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1978—2011年每年的居民储蓄额Y(亿元),国内生产总值X1(亿元),实际利率X2(%),零售物价指数X3(%),制度因素Dt(0或1),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并采用OLS法进行回归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果:
Y=82473.9+9 858.14 Dt+0.72X1-824.41X2-817.23X3
(4.06) (3.50) (28.55) (-2.76) (-4.33)
R2=0.99,F=600.43,DW=1.15
基于上式的估计,我们可以知道:
(1)拟合优度检验:由R2=0.99可知,模型对数据的拟合程度比较好,但是这只能说明列入模型中的解释变量对应变量联合影响程度比较大,并不能说明模型中各个解释变量对应变量的影响程度都显著,因此我们要做t检验。[8]
(2)回归参数的显著性检验: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t值分别为4.06,3.50,28.55,-2.76,-4.33,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情况下t(21)=2.08,由此可以说明各解释变量对居民储蓄余额的影响都很显著。
(3)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在给定显著水平为0.05的情况下,F(4,21)=2.82,此模型的F检验值为600.43,所以可以拒绝原假设,回归方程显著。
(4)多重共线性检验:这里对各个变量之间多重共线性的检验通过考察解释变量的相关矩阵来实现,具体结果见下表。
从相关矩阵表可以看出,实际利率X2和零售物价指数X3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国内生产总值X1、零售物价指数X3与虚拟变量Dt之间存在相关性,这说明解释变量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利率、零售物价指数与虚拟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在经济现象中,宏观经济指标一般都会存在多重共线性,如果相关性不是很强就可以忽略。从此模型来看,除了实际利率X2和零售物价指数X3之间的相关系数很强为-0.73,其他的共线性并不严重,从而可以在较大程度上认为回归方程真实地反映了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
(5)异方差性检验:将观察值按解释变量的大小排序,将排在中间的约1/4删除,并将余下的观察值平分,分别对两部分观察值求回归模型,并计算出两部分的剩余平方和∑e12=165017918与∑e22=2502755,它们的自由度为5,于是构造:
F*=∑e22/∑e12=0.015
而F(0.05)(10,10)=2.98,故F*<F(0.05)(10,10),表明第二部分的误差项的方差小于第一部分误差项的方差,所以误差项不存在异方差。[9]
(6)自相关性检验:由DW值的估计结果可以发现,模型残差不呈线性自回归,从而随机误差不具有自相关性。
由以上的实证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居民储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或杠杆,而经济的不断增长又是居民储蓄日益增长的源泉。历史上,凯恩斯理论也曾将居民储蓄与收入联系起来,提出于储蓄的决定因素为收入。另外,从最后的模型来看,国内生产总值和收入水平对我国居民储蓄有较大的影响作用,经济水平和收入水平与居民储蓄呈正向变化,这一点是符合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也就是说,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对居民储蓄的影响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第二,回归结果说明实际利率与居民储蓄呈反向增长。可能的原因在于,近年来我国体制变革较大,预期消费高于预期收入,导致居民的储蓄动机更加复杂,出于养老、子女教育、医疗、住房、突发事件等目的而进行储蓄的情况逐渐增多,储蓄决不仅仅是为了利息。因此,实际利率的多次下调不仅没有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反而引起了居民储蓄的加速增长。实际利率对居民储蓄的影响为收入效应,实际利率的减少可引起居民储蓄的上涨。
第三,零售物价指数与居民储蓄呈反向变化,意味着物价的下降会引起居民储蓄的增加,这与一般的观点相符合。
第四,体制性因素对居民储蓄有正面影响。理论上认为消费者如果受到资金流动性的约束,当期不能实现大额消费,那么只能采用储蓄以积累资金。如果出现消费信贷提供当期消费的机会,依靠今后的收入支付贷款,这样当期储蓄额应该减少。但是目前的情况恰恰相反,其原因主要基于以下两点:首先,我国居民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还无法接受信贷消费的观念,消费信贷提供的产品往往是大件耐用消费品,首期付款较高,能支付起首期的中年人不愿意购买,有兴趣的青年人却因无力支付首期反而更倾向于选择储蓄;其次,随着我国就业、医疗、保险、教育、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个人负担的比例越来越大,相应的福利制度还没有完善,促使我国居民储蓄不断增加。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储蓄与体制性因素呈同向变化结果的出现。
四、合理引导居民储蓄行为的对策建议
基于以上实证研究步骤和结果,我们提出如下合理引导居民储蓄行为的政策建议:
(1)保持经济的持续均衡发展。经济发展与居民储蓄相辅相成,居民储蓄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经济增长是居民储蓄来源的保证,两者只有协调发展,才能有利于投资大规模设备、促进生产、加速整个社会的生产活动,从而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保持国民经济运行的均衡。
(2)慎重对待存款利率。经过多次的利率下调,我国的存款利率已经接近历史上最低水平,再加上最近一段时期物价不断上涨,居民的心理受到一定影响。另外,中国的资本市场发展并不完善,居民没有其他的投资渠道。因此,如果再降低利率,不仅不会带动内需,反而会造成进一步加重居民对未来不确定的感觉,从而继续增加储蓄额以应付不可知的未来。
(3)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总体上,我国大部分居民还处于收入不高或增长不稳定的状态,其中一些人购买高档消费品的能力有限,习惯于将余下的资金用于储蓄。[10]因此我国应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扩展就业领域,提供就业岗位,同时提高居民基本工资标准,并将各种福利分配尽量转化为货币形式分配,以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
(4)建立和完善消费信贷制度,扩大消费信贷规模。从上文分析的结果看,消费信贷与居民储蓄是同方向变化的,但是这主要是由于居民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引起的,而实际上信贷消费是有利于减少居民储蓄额、刺激居民消费的。因此,一方面银行要加大宣传力度,使信贷消费的观念深入人心,扩大信贷消费的规模;另一方面银行要拓展业务领域,开辟新的信贷品种(例如小额度信贷消费),满足消费者需要,达到刺激消费,减少过度储蓄的效果。
(5)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养老、教育、医疗、就业等制度的建立、健全与完善是影响我国居民行为的一个体制性因素。建立健全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刺激消费需求、将居民预防性储蓄维持在一个较合理的水平的一个前提条件。尽管这些体制因素对居民储蓄的影响程度难以量化,但是它可以通过居民收入间接影响居民储蓄,从而影响整个经济运行。更重要的是,建立健全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降低人们对未来支出的不确定性,减少居民的后顾之忧,从而可以适度增加当期消费,以保证居民预防性储蓄可以维持在一个合理的量度区间。
作者简介:王鹏(1981—),男,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成都,611130),博士。研究方向:金融风险管理、社会经济系统建模分析。
冯新力(1963—),男,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成都,611130),博士生。研究方向:西方经济学。
主要参考文献:
[1]李焰.关于利率与我国居民储蓄关系的探讨[J].经济研究,1999(11).
[2]齐天翔.经济转轨时期的中国居民储蓄研究——兼论不确定性与居民储蓄的关系[J].经济研究,2000(9).
[3]桂又华,贾健,徐展峰.农村居民储蓄模型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6(5).
[4]殷兴山,孙景德,张超群.制度变迁、不确定性、收入增长与居民储蓄率[J].金融研究,2007(9).
[5]沈坤荣,谢勇.不确定性与中国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12(3).
[6]米什金.货币金融学[M].李扬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7]张卫红.中国居民储蓄行为计量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1(1).
[8]庞皓,李南成.计量经济学[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9]李子奈.高等计量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0]陈然然.影响我国税收收入经济因素的实证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