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经济学的主流范式与其识别发现逻辑渐行渐远
经济学家们都会承认,现实世界是复杂的。各种经济主体及其行为,既有各自的个性,也有共性,所以,对现实世界的识别和评价,以实现科学发现,必然是要分类的,即具有某种共性的主体或现象,属于某种特定(或具有某些特色的)的类别。因此,如果要反映现实世界,那么,经济学的识别评价逻辑本应是基于分类(域类)的思维方式和范式结构。但是,主流经济学并未走向这样的道路,而是相反,越来越倾向于去分类化假设条件下的抽象评价方式,不仅微观经济学假定企业无分类,即使是研究产业的“产业组织理论”,也是将“同一产业内的企业间关系”作为研究对象,所谓“同一产业内的企业”实际上就是假定性质相同的企业。总之,在经济学的假设世界中,倾向于追求的是尽可能无分类的经济体运行的理想状态。似乎越抽象,越无差异,关系越“对称”,就越完美。最高的抽象是数学,数学被称为自然科学“皇冠上的宝石”,经济学力图以自然科学为“隐喻”,构建尽可能抽象化的体系,就可以成为“社会科学皇冠上的宝石”。现代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年代,自然科学的两个最主要范式是牛顿力学的机械论范式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范式。这两个理论范式对经济学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但前者的影响更具有决定性。也许是因为,前者的逻辑严密性、可以数学方式表达和推演,以及“均衡”、“优化”、“最大化”等,更具有理性逻辑的完美性(有物理学家认为物理学的根本规律是“美学”,相信“上帝”一定会按照美学原理——例如“对称”——创造世界),所以,导致经济学走向以抽象化、形式化、数学化的逻辑严谨性道路,而越来越远离复杂的现实世界(金碚,2019a)。这样,经济学的范式承诺就使得假设的世界替代了观察的世界(金碚,2019b)。
特别是当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中心从欧洲转移到美国后,形成了更清晰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主流范式结构。中国当代经济学体系的形成(其实,中国经济学的体系尚未真正形成)受到美国主流经济学范式的强烈影响,在思维框架上几乎全面接受了美国主流经济学的微观—宏观范式。按照这一学术范式,在微观经济学中,假定微观主体自主决策,所有个体均以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为行为目标,在如同匀质的物理学绝对空间中,相互作用,即进行自由交易,必然会倾向于达到局部均衡,以至全局性的均衡状态。即使现实世界并非如此,坚持经济学范式结构的经济学家仍然认定(或“证明”)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的经济体,必然趋向于达到经济理论所假想的均衡。即使发生失衡,也可以通过宏观政策的调控来纠正总体性的偏离均衡现象。
当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范式相遇(相“综合”)时,在理论上可能产生两者是否能实现逻辑自洽的问题,甚至被认为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在学术范式上存在深刻矛盾(例如前者坚持货币中性,后者认定货币非中性)。但关于这些问题的讨论和争议并没有对微观—宏观范式形成根本性挑战。至少是在进入经济学殿堂之时,几乎所有人都是以这一主流范式为入门向导的。当微观—宏观范式成为托马斯·库恩所说的“常规科学”后,经济学研究就变得“似乎是强把自然塞进一个由范式提供的已经制成且相当坚实的盒子里。”常规科学“是一项高度累积性的事业。它的目的在于稳定地扩展科学知识的广度和精度”(库恩,2012)。
在微观—宏观范式指引下,经济学逐步扩展其体系,形成了非常庞大的研究领域。从微观经济学生长出产业组织理论,即以同一产业中的企业间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假定企业同质、但规模即“市场势力”不同,导致出现垄断现象,妨碍企业间有效竞争,从而损害市场效率,因而需要实行反垄断政策。既然微观经济学范式可以研究同一产业内的企业间关系,那么,自然就要承认存在不同的产业,不同产业之间的关系也就合乎逻辑地进入经济学的视野,一般称为产业结构研究。如果承认不同产业的企业具有(至少是技术上的)异质性,那么,产业的“先进”与“落后”,或不同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的差异,以及随着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演变就成为需要识别评价的问题。于是,关于产业结构的研究,特别是调节产业结构的产业政策的研究和实施,就成为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对象,进而形成产业经济学。不过,这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离开了经济学的古典范式,即认定企业及产业异质,并且同“发展”相关,还推论出为了实现发展,可以或有必要实行“产业政策”。这使得美国式的经济学微观—宏观范式承诺难以接受。当前,中美之间正进入关于这一范式承诺的争议之中,即“产业政策”是否违背微观—宏观经济学范式承诺所刻画的“公平竞争”原则。
在宏观经济学的范式承诺中,选取各种物质及非物质存在中的“流量”质态,通过“消费”、“投资”行为的交易环节中的可计量单位,即“收入”、“支出”流量的价格加总来识别评价经济整体的宏观质态,即总量均衡状态。显然,在这样的范式承诺中,为便于识别评价和进行计量核算,而抽象掉了“存量”因素,是宏观经济研究的一个风险很高的处理方式。如果某些存量因素严重影响着宏观经济质态,那么,将其忽视就是宏观经济学范式的一个严重缺陷(在分析现实经济状况时,人们也会试图加入一些存量因素,来增强判断的可信性)。总之,宏观经济学采用以流量为主的识别方式,加之其进行分析(建立模型)的假设前提,限制了对实际经济质态的发现能力和风险识别能力,所以,即使是对重大的危机隐患,也缺乏洞察预测能力。
更为重要的是,宏观经济范式承诺以微观经济范式的经济理性范式承诺为基础,即假定所有的人都是理性经济人,认为经济理性是每个人做出经济决策的决定性(甚至唯一)因素,但这一范式承诺的基础是很不牢固的。现实中,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理性,并非人的唯一重要行为动机或“本能”,例如,哈耶克认为,除了追求利益,人还有遵循规则的行为倾向,而无论规则是如何形成的(他认为规则不是人类理性设计构建的,而是自生自发地演化形成的,不仅包括正式制度,而且包括习俗等非正式行为规则)。乔治·阿克洛夫和罗伯特·希勒(2012)的《动物精神——看透全球经济的新思维》一书论证了:“经济理论不能仅限于解释对亚当·斯密所描述的理想经济体系的最小偏离,还要解释实际发生且能观察到的偏离。鉴于现实经济离不开动物精神,因此要描述经济的真实运行,就必须考虑动物精神。”他们所说的“动物精神”实际上就是经济决策中的非理性,这种动物精神并非是失误,而是人类本能性的心理特征,即观念和情感的思维模式。微观—宏观经济的主流范式抽象掉了经济理性之外的所有其他因素,必然严重弱化了识别解释客观世界的科学发现能力。
相信大多数年轻人在迈入经济学大门之前,都是怀着渴望增强对经济行为和真实现象的识别发现能力的求知愿望的,以为掌握了经济学就能拥有对经济现实质态的识别发现能力。但进入经济学殿堂之后却发现,经济学并不关心现实经济体的质态特征和行为特性,这一切都已经被“假定”了,而凡是同这些预设“假定”不同的行为和现象都被“按学术要求处理”而排除于经济学分析框架之外,从而可以确保经济学形式的纯粹性、精致性和完美性。总之,经济学的发展方向变得越来越不需要致力于识别和发现什么,而是尽力地从假定出发“逻辑严密地”推导出“结论”,也就是通过设定前提、建立模型、输入数据、复杂推演,最终却少有发现,而往往是“证明”了某些符合常识的假说。
总之,经济学家虽然大都并不否认真实的人类行为具有理性和非理性的动机或心理倾向,但是在主流经济的范式承诺中,假定了经济理性的决定性作用,而舍弃了难以识别评价的非理性因素。也可以说,主流经济学范式承诺是一个捷径,试图直接通向最易于(甚至无需)识别评价的抽象世界。进入这个世界,一切非常美好:均衡、最优、充分就业、福利最大化等,存在于一个逻辑自洽的范式承诺体系中。而且,可以用非常精确、没有意涵歧义的数学方式进行定义、推导和刻画。但是,这毕竟是一个假设的世界,它越精致,越“高级”,越具有形式的“科学”性,就离现实越远。它不会有“错误”,是因为人们并不期望在观察、识别和解释现实世界时,运用这种精致的经济学,而只是在学术“殿堂”中展示“才华”和“技巧”。当人们真的需要对现实经济进行观察、识别和解释时,实际上就抛开了这样的精致经济学,而直接面对直观世界。经济学就像是一双价格非常高昂和造型极为精致的鞋,人们走路时并不穿它,因为光着脚跑路,似乎更畅快。精致的经济学更适合于放在学术殿堂中,供人欣赏和品鉴。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