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葛新权,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张守一,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赵树桓,北京经济学院
党的十四大决定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综合运用计划机制、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促进经济稳定、快速、健康地发展。在这个时期应用数量经济学模型研究宏观调控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投入产出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模型,它在研究产品、部门(行业)、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方面具有突出的优点。但对宏观经济调控来说,它又有明显的局限性。为了克服这种局限性,我们研制了以投入产出动态扩展模型①为核心,包括利率、税率、汇率等经济计量模型在内的宏观经济调控模型体系,并应用这个体系开展了政策分析。
一、投入产出扩展模型
我们研制的投入产出扩展模型由基础表与辅助表构成②,主要数字取自198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基础表分为四个象限,第一象限与现行投入产出表相同,主栏和宾栏分别列国民经济各部门,本文只划分出农业、重工业、轻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和商业等6个部门。第二象限分列出各部门的固定资产积累、居民消费、社会消费和净出口。第三象限的主栏与现行投入产出不同,这里不列工资、利税和其它项目,而分别列出各经济实体,如居民、企业、金融、财政、行政和国防等。因此该象限反映的是各部门的初次分配,折旧基金和利润留成是企业收入,工资、奖金是非农民的收入,劳动报酬与自产自用产品的货币表现是农民的收入,税收和上缴利润是财政收入,信贷的还本付息是银行收入。第四象限是各经济实体用贷币表现的投资需求以及对最终净产品的需求。
辅助表中的数字是假定的,它反映各经济实体之间的再分配过程。对辅助表作几点说明。
(1)初次分配是基础表第三象限的列合计,限各经济实体从初次分配中获得的收入。
(2)再分配的内容多种多样,如农民与企业的关系包括各类企业向农民集资。农民与行政的关系包括行政单位的各种摊派,非农民与农民的关系包括非农民购买农副产品、前者给后者汇款等等。
(3)行合计是各经济实体在再分配过程中的支出,列合计是他们的收入。各经济实体的初次收入加上再分配过程中的净收入等于再分配过程后的最终收入。
记X[,j]、I[,j]、C[,j]、NE[,j]分别表示第j部门总产出、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净出口,则j部门最终产出Y[,j]为:
Y[,j]=I[,j]+C[,j]+NE[,j]
去掉下标j,则表示列向量,j=1,2,…,6分别表示农业、重工业、轻工业、建筑业、交通邮电业和商业。
二、宏观调控经济计量模型
利率、税率和汇率是基本的经济杠杆和调控手段,我们研制的宏观调控经济计量模型包括进出口模型、固定资产投资模型和财政收入模型,样本数据为1978-1991年。
1.进出口模型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实行的是封闭的贸易政策,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长期固定不变。这种政策固然有利于我国经济免于受到国外的影响,但极大地损害了外贸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对外币汇率多次调整,建立了外汇调剂中心,1994年初又实行了汇率并轨。随着我国恢复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缔约国地位进程的加快,汇率的调节作用会越来越明显。
构造本模型的思想是,汇率的变动引起出口价格和进口价格的变动,从而影响进口和出口的变化。
式中
PEX、PIM分别为出口和进口价格指数;PW为世界进出口价格指数,作为模型的外生变量;PGNP、PCC分别为国民生产总值指数和零售物价指数;EXCH为汇率,用人民币对美元的年平均汇率代表;IM、EX分别为进口量和出口量。
从出口量方程(15)中可以看到,出口量受我国实际供给能力(GNP)制约,同时也受国际市场价格(PW)的影响。
在进口量方程中,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用EX(-1)/PEX(-1)表示我国外汇的支付能力,即外汇支付水平由上年出口创汇水平决定。
TNE=EX-IM,NE[,i]=EX[,i]-IM[,i] (17)
2.固定资产投资模型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它的作用是通过影响存款人和借款人的经济利益实现的。合理的利率水平和利率管理体制有利于充分聚集社会资金,调节资金供求,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控制投资规模。当经济运行处于周期高峰时,需要提高利率,限制资金需求,缩小投资规模;当经济运行处于周期低谷时,需要降低利率,促进资金需求的增加,减少储蓄,增加消费,促进生产的发展。
我国资金是短缺商品,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很小;同时我国居民储蓄是有目的的行为,储蓄的利率也缺乏弹性。我们只作了通过利率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模型。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渠道有:
(1)预算内投资:通过统计资料可以看出,现在已经一改过去那种由国家拨款的作法,预算内投资在总投资额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但是在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型项目上,预算内投资仍然发挥着主要作用。这是一个由政府决定的控制变量。
(2)固定资产国内贷款投资:随着各专业银行的职能作用不断增强,银行投资贷款已经成为固定资产投资的一条主要渠道。这是受利率影响的内生变量。
(3)自筹投资资金:近些年来,自筹资金在投资中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估计今后几年,这个比例还会继续上升。自筹资金的形式有债券、股票、集资、风险抵押金等几种形式。自筹资金额主要由预期收益率决定。这也同样受到利率的极大影响。
(4)外资投资:改革开放使我国利用外资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十几亿美元,发展到现在的一百多亿美元,这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这是可以由政府政策控制的变量。
国内贷款投资方程
式中ILD表示国内贷款投资;LOAN表示银行固定资产贷款;R表示利率,以人民币一年期整存整取年均利率为代表;IBS为自筹资金投资;PROFIT为企业留利。
又记IG为预算内投资,IFF为外资投资,则总固定资产投资TI为
TI=ILD+IBS+IG+IFF (20)
在完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利率是贷币市场均衡决定的。但对于我国来说,资金严重匮乏,供求矛盾突出,在制定利率政策时需要统筹兼顾。既要发挥利率的杠杆作用,又要考虑企业的盈利情况。如果大幅度提高利率,使大批企业亏损,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目前国有企业负盈不负亏,利率的调节作用很小,在确定信贷规模和投资规模时,需要继续采取数量控制。
我们可以看到,近些年来,由于资金短缺,需求膨胀,促进利率不断提高,形成各专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盲目竞争,储蓄大战一演再演,民间“抬会”不断兴起,导致金融市场的混乱。1993年6月,中央作出加强宏观经济调控、整顿金融秩序的决定是必要的、及时的。问题在于所采取的都是行政措施,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式。我们认为,只有加快所有制改革、建立有利益约束的股份公司,才能通过贴现率、公开市场和准备金制度,控制资金供给、贷款规模,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
3.财政收入模型
税收作为财政收入的主体,对经济发展和建设起着极其重要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通过税种和税率进行收入再分配,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调整经济结构。随着第二步利改税的推行,税收制度发生深刻的变化,改变了过去的单一税制,初步建立了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主体的多税种、多环节、多层次的复合税制,税收的职能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发挥。1994年又进行了财税改革,中央与地方实行了分税制,建立了以增值税为主的税收制度。
税率是税收的核心,研究税率同税收的关系,有利于宏观经济调控的科学化和数量化。根据拉弗曲线理论,税收决定于国民收入的数量,而合理的税率又会增加国民收入。因此,我们构造如下的税收方程:
式中TAX为税收,ρ为税率。
财政收入④的主体就是税收,因此,我们构造如下的财政收入方程:
式中BUDR为财政收入。
因此财政收入BUDR为
BUDR=Y[,4](0) (23)
三、宏观经济调控模型体系的运行
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原理是:
以上三种调控手段可以组合实施。模型体系运行如下:
1.给定汇率变化量△EXCH。由(13)式得到出口价格变化量△PEX,由(14)式得到进口价格变化量△PIM,由(15)式得到出口变化量△EX,由(16)式得到进口变化量△IM,由(17)式得到净出口变化量△TNE(△表示增量,下同);
由(12)式得到第i部门净出口变化量
△NE[,i]=Y[,i]△TNE,△NE=(△NE[,1],…,△NE[,6])[T](12[*])
由(1)式得到各部门总产出的变化量
△X=(E-A)[-1]△NE (1')
由(2)式得到各部门折旧和净收入变化量
由(5)式得到各经济实体在再分配过程中的收入变化量
四、汇率、利率、税率对宏观经济调控的数量分析
利用我们研制的模型体系和调控原理,进行了汇率、利率、税率对宏观经济调控的数量分析,结果如下:
利用汇率、利率、税率调控宏观经济的运行,其影响分为直接与间接两个方面。
(1)汇率下降1个百分点,一方面,直接引起净出口增加0.299096个百分点、总产出增加0.584271个百分点,但另一方面,间接引起投资增加0.169756个百分点,消费增加0.123848个百分点,但净出口减少0.290236个百分点,因此最终产品间接增加0.003368个百分点、而总产出间接增加0.044374个百分点。结果投资增加0.169756个百分点、消费增加0.123848个百分点。净出口增加0.00886个百分点、最终产品增加0.302464个百分点、总产出增加0.628645个百分点。
(2)利率下降1个百分点,一方面,直接引起投资增加2.65个百分点、总产出增加5.45447个百分点;但另一方面,间接引起投资减少1.012443个百分点、消费增加1.107854个百分点,净出口减少0.083694个百分点,因此最终产品间接增加0.011717个百分点、总产出间接增加0.42248个百分点。结果,投资增加1.637557个百分点、消费增加1.107854个百分点、净出口减少0.083694个百分点、最终产品增加2.661717个百分点、总产出增加5.876952个百分点。
(3)税率上升1个百分点,一方面,直接引起财政收入增加0.8208个百分点;但另一方面,间接引起财政收入减少0.575724个百分点、投资增加0.16605个百分点、消费增加0.104954个百分点、净出口减少0.025923个百分点、因此最终产品间接增加0.245081个百分点、总产出间接增加0.541129个百分点,结果财政收入增加0.245076个百分点、投资增加0.16605个百分点、消费增加0.104954个百分点、净出口减少0.025923个百分点、最终产品增加0.245089个百分点、总产出增加0.541129个百分点。
以上的分析结果,为我们在投入产出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汇率、利率、税率实施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特别是有利于把握这种调控的方向和力度。
1994年7月注释:
①由于受数据限制。基础表为静态表。
②参见张守一:《宏观经济管理与数量经济学模型》(中国经济出版社1990)第168-170页。
③因为净出口有正负号,所以以最终产品结构表示净出口结构;又因为建筑部门净出口NE[,4]为零,所以y[,4]=0。
④不包括预算外收入,预算外收入相当于预算内收入的比例越来越大,如1952年为7.8%,1978年为31%,1991年为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