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我国多次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但对如何测度和评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和成效还研究的不够。本文通过分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目标和措施,并结合国家、部门和地方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统计制度,遵循统计指标体系设计的一般规律、规范及标准,运用量化分析方法,从经济发展状况、发展动力、资源环境支撑和发展质量四个维度构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测度与评价体系”(测评体系)。测评体系应突出以人为本,追求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更应关注人的安全、权利公平及人的全面发展,以便为动态测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演化进程提供一个客观、科学和较普遍适用的工具。
关键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测评体系
作者简介:韩晓明(1957-),男,昌吉回族自治州统计局高级统计师,研究方向:统计制度改革、统计调查分析(新疆昌吉831100)。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多次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前后十年有余。最近提出也是在三年前,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比较系统和具体地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目标和措施。但是,对如何测度和评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和成效还缺乏深入研究。2010年3月15日,郑惠强教授建议建立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建议中强调“拓展统计领域、完善统计体系,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导向的需要”、“转变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观,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诸多矛盾和问题的要求”①,这对系统研究建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测度与评价(简称测评)体系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张焕波、张永军在2009-2011年间研究设计了一套测评体系[1],并且,2010中国经济年会大连论坛第二分论坛根据这一测评体系首次发布了《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数》[2],这为全国各省(区)在实践层面做了测评尝试,但这套测评体系明显维度少、层次少,且指标体系覆盖面小。李玲玲、张耀辉[3]和何菊莲、张轲、唐卫兵[4]等分别对此做了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各自构建了一套测评体系,并做了初步测评。这两个“测评体系”指标选择比较相似、测评维度比较合理,主要用于国家宏观层面,而且部分指标也非统计制度规范所能及。沈露莹[5]针对上海、孟晓俊等[6]针对杭州分别研究建立了各自特殊的测评体系,并做了实际测评等,然而,其应用局限性不言而喻。
因此,根据上述研究现状,本文拟从分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目标和措施入手,结合国家、部门和地方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统计制度,遵循统计指标体系设计的一般规律、规范及标准,运用量化分析方法,从经济发展状况、经济发展动力、资源环境支撑和经济发展质量四个维度构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测评体系”,以为动态测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程提供一个客观、科学和较普遍适用的工具。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目标和措施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
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资源环境和发展质量的综合反映。我国经历了30年改革和开放,经济上取得巨大成就,但2000年以后,特别是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并跨入中等收入的门槛后,经济运行中逐渐突显出许多问题和矛盾。归结起来,就是在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上,企业层面追寻资本的累积,政府层面过度追求GDP持续高速增长,但却忽视(牺牲)了经济结构、资源、环境和发展质量。具体表现为经济高速增长不可持续性、经济结构失衡、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承载能力下降、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缓慢和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同时,城乡发展不协调和区域发展不平衡也日益成为更加突出的矛盾。
针对这些问题和矛盾,我国提出要以人为本为核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合理解决公平和效率问题,努力做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使国民经济发展整体转向有利于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总目标。这既是系统解决上述问题和矛盾、保证国民经济长期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方针,也是全面实现“十二五”规划、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和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过程,包括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资源环境得到改善、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收入分配日趋合理。具体目标上,至少应当实现八个转变:一是从依靠外延扩大再生产转向依靠内涵扩大再生产;由资本积累主导经济增长转向以人为本,更加重视人和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决定作用。并且,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扩大就业。二是从过度追求GDP高速增长转向优化经济结构、增强资源和环境承载力、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显著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等多元目标同步可持续增长。三是从追求经济规模扩张转向追求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四是从依靠资源禀赋的传统产业发展转向倚重知识经济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突破刘易斯二元经济论[7]的历史局限性,充分发挥知识经济的作用,彻底改变以农业和工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形成以农业、工业和知识经济为支撑的经济结构协调发展。五是从以制造业为主推动经济发展转向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引擎推动经济发展,全面优化产业结构。六是从以出口导向拉动经济增长转向以扩大国内需求与对外贸易协调拉动经济增长,适当降低外部依存度。七是从部分区域优先发展和城乡二元结构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转向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区域平衡发展,促使区域发展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根本改变,最大化实现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八是从资源、能源高消耗和环境高污染为代价的经济增长转向资源消耗少、能源消耗低和环境逐渐得到改善的良性循环发展。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措施
1.加强自主创新。其关键是发挥后发优势,跨越创新、产业集群创新和发挥政府作用,多元主体整合协作创新同时并举。
2.优化产业结构。应突破钱纳里的结构转变经济发展理论[8]的束缚,工业经济与知识经济互动,有选择、有重点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应对生产要素成本提高较快,特别是“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挑战,加快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产业政策,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尤其是基本化学原料和现代装备制造业发展,增强发展后劲。
3.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协调均衡发展。其关键是解决好“三农”问题和区域平衡发展问题,即通过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优化城乡结构,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形成多区域协作和协调均衡发展。
4.全面提高市场化程度。要积极推进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结构优化调整;更广泛开放货物和服务市场,适度开放金融(资本)市场;参与经济全球化国际合作,实现内外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5.建设和完善制度。政府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的作用在于规制,通过协调各方和二次分配促进社会公平。这对于落后地区和弱势群体尤其重要。阿玛蒂亚·森曾说:“贫困必须被视为一种对基本能力的剥夺,而不仅是收入低下”②。所以,相对于缺衣少食等物质匮乏,贫困的切肤之痛更在于“权利贫困”。如果能够公平、公正地获得属于自己的权利,弱势群体就会改变其自身地位。因此,应改善制度环境,为公民创造均等参与经济发展的机会,巩固和扩大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保证公民公平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改革财政分配体制,降低财政分配比例[9],从根本上改变库兹涅茨断言的“政府消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趋于上升、个人消费比重趋于下降”③的局面。政府在这些措施方面必须有所作为。
6.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和环境的良性互动,积极应对资源明显短缺和环境压力日益增大的挑战。要依法保护性开发矿产资源,改造传统产业,提高资源综合利用能力;努力开发新能源,减少经济增长对矿物质能源的依赖和对环境的污染;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强制推行节能减排技术,最终走出一条高增长、高效率与低能耗、低污染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子。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测评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测评指标体系的设计应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一原则是保证测评指标体系完整、科学的基石。
(一)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郑惠强教授建议“构建系统化的能够评价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源泉与机制的指标体系”,并且提出“突出指标体系内在功能”、“把握指标体系设计原则”和“构建指标体系基本框架”等具体问题④,这些建议值得借鉴。围绕上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目标和措施,测评指标体系的设计应严格遵循科学规范,并具备系统性、层次性和综合性的内在功能,同时,可操作性要强。
(二)指标体系设计原则的具体体现
1.体现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强调科学规范,注重实践可行。依据统计分析的一般理论,遵循国家统计制度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国民经济统计标准规范⑤,所选测评指标要内涵正确、概念明晰,指标体系设计要规范、完备,且数据采集和处理要方便。基础数据应尽量取自统计系统的《统计年鉴》和《调查年鉴》,以及少量部门统计规范的年度资料,避免人为假定或经验估计,要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并且,通过客观真实的测度能够得出系统发展演化的定性和定量的确定性评价结论。
2.体现系统性、综合性与层次性相结合,强化内在功能。要全面系统地反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测评指标体系就必须是一个能反映经济发展方式演进的多维度完整系统。在设计构架上,要维度不重叠、层(子系统)间相对独立,每一个维度分两个或两个以上层,每一个层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测评基本指标。层级之间是约束递进的,既能综合反映整个经济系统的演化状态,又能分类反映各子系统(各领域)演化的强度及其影响程度。
3.体现代表性核心指标与辅助指标相结合。测评指标体系设计应遵循“奥卡姆剃刀”原则,即测评指标初选后,用截面数据进行初步测评,采用多元统计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技术,尽量降低指标间的相容性,经过分析调整,最终使每一个层都设有一个或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核心指标。除非必须,不选择那种理论上正确但生僻、数据不确定性大的指标,代之以两个或两个以上与之相关性较高的辅助指标。这样做虽然增加了指标体系容量,单个指标信息量下降,却减少了不确定性,增加了可操作性。其实,并非指标少就科学,也非指标多就累赘,必须考虑指标体系设计的内在功能及可操作性和数据的易得性。例如:在前述研究者中选择了全要素生产率(TFP)、对外或对内技术依存度、技术市场成交额、社区服务设施等等指标,这些指标不是计算难度大,就是基础数据采集困难或来源很不规范,使得数据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在设计指标体系时,若能合理替代就尽量不选。
4.体现正指标与逆指标相结合对经济系统演化的制约作用,即突破过去一味“歌功颂德”的思维定式,重视反映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促进发展理念的改变。说到底,我国经济失衡的根本原因是政府主导、强资源依赖度、高环境代价和高外部依存度。因此,在设计测评指标体系时,应有意强化对导致经济失衡的约束。在约束性维度及层面设计上,逆指标比正指标功能性更强。
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测评体系构建
测评体系包括测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两部分。测评指标体系是测评模型实施的基础,而测评模型的构建则是测评指标体系的深入。
(一)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以上原则,测评指标体系由三级指标构成(见表1)。总指数有四个维度:经济发展指数、经济发展动力指数、资源环境可持续指数和经济发展质量指数,这是一级指标;每个维度构造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层,共11层,这是二级指标;每个层选择一到两个核心指标、一个或一个以上辅助指标,共41个变量,这是三级指标。
1.经济发展指数:设计两个层面。从经济发展角度,在集中反映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同时,应更加重视产业结构演化升级和区域间经济发展趋向的均衡。在经济增长层面引入了要素投入强度,把边际产出率设为核心指标,克服盲目追求GDP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而忽视要素投入效率的现象;在产业结构层面特别设计了“采矿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这一逆指标与高新技术产业⑥增加值占GDP比重结合作为核心指标,测度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经济增长对资源的依赖程度,反观对技术依赖程度的高低;设计区域经济发展离散系数这一逆指标,测度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特征的演化趋势。
2.经济发展动力指数:设计四个层面。不仅要突出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应更加强调自主创新能力与市场化程度结合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的驱动作用,把政府在自主创新中的正效应与提高市场化程度方面的逆作用设计其中。在测度自主创新能力时,人才和R&D支出是核心,提高市场化程度、弱化国有经济成分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是关键,所以,在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化程度方面分别设计了两个核心指标,一方面强化企业和政府对科技支出的增加,另一方面巩固和提高非国有经济成分、弱化政府干预(介入)市场的能力;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发展是普遍共识,最终消费率无疑是这个层面的核心指标;在基础设施保障指标设计上应注重宏观可比较,将基础设施投入比重作为基础设施保障的核心指标,其综合性会更强。
3.资源环境可持续指数:设计两个层面。长期以来,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形成了依赖,这也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目标。这个维度的两个层面设计了多个逆指标,并且,特别设计了一个农业用地综合产出能力指标,以反映农业用地受污染情况;将综合能耗和废水、废气排放作为核心指标,突出资源和能源的综合利用情况,以着重强调节能、降耗和减排,使经济增长与保护和改善环境相协调,形成经济增长测评体系的系统制约机制。
4.经济发展质量指数:设计三个层面。以人为本,突出人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审视收入分配格局变化和公平、公正参与并分享经济发展成果。“从福利的角度出发,对于一个合理制度提出的起码要求是:个人选择的最大自由、公平的收入分配,以及每个人都能达到最适宜的生活水平。只要注重了人,甚至极其贫穷的国家也能够提高其最贫苦人民的福利。”⑦因此,在设计这个维度上,应密切关注居民生活质量的变化,更加注重人的安全、公平和发展。尽管测算基尼系数和恩格尔系数的基础数据来源欠规范,恩格尔系数界定的食品支出在实践中尚存主观臆断成分和基尼系数计算比较麻烦等问题,鉴于其具有测评内在功能强、又尚无合适的替代指标,只好选择它们作为核心指标;同时,寄希望在“拓展统计领域、完善统计体系,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导向的需要”(郑惠强,2010)方面有所突破,人的安全保障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理所当然把政府社保投入比重作为这个层面的核心指标。
(二)测评指标体系的分级权重
测评指标体系各级指数的强度用权数区别。三级指数是基础指数统计指标,各层中核心指标在层中权数大于辅助指标权数;二级指数中各层权数视对一级指数的影响程度而定,一般采用专家(征询)法确定;一级指数是总指数的测评维度,必须全面综合反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成效。所以,其维度之间权数的大小只是反映其对总指数解释强度的不同。
(三)测评模型构建
测评模型的构建可以有多种方法选择,如功效系数法、综合指数法和多元主成分分析法。其中,主成分分析法不便于分层测评,因其信息差别难辨,不能充分发挥这套测评体系的全部内在功能;功效系数法必须选择最低或最高标准指数值,或假定标准值,其动态测评的稳定性相对较差,横向比较基准不一致;而综合指数法克服了这两个方法的缺点,弥补了不足。所以,选择综合指数法构建测评模型。
以2000年为基期,跨越期与“五年发展计划”期一致,演化期以自然年度为准,也是报告期(何菊莲、张轲、唐卫兵,2012)。既考虑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合适起点,又与发展计划周期一致,比较合理。对三级指数指标基期和报告期进行标准化处理(EVIEWS或SPSS 20)后,以报告期标准化指标值除以基期标准化指标值,再分别乘以各指标三级权数,求和可得到二级综合指数;各二级综合指数(分层)再乘以对应的二级权数,求和可得到一级综合指数;一级综合指数(维度)再乘以对应的一级权数并求和,最终得出总指数。这也是综合指数法的通行做法,即:
其中:m为每个层内指标数,n为层数,i为维度数。
评价(解释)方法上,横向(截面数据)侧重总指数,比较不同区域间演化状态和差异;纵向(时序数据)侧重四个维度和10个层,反映演化过程和查找问题,并分析其原因。鉴于本文重在研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测评体系的构建,故对测评体系的评价(解释)方法和实测实评部分不再此论述。
注释:
①郑惠强委员建议建立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考核指标体系[EB/OL].上海政协网,2010-03-15.
②阿马蒂亚·森著;王宇,王文玉译.贫困与饥荒——论权利与剥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③西蒙·史密斯·库兹涅茨.国民收入及其构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④郑惠强委员建议建立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考核指标体系[EB/OL].上海政协网,2010-03-15.
⑤各类统计制度规范和标准等文件或文献随处可查,此处就不一一列出。
⑥《高技术产业统计分类目录的通知》(国家统计局2002年)界定我国高技术产业统计范围包括:航天航空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医疗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制造业。与国际公认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的高新技术产业四分类法(航空航天制造业、计算机与办公设备制造业、电子与通讯设备制造业、医药品制造业)确定的高新技术产业稍有不同。
⑦龚曙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参考文献: [1]张焕波,张永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数[J].中国经贸导刊,2011,(4).
[2]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数[EB/OL].中国网,2010-08-15.
[3]李玲玲,张耀辉.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初步测评[J].中国工业经济,2011,(4).
[4]何菊莲,张轲,唐卫兵.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测评[J].经济学动态,2012,(10).
[5]沈露莹.上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指标体系与阶段评估[J].上海经济研究,2010,(6).
[6]孟晓俊,黄弦和,林莎.杭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市场,2011,(39).
[7]阿瑟·刘易斯著;施炜,谢兵,苏玉宏译.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8]H.钱纳里等著;吴奇等译.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1995.
[9]韩晓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政策途径[J].新疆统计,2011,(5).
[10]龚曙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11]阿马蒂亚·森著;李凤华译.理性与自由[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