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数量与技术经济学 >> 正文

人口老龄化对退休金负担影响的量化研究

http://www.newdu.com 2018/3/7 《人口研究》(京)2006年2期第51~55页 姜向群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我国快速的人口老龄化对养老金制度的严重负面影响已为学界所共识。在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中,庞大的退休群体快速增加,对于城镇退休金缴费形成了巨大压力。但是缴费负担的程度究竟有多大,人口老龄化在现收现付制度下和在半基金积累制度下对于缴费负担各有多大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本文运用人口预测数据和政府的统计数据,从定量的角度就我国人口老龄化对退休金缴费负担的影响进行了预测和分析,并提出了养老金制度面临的难题以及对策建议。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退休金负担 养老金
    作者简介:姜向群,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北京100872
    1背景
    我国要在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面对人口老龄化的严重挑战。如何应对日益逼近的老龄化挑战,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中国是否能够成为稳定和繁荣的国家,在2004年4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主办的“21世纪中国养老政策的人口与经济分析”国际研讨会上,国家民政部副部长李宝库如此表述[1]。到本世纪中叶的老龄化高峰到来之际,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只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因而,与西方发达国家“先富后老”的情形不同,我们是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就面临着日趋严峻的老龄化形势。目前我国养老金缺口达2.5万亿,同时,由于目前我国养老金个人账户基金“空账问题”严重,2004年个人账户有账无钱的“空账”规模累计已达到近6000亿元[2],这就必然给未来人口老龄化高峰期埋下了很大的隐患。
    我国目前处于快速的人口老龄化时期。199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8.58%,2000年提高到10.3%,未来的发展将进一步加快。从2010~2040年将是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时期,这样高的老龄化速度在世界上也是少见的(见表1)。
    
    资料来源:邬沧萍,杜鹏. 中国人口老龄化国际比较研究研究报告.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研究课题.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2003-06-30
    注:该预测方案的预测参数为:总和生育率从2000年的1.8至2050年保持不变,平均预期寿命从2000年的男69.63岁、女73.33岁至2025年达到男77.6岁、女81.1岁,至2050年达到男79.4岁、女84.9岁。
    我国老年人口增量十分巨大。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有7664万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有9697万人,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为1.3亿,2025年将增加到2.9亿,2050年将增加到4.3亿[3]。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基本特点是:第一,增长速度快;第二,增量巨大;第三,地区差异大;第四,未富先老(发达国家进入人口老龄型国家时,人均GDP一般达到4000美元以上,欧美多数发达国家一般在5000~10000美元)。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压力将更加明显。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从19世纪90年代末期在全国城镇建立起了半基金积累式的养老金制度,近年来又开展了扩大资金来源、做实个人账户的试点,[4] 以解决资金来源不足的问题。
    2人口老龄化对养老金负担影响的分析
    人口老龄化对养老金制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退休者增加导致退休金支出的快速膨胀上。一般来说,在人口老龄化时代,老年人口比重提高的过程也就是退休人员快速增加的过程。这样就使养老金支出占社会保障费用的比重快速提高。与目前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较低,老年人口中退休者所占的比重相对低一些。但是由于在业人口老龄化更加迅速,在较低的经济水平和快速的社会经济转型条件下,退休人口规模大、增量大,退休金制度已经受到了明显的影响。
    中国的退休金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形成的,原先采取现收现付的模式,将社会保障成本进行代际转移。这一模式在当时是行之有效的。但随着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快速老龄化,现收现付制已经与人口老龄化形成了难以克服的矛盾。我国人口在19世纪80年代之前没有出现老龄化的情况。在1950年代初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时,当时退休人员很少,到2003年末,离退休、退职人员已经达到4523万人,而且目前的增加之势不断加快。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统计资料计算,1978~2003年期间,我国离退休人员增加了4209万人,年平均增加168.36万人。同期养老金支出从17亿元增加到3122亿元。[5] 离退休人数增加13.4倍,退休金增加182.7倍。这25年内,由于离退休人数增加导致退休金支出增加了14024亿元。
    我国离退休人数与在职职工的比例是不断提高的(见表2),1978年是1∶30.3,1990年是1∶6.1,2000年是1∶3.0,2003年为1∶2.4。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城镇职业人口的老龄化速度将进一步加快,退休人口的快速增加将不可避免。劳动力人口的老龄化对社会保障的影响将进一步加大。即使实行了现收现付与基金积累相结合的新制度,在职职工一方面要负担相当比例的退休职工;另一方面还要承担自己的养老金积累,这对于提高在职职工的生活水平和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是不利的。所以,中国在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人口老龄化的因素。
    
    注:“*”在职人数是指城镇单位在职职工人数;离退休退职与在职人数比例计算的是国营集体企业的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2001).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 2001、2002、2003年度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统计公报,http: //www. molss. gov. cn/index_tongji. htm
    根据现收现付制度下养老金缴费率的关系式,我们可以模拟计算人口老龄化对养老金负担的影响。现收现付制度下的养老金关系式如下:
    
    上式最后一项“老年人口数/总人口数”就是人口老龄化指标。我们可以假设其他几项指标保持不变,只按照人口老龄化指标的变化来观察公式中养老金缴费率的变化,从而观察人口老龄化对养老金的影响。
    公式中的其他指标取自2000年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6] 和《中国统计年鉴》2000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的数据,未来的人口数据取自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的中方案(TFR1.8)预测[7]。
    2000年的数据资料显示:
    60岁以上人口中的退休人数26423305人,
    60岁以上退休人口占老年人口的比例=26423305/129977870=20.33%,
    15~59岁城镇职工人口数321677990人,
    全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数828106762人,
    15~59岁职工就业率=321677990/828106762=38.85%,
    劳动年龄人口比例=828106762/1242612226=66.64%,
    2000年全国平均养老金7190元/人年,
    2000年全国城镇职工平均工资9371元/人年。
    根据上面的公式和预测条件,各年养老金缴费率的公式可以简化为:
    养老金缴费率=(7190/9371)×(0.2033/0.3885×0.6664)×老年人口比例=0.6025×老年人口比例
    根据老龄化指标的变化可以预测未来一定时期内我国人口老龄化对养老金负担的影响(见表3)。
    
    老年人口比重数据来源:邬沧萍,杜鹏. 中国人口老龄化国际比较研究研究报告.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研究课题.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2003-06-30。
    表3的计算结果告诉我们,如果按照现收现付制度执行下去,由于人口老龄化的作用,即由于老年人口比例不断提高,我国养老金的缴费率将不断提高,也就是说,由于整个人口的老龄化影响,导致养老金缴费率从2000年的6.21%提高到2050年的18.5%。这里计算的是60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的影响作用,实际上,退休人口中还有一部分是60岁以下的人员,因此,实际的缴费率要比这里的计算结果要高,对在职人口的压力将不断加大。
    未来人口老龄化的严重影响作用,已经引起了学术界和政府的关注,因此提出了改革养老金资金筹集方式的任务。我国政府从1990年代上半期开始着手进行养老金制度的改革,以1997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为标志,我国开始实行新的全国统一的现收现付与基金积累相结合的资金管理制度。按照这项新制度规定,现收现付部分仍然按照原来的社会统筹方式进行,解决20%的替代率① 的养老金,基金积累制度解决40%替代率的养老金;已经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完全由现收现付方式来解决,一直到这批人逝世为止;未来基金积累的资金不足时,由现收现付来解决,或者由财政给以补贴。按照2001年开始的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进一步改革试点方案,现收现付部分完全由企业承担,基金积累部分完全由个人承担。在这种条件下,人口老龄化也就是说老年人口比例的上升仍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的程度会大大地降低。
    按照上面计算现收现付制度下人口老龄化影响的关系式,我们可以继续计算改革后的制度下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只不过是只计算20%替代率的部分(基金积累制度的40%部分不必再计算了,因为那是由个人在工作时期自己缴纳的,是自己养活自己,不再是在职者一代养活退休者一代了)。依照这样的思路,前面的关系式可以写成:
    
    按照这样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对养老金交费率的影响趋势给出各个年份的结果。如果用退休人数与在职人口比例的指标作为老龄化指标,也就是观察职业人口老龄化对退休金负担的影响,也可以预测未来的变化(总人口老龄化和职业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分别详见表3、4)。
    
    老年人口比重数据来源:同表3;
    注:退休人口比例数据参照1990年代的变化趋势设定:2000~2010年、2010~2020年期间都提高10%,主要考虑新增劳动力人口较多;2020~2050年期间每10年提高20%,因为这个时期整个人口快速老龄化,城镇职业人口的老龄化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从表4的计算结果来看,如果按20%的养老金替代率来衡量,人口老龄化对养老金缴费率的影响并不明显,这是因为在职人员只负担20%替代率的养老金,其余40%替代率的养老金是由个人在工作期间积累,是“代内自养”,代际抚养关系发生了变化,或者说“代际抚养”的份额被大大地缩小了。这正是国家改革养老金制度的目的所在,以此减轻人口老龄化的不利影响。
    从表4我们还可以看到,当我们用退休人口与在职人口比例指标的变化来衡量养老金缴费率的情况,就会发现人口结构的变化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影响的。这里虽然也是按20%养老金替代率来计算的,但是影响因素是退休人口与在职人口的比例,考虑的是体制内人口结构变化的影响,可见,体制内人口结构的变化是直接影响缴费率的变量。而未来养老金负担的变化不单纯是一个人口问题,还要受城市化、社会保障覆盖面等因素的影响。
    3讨论和建议
    根据现有的基本上已成定论的人口预测结果,我国在未来40~50年内人口老龄化将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这种快速的和高水平的老龄化对于养老金制度的影响应当提前引起重视。
    在人口老龄化的形势下,养老金的现收现付制度是不能继续执行下去的。但是考虑到体制转轨的成本巨大,同时又要体现出社会保障再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宗旨,因此又不能完全转到基金积累制度上,权衡利弊,我们实行了较为理智的半基金积累制。这样,通过把一大部分代际之间的养老负担转移到代内的自我负担上,确实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由人口老龄化所导致的代际之间养老金压力。
    由于已经退休人口的养老金并没有基金制的积累,因此我们的制度规定仍然实行现收现付制度,这样导致在职人员实际的养老负担并没有减轻,反而是加重了。因此,我国企业实际的养老金缴费率并不是如表3、表4所计算的那样,实际上目前的缴费率平均是在20%~25%的水平上,某些地区的缴费率甚至超过了30%。这样,再加上其他保险项目的缴费,企业的负担是十分沉重的。[8] 这种状况不利于大型国有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和提高经济效益,而且鉴于国外的情况,高额的社会保障税很容易导致资本从正规企业抽离,从而向非正规企业转移,对经济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鉴于这种问题,我们一方面需要严格执法,尽快出台社会保险法,扩大体制内的养老金覆盖率,解决应该纳入而没有纳入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目前仍有40%多的企业或城镇从业人员没有被纳入养老保险体系),以解决资金来源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一点是,设法使农民工人口真正能够进入社会保障系统。因为这部分人口大多数是青壮年人口,通过这部分群体纳入养老保险体系,扩大现收现付缴费来源,可以缓解已经退休人口的养老金压力。当未来农民工群体大量退休的时候,现在的没有基金积累的已经退休的人员将会逐渐地减少,这样可以彻底完成体制转轨的任务。与此同时,应该加大将部分国有资产划拨到社会保障基金中去的力度,增加各级财政补贴的力度,适当减轻企业的负担;通过税收——转移支付措施扩大社会再分配的功能,应对未来人口老龄化高峰期的困难。
    注释:
    ①养老金替代率是指退休者的平均养老金与某基期平均工资的比值。
    参考文献:
    [1]郑子轩. 中国社会日益老龄化养老体系能否应对挑战?南方日报,2004-04-23
    [2]黄全权. 养老金个人账户有账无钱“空账”规模已近6000亿,http: //news. sohu. com/20040918/n222108493. shtml
    [3]杜鹏,翟振武,陈卫. 中国人口老龄化百年发展趋势. 人口研究,2005;6
    [4]姜向群. 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历史与变革.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84
    [5]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1).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 2001、2002、2003年度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http: //www. molss. gov. cn/index-tongji. htm
    [6]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 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7]邬沧萍,杜鹏. 中国人口老龄化国际比较研究研究报告.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研究课题,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2003-06-30
    [8]姜向群. 中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面临历史性挑战. 人口研究,2003;2
    
    

 

Tags:人口老龄化对退休金负担影响的量化研究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