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综合研究 >> 正文

刘元琪:金融资本的新发展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金融化

http://www.newdu.com 2018/3/7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双月刊)2014年第1期 刘元琪 参加讨论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和金融化三个重大变化,其中金融化对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又是最深刻和根本的。本文首先将结合生产社会化的新发展以及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等新变化,考察金融化的形成过程和基本表现,然后根据马克思主义金融资本理论的本质精神界定金融化的本质内涵,最后对照列宁论述金融资本的其他重要结论进一步考察金融化如何导致其背后的主体---金融资本在其他方面表现出新的特征。
    一、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形成的历史过程
    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是金融资本适应生产社会化以及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等新条件而形成的,其主要经过了如下步骤。
    (一)财团的衰落和金融市场的崛起
    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典意义上的金融资本产生了,即大的银行和大的垄断工商企业开始融合,形成金融集团。到20世纪30年代,保罗·斯威齐在其调查报告《美国经济结构》中提出,当时美国有八大利益集团。苏联学者以此为基础,并根据列宁的金融资本理论,将之改称为美国八大金融集团。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学者把金融集团翻译成财政集团,又简称财团,这就是后来中国学界多年流行的财团这一概念的来历。
    财团中金融和企业的结合是很紧密的。财团的传统控制模式是,以家族财团为核心,通过控股控制一个巨大的母公司,然后这个母公司以同样的控股方式再控制子公司,如此层层严密控制,形成垂直的金字塔式的所有制结构。19世纪后期,以摩根财团为首的纽约银行家们几乎控制了所有的美国大企业。为了维护财团的稳定,摩根等财团当时既铲除那些自己不能控制的同行企业,也打击那些想通过金融投机掠夺工商企业的金融机构,以维护银行和企业之间的稳固联盟。[1]
    但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的不断推进,企业的产权结构和治理模式不断变化,资本日益社会化,金融机构和具体的企业之间的关系开始变得更加松散和富有弹性,它们之间的关系从紧密结合为财团发展为主要通过金融市场发生联系,金融市场取代财团成为金融资本的主要活动空间。
    这种变化主要是由如下因素造成的。
    资本社会化最早的一步是股份公司的出现,这是和修建铁路紧密相关的。铁路的巨大规模使大公司不得不通过出让股权来募集社会资本,这导致最早的股份公司和垄断公司(由于规模极大)的产生。股份制的出现,使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开始分离,对企业的所有权从直接的个人所有权转为多人的间接的金融证券的所有权,这奠定了以后金融机构和企业分离以及以股票买卖为基础的金融市场的扩张的基础,也可以说是奠定了金融化的基础。
    后来,由于生产和竞争的推动,资本集中进一步发展,使垄断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垄断资本发生过三次大规模的兼并。第一次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公司兼并同一部门的公司,这也被称作“水平兼并”或“横合并”。第二次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大公司兼并与自己生产部门有业务联系的其他部门,这也被称作“垂直兼并”或“纵合并”。第三次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的,垄断公司开始进行跨行业的兼并,这些行业之间彼此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这也被称作“综合兼并”。这一系列愈演愈烈的兼并导致垄断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公司和整个社会生产之间、公司内部生产之间的联系日益复杂化,即生产的社会化日益深化。这导致整个社会的融资机制和公司治理机制发生了巨大变化。
    原来由单个银行通过控股等方式长时间稳定控制一个大垄断企业已经不可行。因为单个银行的实力不足,同时,单个银行如果想控股这样大的公司,自己投入的资产占自己总资产的比例将很大,它们这样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风险太大。更重要的是,这样大的联合企业涉及的生产和社会关系如此广泛和复杂,它们即使控制了股份,也没有办法真正控制公司的运营环境,因此也不能保证进行这么大的投资的安全性。
    当代生产力发展还带来一个重要变化:与钢铁、汽车等传统行业的技术较稳定不同,当代科技创新日新月异,并日益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而科技创新具有很大的偶发性和风险性,实体企业随时可能因为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出现而使原有的设备和技术变得一钱不值。因此,金融机构并不愿意与具体的企业紧密结合,它们更愿意让企业独立承担创业风险。但是一旦企业开发出新产品、新技术,它们又希望能够马上分到一杯羹。要达到既能避险又能迅速获益的目的,最好的办法是不把巨额资本固定在一个公司、一项技术产品上,而是随时准备把资本转移到开发出新产品和新技术的产业。
    而且随着企业的规模、技术等的升级,随着经营企业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和多变,资本的所有者已经不再具备经营自己资产的能力,公司的实际运营越来越委托给职业经理人去做,而且这些经理层的权力有日益扩大的趋势,这也导致资本所有者和大公司的经营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
    以上这些因素导致大银行资本和大工商业资本的紧密结合关系被瓦解,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大的金融机构都开始不再将自己与任何具体的公司或行业紧密捆绑,财团衰落了。
    由私人家族银行层层控股的金字塔式的较稳定的紧密的所有制和控制结构转变为横向联系的蛛网式的更灵活、更有弹性的所有制和控制结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从70年代开始,美国最大的金融机构不仅不再受原来的财团控制,而且也不受任何新的财团控制,金融机构之间交叉持股,而且互相持股比例很低,没有任何一家金融机构可以控制另外一家。其二,大财团对大的工商企业的股权控制已经大为削弱,基本没有直接的控制权。以摩根财团为例,根据1980年美国国会调查报告,在100家最大的非金融公司中,摩根公司只在其中13家有最大表决权,而且即使在这13家公司,其持股比例都不超过5%。到1979年,洛克菲勒财团只在一家工业公司,即埃克森石油公司拥有最大表决权股票,但是也仅占公司总股权的1。71%。银行占有这样微弱的股票是无法实现直接控制的。其三,原来用人事安排来控制公司,现在也改变了。仍以摩根财团和洛克菲勒财团为例。到1959年,摩根公司领导中已经没有摩根家族的成员了。而1981年4月,大卫·洛克菲勒从大通曼哈顿银行董事长职位退出后,就结束了该财团的家族人事控制。[2]这些金融家从大企业中退出后将自己的战场转向了金融市场,那里有更多的企业和机会。
    另外,20世纪80年代以后,金融市场的股票日益从由家族私有转变为机构投资者即法人所有,也导致往金融市场的转向。“当前法人持股已经占有相当高的比例,在个人股权高度分散的条件下,法人在当代美国经济中已经成为占支配地位的资本形态。在个人持股比例较高的美国尚且如此,在日德等法人资本形态更发达的国家,上述趋势表现得更为明显。”[3]法人资本的兴起,大大加深了资本的社会化,因为其中的养老基金、人寿保险公司和投资基金等网罗了大量普通人的资金。1982年,美国直接持有股票的人数为3200万,但是通过法人间接持股的人数超过1亿。法人资本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比私人资本和企业之间关系更疏远,它们唯一的关注点就是如何通过在金融市场的投资操作更快、更多地实现增殖。
    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投资者和企业都转向金融市场,经济从间接金融转为直接金融。很多金融机构不再和企业同命运,而是开始专门通过收购和拆卖企业来赢利,因此,80年代以后新的一波资产并购运动与以前的并购大为不同。金融市场取代金融集团成为金融资本活动的主要空间,这为金融市场的规模及其重要性的急剧膨胀奠定了基础,而金融自由化又大大推动了这一进程。
    (二)金融自由化与非金融企业的金融化、全球化经济体的金融化
    金融自由化的第一个重要事件是美国尼克松政府1971年8月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这标志着二战后国际金融经济秩序的核心金融安排即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从此以后世界金融秩序开始因为失去规制而变得日益混乱。
    20世纪70年代末,新自由主义在西方开始逐渐取得主导地位。受新自由主义迷信市场可以自我调节,无原则地反对政府调控的影响,美国在新自由主义时期几乎废除了全部罗斯福新政以来所建立的对金融资本的限制。美国1980年的《存款机构解除管制与货币控制法案》和1982年的《加恩-圣杰曼储蓄机构法案》初步解除了对利率的限制和对金融部门的监管。金融自由化最关键的一步是1991年冷战结束后,全球金融市场全面解除管制。这使跨国界的大规模的投机性的资本流动成为常态。1999年11月实施的《格雷姆-里奇-比利雷法案》,实际上废除了长期以来禁止银行业务与证券或保险业务混合的《格拉斯-斯特格尔法案》,允许银行混业经营。
    金融自由化为金融市场的无序的爆炸性膨胀扫清了一切政策障碍,而后者又倒逼整个经济使之金融化。
    首先,金融自由化导致的全球汇率和利率的巨大波动使全球化的经济体不得不金融化。全球金融市场全面解除管制使各国货币经常遭受投机性攻击,这迫使各国为了稳定本国货币,不得不大幅增加美元储备。亚洲金融危机以后这一点尤其明显,以中、日两国为代表的全球化经济体大量增加外汇储备,这些外汇储备一方面流入美国成为美国资产泡沫和金融化的基础,另一方面它们在这些外汇储备国兑换成当地国家货币也大大增加了这些国家货币的流动性,推动了这些国家的金融化。
    其次,更重要的是,它推动了非金融企业的普遍金融化。当前资本主义大企业集团如同国家一样,也面对着自由化导致的汇率、利率、原材料价格等的巨大动荡,它们不得不开始金融经营,以减少风险,否则它们赚取的货币也许会急剧缩水,它们的原材料价格也无法大致稳定。于是它们的母公司不再只是生产销售中心,而开始成为一个金融决策中心,将集团的全部资产进行金融运作,以实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当然,除了金融自由化,非金融企业的金融化还有一个原因是,金融市场上法人金融机构力量加大。以共同基金和养老基金为代表的法人金融机构把企业只是当作一组金融资产的组合,它们考虑的问题是多赢利、快赢利,工业集团不可能不理会以这些机构为代表的金融市场的力量,它们只能主动适应并参与到金融化大潮中。另外,新自由主义时期企业治理还有一个重大变化,就是高级管理者的报酬日益用股权支付,他们的收入日益取决于股票的上涨,因此企业高管现在也倾向于金融化。这些大的非金融企业最初也许是被动参与,但是一旦参与,它们便获得了相对于做实业来说的巨大收益,这使它们开始热衷于此,并日益成为金融变革的先锋。
    今天,“跨国集团掌握着连银行都望洋兴叹的交易大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1992年夏季汇兑市场的冲击方式作了详细研究,并明确指出,如果说养老基金起着开路先锋作用的话,那么,金融冲击的真正力量来自非金融性机构和企业投资者(即大的跨国集团)”。[4]结果是,非金融企业走向金融化,例如,“美国非金融企业拥有的金融业资本与产业资本的比率,20世纪60年代不足40%,到了2001年则飙升到约90%。以通用电气为例,2002年其属下的GE金融公司的总资产达到近5000亿美元,在通用电气中占85。15%”[5]。
    (三)新货币主义的全球化央行体制的主要政策与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的初步形成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货币主义一直主宰大部分市场经济国家,它坚持自由放任政策,并主张在经济下滑的时候大量注入货币,防止危机发生。新货币主义的两大核心政策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金融化。
    第一项关键政策是,无原则地、持续地对金融行业实行接近自由放任的政策,这样就导致金融产品的品种和规模不受限制地肆意增加。
    第二个关键错误政策是,一旦出现危机苗头就无节制地向经济中注入流动性。面对1987年的美国危机,美联储通过注入流动性来援救,导致市场充斥自满情绪,衍生出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新经济泡沫。新经济泡沫破裂后,美联储又注入流动性,催生了更大的房地产泡沫。房地产泡沫2007年下半年破裂导致次贷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危机规模极其巨大,美联储的应对方案有所变化,但是基本倾向还是注入流动性,即所谓的量化宽松。20多年持续大规模向经济中注入流动性,使世界经济日益陷入泡沫化。
    由于上述两项政策,有统计认为,现在美国金融市场上仅场外衍生工具涉及的名义价值就超过了150万亿美元,也有人说超过600万亿美元。美联储一直不支持对这些新的金融活动进行调查和监管。
    (四)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的最高阶段---金融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是指各国货币体系和金融市场之间的一体化。局部性的金融国际化阶段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洲美元市场以及70年代的石油美元的国际循环。但是真正的大发展开始于70年代末美国和英国开始实施金融自由化之后,美英当时这样做是因为它们有巨大的政府赤字需要向国际金融市场融资,同时它们有发达的法人投资机构如共同基金和养老基金等,也想向世界投资以攫取利润。其后其他西方国家也开始开放金融市场,大工商企业的金融化也随后跟进。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苏东社会主义的瓦解,自由化和全球化进一步发展,新兴市场国家加入金融自由化的行列。至此,自1929年危机以来建立的对资本运动进行严格控制的制度全面废除,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开始初步形成。
    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形成还有两个物质条件,即全球国际金融中心网络开始形成以及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全球金融交易平台。二战前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是英镑帝国的中心伦敦,二战后,美元帝国的中心纽约取而代之,并在20世纪70年代后,围绕纽约和伦敦,形成以开曼、东京、悉尼、香港、新加坡、巴林、法兰克福、巴黎、苏黎世等为节点的遍布全球的金融密网。而20世纪90年代开始建成的全球互联网,使全球电子金融交易平台建立,可以保障在全球24小时昼夜不停地进行金融交易和资本流动。
    有了这两个基础,金融资本可以更便利地对全球利润进行全空间和全时间的控制和攫取,并对全世界经济活动产生巨大的影响。金融市场无时不在流动,其走向对几乎所有国家来说都是生死攸关的。其投机性极强,破坏性也极大,以致出现一个新术语---电子游牧:“全球极少数人通过信息技术将全球的所有的重要投资和贸易,事实上是所有的主要利润渠道进行全方位的控制。世界出现电子游牧,资本如同成吉思汗的蒙古骑兵,以云速度、电速度控制和掠夺全球,所到之处,一片狼藉。所以现在资本越来越疯狂投机,危机周期越来越短、越来越深重。”[6]
    2000年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越来越多的资金投资于商品期货,全球商品期货以及期权方面的投资额从1995年时的大概1000多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7000亿美元,20世纪90年代大概有300多个对冲基金在商品市场上交易,2009年已超万只。[7]而这些大宗商品中就有粮食等民生物资,这些市场的金融化已经开始危及世界很多人的生存。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刘元琪:金融资本的新发展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金融化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