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置生态文明建设于战略地位,成为世界首个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执政纲领的国家与政党。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作为研究我国现代管理理论形成、发展、创新的新学科,其内容应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管理及其理论。将“生态管理”纳入中国现代管理及其理论的研究范围,是对于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补充与创新,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开拓和提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五位一体/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管理/治国理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
作者简介:王毅武(1948-),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经济与管理理论,海南 海口 570228;燕云,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
基金项目: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2012年度规划课题“关于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新学科的探索与建立”(HNSK(GJ)12-23)子项目
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形成“五位一体”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五位一体”的提出是对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深化,是科学发展观的实际应用,同时也是治国理政的新高度。理解和把握“五位一体”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凸显生态文明建设在总布局中的特殊地位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和切实实现“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以及充实与完善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极为重要。
一、“五位一体”的内涵与意义 “五位一体”是党的十八大报告的新认识与新内容之一,涵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方面,构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关乎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五位一体”的内涵与特点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应当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①在践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不折腾,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原则下,将生态文明建设和其他“四个建设”相融合,把握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协调相互关系,稳步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是促进生产力发展、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多元、社会公正、生态优良的稳健、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五位一体”是新时期新阶段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新思路,是长期治国理政经验的积累,具有鲜明的时代与理论特征。
1.全面性。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与经验中不难发现,现代化建设总布局的内容正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扩充与完善,由开始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再到融入了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五位一体”涵盖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掌控和规划的各方面。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性得到突出体现。
2.总体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规律性,不能只着眼于个别方面或个别环节,致使发展不稳定、不协调、不平衡。
3.开放性。内在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无法割裂,不断进行物质和信息的交换,既是对现代化事业的实践探索,又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体现包容性发展的开放性。
4.关联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的建设是彼此关联、相互依存、不断促进的整体与系统,只有把握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形成协调、稳定、平衡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总体布局。
5.科学性。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到“五位一体”提出,总体布局包含的内容越来越切实、越来越全面、越来越科学,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与规律认识的科学概括总结。“五位一体”既是统筹考虑现代化建设内在逻辑要求的必然结果,也是现代化建设顶层设计与总体布局的基本反映。
“五位一体”的实质内容是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的整体掌控与总体方略,其特点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并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五位一体论”是中国共产党人认真总结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性并与时俱进、不断深化的结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趋于系统性与包容性的体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基本内容与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充实、丰富与拓展。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