊,2014)。马歇尔认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马歇尔,1965)。有人认为经济学是关于资源配置的学科,有人认为是关于人的行为的学科,有人认为是关于效率或选择的学科。一本具有广泛影响的经济学教科书(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1998)中说:“经济学涵盖了各种论题。但其核心在于理解社会如何配置它的稀缺资源”。马克思则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也许还会有其他不同的观点,不一而足。不过,无论如何定义,只要经济学算作是一门科学,那么,它理应同其他科学学科一样,其使命是发现和解释世界(自然世界或人类社会)的规律和现象,并据此建立理论。要发现首先就要观察,要解释就要能识别,所以,经济学研究总是要基于观察现象和识别对象,通过思维加工对现实做出理论解释:刻画现象和发现规律。当然,人们也总是基于一定的问题设定或范式承诺来观察现实世界,完全无知者(没有先行知识或设问、假定)如同初生孩儿,是没有能力观察和识别现实世界的,所看到的只是混沌无序的乱象。经济学是高度理性化的,其问题设定和解释方式倾向于更加注重还原论的抽象性因果解释和逻辑推演的严谨性,这使其范式承诺的逻辑底基更倾向于依赖公理性“假设”而不是对现实的“识别”,因而强化了学术形式的精致性却弱化了其现实解释力。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版跋中引述了一段读者评论,马克思说“这位作者先生把他称为我的实际方法的东西描述得这样恰当”。这位评论者写道:“在马克思看来,只有一件事情是重要的,那就是发现他所研究的那些现象的规律。”马克思还说:经济学的叙述方法可以呈现为“好像是一个先验的结构”,但其研究方法必须从“占有材料”即观察现实出发①。为了增强经济学的发现功能,笔者提出,对传统主流经济学的微观—宏观范式进行变革,引入域观范式承诺,以增强经济学的现实解释力(金碚,2018b,2019a)。其实质是,期望在经济学的“假设”基础上增强其“识别”基因,让经济学更具科学的发现性和解释力。

    ① 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第20、23、24页。

        1 经济学的认识论思维逻辑 

    早在“经济学家”(Economists,也译为“经济学派”)这个概念产生之初,就曾被法国学者萨伊(2014)批评说:“他们不是先去观察事物的本质或事物如何发生,把这些观察结果分类,并根据观察结果推断出一般定理,而是先设立一些抽象的一般定理,并称之为公理,因为他们认为这些公理包含了证明它们真实性的固有证据。然后他们试图使个别事实适应这些公理,并根据这些事实推断其‘规律’,这样就使得他们去拥护那些与常识及一般经验明显不同的原理。”萨伊的批评的确有历史穿透力,仍然可以击中现代经济学的要害。
    经济学如果只是从被认为是“公理”的“假设”出发,进行“建模”、“推论”,抽象地构建理想图景,而对所观察的现实对象的主要特性都无法识别(或根本无意于进行观察和识别),并据此有所发现和做出解释评介,那么,凭什么可以自称为是“科学”呢?如果经济学把“科学”理解为形式化的严谨数学表达,而不是识别和解释现实,那么,这样的经济学表达形式尽管精美,但有何用处呢?以数学建模为主导倾向的西方经济学在20世纪70年代受到奥地利学派的严厉挑战和批评,后者主张经济学研究应坚持人的“行动学方法”,采用“逻辑—现实理论体系”,而不是数学方法。他们认为,“经济学并不是一门专门研究‘物质财货’或者‘物质福利’的科学。经济学是一般地研究人满足其欲望的行动,尤其是研究每个人将财货交换作为手段‘获得’自己的欲望满足的过程。”(罗斯巴德,2015)。不过,问题的关键仍然在于:无论对经济学的性质持什么主张、采用什么研究方法,再复杂的理论争论都不应掩盖一个朴素的问题:经济学究竟是不是科学。如果是科学,那么,它是否致力于观察、识别和发现现实世界之客体?它的认识论具有怎样的思维逻辑?
    科学的使命是“发现”及以此为前提的理论发明,如托马斯·库恩在其名著《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所说,理论化的科学及其进展表现为学术“范式”的形成和转换。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经济学也是人类认识现实世界的一个理论性范式结构,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借鉴了自然科学的学术范式,基于抽象和归纳的逻辑方法,以自然科学作为“隐喻”,构建了经济学学术范式。不过,这也受到一些批评。哈耶克在1974年12月11日的诺贝尔奖获奖演讲中尖锐指出:“在我看来,经济学家之所以未能以一种比较成功的方式指导政府政策,实是与他们总是倾向于尽可能全力地去模仿已取得辉煌成就的自然科学的做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然而一如我们所知,在经济学领域中,这种努力则可能酿成大错。”(哈耶克,2014)。“比如说,总需求与总就业之间的相关关系,也许只是一种近似相关的关系,但是由于它是唯一一种我们拥有量化基据的关系,所以它也就被人们认定为唯一具有重要意义的因果关系。因此,根据这个标准,完全有可能存在这样一种‘科学’的证据,它们更有助于支撑一种错误的理论,而无益于佐证一种有效的解释。换言之,这种错误理论之所以被接受,实是因为它更加‘科学’,而一种有效的解释之所以被否弃,则是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量化基础可以用来支撑它。”(哈耶克,2014)。哈耶克45年前所说的,几乎仍然可以非常具有现实针对性地警示今天的经济学家和经济学研究者们。经济学如果要解释现实,至少要能够识别所研究对象的主要性质、特征和状态,如果因为缺乏自然科学可以充分依赖和运用的计量方法,就武断地舍弃(叫做“抽象掉”或“简化”)了实际上具有重要作用的因素,而只是采用那些可以计量的因素来构建“因果”关系的逻辑,则依据这样的逻辑来观察和解释现实,显然会如哈耶克所说的“酿成大错”。
    那么,经济学的观察对象是什么?采用什么方式来识别这些被观察或识别对象的质态(性质、特征、状态)呢?按通常的理解,经济学主要研究人类的物质生产、交换和消费活动,即如何有效配置和使用资源,获取(生产)最大产出,以此实现“利益最大化”或“效用最大化”,或如马克思所说的,通过交换而获得和享用商品的使用价值。那么,我们来简要分析一下,看经济学是如何确定所要识别和评价的对象的。
    经济学研究从物质产品开始,先假定人类通过获取(采集)或生产物质产品来满足生存和繁衍的需要。物质产品或任何物质存在,都有其物质质态,即可以通过人的感官或采用物质计量或测量的方式来识别和评介的物质表象,直至按(因果关系的)还原论方式可以测度到的物质质态及其量值。但这并不是经济学主要的关注对象,物质存在的物质质态的识别和评价是自然科学的主要关注对象。而经济学主要关注的是物质存在的非物质质态,即无法以物质手段来识别和评价的质态。简言之,自然科学主要关注物质属性,而经济学则主要关注物质存在的非物质属性,最重要的就是其“经济价值”。马克思论证了商品的二重性:使用价值、价值及其表现形式——交换价值,即价格。在马克思看来,商品的价值是商品中所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不能用任何物质性方式来识别和评价,而只能在交换中显现出来。西方其他经济学理论也大都按照这样的理论逻辑,即在交换中显现价格及其量值。价格就是物质产品的非物质质态的衡量方式。
    对于物质存在的非物质质态的识别和评价,除了可以通过交换过程来显现和揭示,还可以对并未交换,或实际上难以交换的物质存在的非物质质态进行价格化识别,即用价格尺度识别和评价其“经济价值”。而且,如果以产权关系来模拟,甚至也可以进行交换(因为有价格化的识别和评价量值),例如,自然环境、气候因素(二氧化碳排放量)等。
    当然,并非所有的物质存在的非物质形态采用价格或价格化尺度进行识别和评价都有意义,有些非物质形态需要采用价格之外的其他维度进行识别和评价,即采取多维量化的方式进行识别和评价。例如,以价格尺度为主进行识别评价,是会计和会计学的任务;以多维量化方式进行识别评价,是统计和统计学的任务。
    另外还有一些物质及非物质质态具有模糊性,无论是物质手段(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还是价格或多维量化方式都难以进行识别评价,即无法采用标准化的指标进行量化识别评价,那么,就只能采用主观识别评价方式,即依靠人的主观识别判断能力,或依靠众人的主观识别判断来进行物质或非物质质态的识别评价,前者如人的面貌识别、性格识别等;后者如专家评价、投票抉择等。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对模糊性的物质甚至非物质质态的识别评价,有可能越来越倾向于采用数字化方式来解决,例如,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人脸识别。但是,从分类意义上说,模糊性的物质及非物质质态识别评价永远会是一个重要的领域和技术发展及制度安排空间。
    按照以上讨论,经济学的范式逻辑首先关注物质存在,特别是其非物质质态。对物质质态可以采用物质性计量、测量工具,以重量、体积、尺度等物质性观察计量单位进行识别评价。如前所述,这些物质质态不是经济学的主要关注对象。就其识别和发现功能而言,经济学主要关注的是,以价格或价格化方式,对物质存在(物品)的非物质质态,即经济价值(交换价值)进行识别评价。这是经济学狭义范式的基本逻辑基础。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可以延伸到对非物质存在的识别评价。非物质存在也有其物质质态(物质载体)和非物质质态。对其也可以采用价格、估值、多维量化、包括非价格标准及非标准化的主观判断等方式进行识别评价。识别评价手段也可采用对非物质质态物质载体的计量、会计核算、统计数据、评审投票等工具,而且还可以进行综合性评价,例如,竞争力评价。此外,也可采用竞争性方式进行识别评价,例如组织竞赛、评奖等。凡此种种,可归之于广义的经济学范式所包容的识别评价领域或范围。
    更为重要的是,在经济学关注的非物质质态中,实际上主要聚焦于“关系存在”。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集中于生产关系,所谓“经济基础”,实际上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力水平的生产关系总和。如前所述,其他经济学理论的基础是价格理论,而价格就是交换关系中所呈现出的非物质质态。在现实中,关系存在的质态主要表现为域态,即一定的空间域、行为域、制度域以及其中的物质或非物质存在所具有的复杂质态。域态的识别方式可以是物质性显示,也可以是非物质性显示,即一定的域态会通过物质性现象和非物质性现象呈现出来,基于对同质性与异质性的识别(形成显示性指标),进行多重分类刻画,从而实现对现实世界的“发现”:通过观察判断、调查统计以及大数据等方式进行识别评价,包括域类特征描述和域际关系刻画,特别是进行域态特色比较(见表1)。  

    表1 存在体及其质态的识别与评价
 
    对关系存在的研究,不仅是经济学的最实质内容,而且是经济学研究最广阔的拓展空间。可惜如下文将要讨论的,由于关系存在涉及群类行为、文化价值、制度规则等复杂因素,被传统主流经济学的抽象化、形式化和数学化而“简化”掉了。所以,反倒没有成为经济学范式承诺的重要关注领域,而被排除于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主体框架之外。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s:论经济学域观范式的识别发现逻辑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