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综合研究 >> 正文

刘元琪:金融资本的新发展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金融化

http://www.newdu.com 2018/3/7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双月刊)2014年第1期 刘元琪 参加讨论

    三、金融资本其他方面的新发展
    列宁对帝国主义五大基本特征的概括对于认识金融资本是一个更全面的理论参照,它们是:(1)生产和资本的集中造成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2)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已经融合起来,形成了金融寡头;(3)和商品输出不同的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5)最大资本主义大国已把世界领土瓜分完毕。
    上文的论述主要集中在第二个特征的变化上---当然这是最关键的变化。这里就其他四个特征的新发展,以及列宁曾重点论述的金融资本导致停滞、不平衡发展、危机和战争等趋势方面的新发展,略述如下。
    (一)关于产业资本和金融机构资本的集中和垄断情况
    和20世纪初的垄断相比,金融业的垄断大为加强。比如,“1995年,六家最大的银行控股公司(摩根大通、美国银行、花旗集团、富国银行、高盛投资公司和摩根斯坦利公司)拥有的资产相当于美国GDP的17%。到2006年底,上升为55%,2010年(第三季度)则到了64%。……就在1990年,美国最大的10家金融机构只持有全部金融资产的10%;今天它们拥有的是50%。前20位的金融机构现在持有金融资产的70%,这是从1990年的12%上涨起来的。到1985年底,美国有18000家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成员银行。到2007年底,这一数字减少到8534家,而从那时起已经更进一步减少。美国在1991年的15家最大银行(在那时总共持有15000亿美元的资产)中,到2008年底只有5家(持有89000亿美元的资产)还存在。”[17]
    另一资料表明,当前,“美国前10家金融机构托管资金总额为93。9万亿美元;世界前10家资产管理公司管理着16。7万亿美元的资产;世界前10家对冲基金管理的资产总额为1。7万亿美元。上述这30家金融机构控制了超过112万亿美元的财富。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2011年创造的GDP为14。5万亿美元,而全世界各国GDP的总和约为62万亿美元。‘富可敌世界’正是这30家金融集团的真实写照”[18]。
    而调节美国和世界金融行业的当代美国的联邦储备体系已成为美国和世界的超级垄断力量。美联储主席虽然是美国政府任命,但是美联储其实是私人银行组成的央行,这样一个亦私亦公的机构一方面通过使私人银行和金融机构加入联邦储备体系,或者参加联邦存款保险的直接方式控制美国的金融机构,另一方面通过自己的利率等政策间接控制它们。考虑到美国在全球的金融霸权,其实它就是全球的金融控制和金融垄断中心。为了支持金融资本,美联储具有极权主义特点:它不受国会的限制,也不受美国总统的制约---美国总统任期只有4年,美联储主席任期则长达14年。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代替财政部的财政政策成为政府经济调节的核心,但是对于社会来说生死攸关的这个部门的管理完全没有民主可言,这反映了金融资本的垄断性本质。
    金融资本垄断的最高表现就是金融寡头直接参政,直接控制政府的金融管理部门,因此出现这样的现象:“召开行政会议时,大金融利益集团的代表发现自己桌子对面坐着的就是以前的同事或主管(有时是竞争对手)”,“比尔·克林顿挑选高盛集团联合董事长罗伯特·鲁宾为其第一任财政部长,小布什则选择高盛集团董事长亨利·保尔森为其第三任财政部长”。[19]
    而产业资本的集中与垄断却表现出比较复杂的特点。一是在传统的制造业如钢铁、汽车等领域,垄断在进一步加强。二是在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新兴工业部门,垄断虽然存在,但是垄断的形式开始由规模垄断转向技术垄断。“技术垄断形态具有开放性,而规模垄断具有封闭性。在技术垄断形态下,没有任何力量会阻止潜在竞争者开发出比现有市场先导者更先进的技术和产品。新技术、新产品是没有穷尽的,竞争也就不可能停止。”[20]由于信息技术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主导产业,它的这一特点使整个产业资本行业出现了更多的竞争态势。三是出现全球产业链控制和垄断模式。20世纪70年代初,为了克服普遍而深重的滞胀危机,西方国家开始通过外包的方式将工业制造和组装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自己仍然控制产业链的顶端如核心技术和产品设计。所以,信息产业等虽然加大了产业资本的竞争,但是总的来说,在全球,垄断资本通过控制生产链却扩大了垄断的广度和深度。它们还一如传统帝国主义时代,控制原料和燃料。它们利用自己的金融优势将大宗商品的交易引入金融市场,这种控制比旧时代尤烈。另外,它们还创造了一个新的控制环节---销售环节,从传统的卖家垄断发展出新的买家垄断,像沃尔玛这样的超级买家运用自己的垄断销售的力量来控制生产环节的价格。
    (二)从单向的资本输出变为双向的资本流动
    列宁指出,商品输出是与工业资本占统治地位相适应的特征,而资本输出则是与金融资本占统治地位相适应的特征。由于资本输出是立足于各个民族国家向国外争夺殖民地,所以,资本输出必然导致瓜分世界斗争的激化。但是,全球化和自由化的金融市场的形成,导致中心国家和外围国家的资本出现双向性流动,拉丁美洲所有国家和美国之间的资本收益流动数据就说明了这一点。“1965-2005年间,自拉丁美洲流入美国的资本收益急剧增加,从20世纪60年代的0。2%升至70年代晚期以来大约0。7%的水平……但我们也可以注意到自美国流入拉丁美洲的资本收益的急剧上升,在上述增加的大约六年后,即1978-1988年间,达到大约0。5%的水平。”[21]从美国流入拉美的资本收益的大增正是拉美国家上层阶级大量投资美国的结果。
    这种双向流动使原来的列强的统治者之间以及弱国反对列强的民族主义的斗争大大减少,全世界的上层普遍更多地融合了,但是各国内部的阶级斗争加剧了。列宁曾经论述的富国利用垄断超额利润豢养工人贵族的现象减少,在富国也开始出现大规模的第三世界化现象。20世纪70年代以后,跨国公司通过外包将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因此得到很大发展,即使在危机时期也是利润高涨,但是国内税收等却没有相应增长,因为这些赢利主要来自海外。美欧大企业当前的海外赢利均超过了国内。2007年,美国大企业海外赢利8840亿美元,而国内赢利只有7140亿美元。到2008年,美国大企业海外赢利9563亿,而国内赢利减至5320亿美元。这些海外赢利一般纳税很少。但是西方国家的政府和私人的开支却不能减少,只好都通过借债消费,最后先后形成次贷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由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基础事实上已经改变,但是它们仍然基本保留着二战后以福利国家和阶级妥协为基础的上层建筑,这二者之间的矛盾现在终于爆发了,导致占领华尔街式的被统治阶级反对统治阶级的政治危机和美国政府关门这样的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危机。
    (三)金融资本的停滞性和危机趋势
    20世纪70年代以来垄断资本主义的停滞趋势重新显现出来,资本主义经济的金融化的基本背景就是这种停滞化。法国学者弗朗索瓦·沙奈认为,“金融化是世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经典矛盾(这一矛盾在1950年到1974年的衰退以前被长期抑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重新出现导致投资于生产的资本日益无利可图,于是逐渐积累起来的大量资本作为借贷资本力图以金融的方式增殖。”[22]
    美国每月评论学派对此有深刻的阐述,他们说,“美国经济的真正增长率,20世纪70年代低于20世纪60年代;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低于20世纪70年代”;而21世纪头十年“成为20世纪30年代到目前为止,经济表现最差的十年”。面对停滞的困境,“金融扩张成为体系的主要修复手段,但却不能克服经济体根本的结构缺陷。就像毒品上瘾一样,仅仅为了保持系统的运行,每一步都需要新的、更大规模的修复”[23]。在这次金融大危机以及其后的大衰退中,全球央行机构和政府投入了数十万亿美元以救助金融机构,后果之一是政府债务大增,于是欧洲和美国都爆发了新的危机即主权债务危机。
    而被救助的金融机构继续窝藏着自己的有毒资产,甚至继续扩大经营有毒资产,因为它们的股票的价格主要来自有毒资产市值的波动。这其实意味着下一次的规模更大的金融危机还会到来。而由于金融化经济就是建立在不透明和对风险的追逐之上,对它们实施任何限制都会威胁、动摇整个金融化进程。这表明当前的经济体系已经病入膏肓。
    (四)金融资本内在的不稳定性、不平衡性和战争趋势
    列宁的帝国主义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关于国际政治的,其要点是:金融资本都力图占有更多的殖民地,以输出资本、控制原料产地和输出商品,导致世界领土被瓜分完备;由于列强之间斗争关系的法则是完全取决于实力,而列强之间发展不平衡又是绝对的规律,所以列强之间会不断掀起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战争,帝国主义就意味着战争。
    二战后列强之间并没有发生战争,这说明列宁关于金融资本之间的民族主义的激烈竞争的相关论述已经很大程度上不适用了。这是因为,金融资本不再是和大企业结合,以民族国家为后盾,激烈争夺殖民地。二战后美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比其他西方国家都强大很多,它极力膨胀自己的国家力量,削弱战前列强的政治和军事力量,从而根本性地改变了战前较平等的以民族国家为主角的列强格局,民族国家在西方大为削弱。二战后垄断资本总的来说是一个接近毛泽东三个世界式的金字塔结构,美国垄断资本处于金字塔顶尖,享有超级的垄断力量,包括金融垄断、军事垄断、高科技垄断和资源、粮食垄断力量,压制了列强之争。
    同时,金融资本的争夺战场从实体性的殖民地转向较虚拟的全球金融市场,这种虚拟空间中的争夺的广度和弹性要比对具体领土的争夺大得多。
    但是,列宁关于金融资本统治时代国际政治的基本原则,即所有金融资本拼命追求绝对统治,它们互相之间的关系完全决定于实力多寡,它们之间的实力不断走向不平衡,因此它们之间必然不断爆发激烈冲突,这些都还是基本适用于当今时代的现实的。
    二战后垄断资本以一种超级垄断和超级实力来遏制金融寡头之间的恶性竞争。但是,不平衡规律仍然在顽强地发生作用。到20世纪60年代末,德国和日本的经济实力开始接近美国,于是传统的列强之争又出现了端倪。1971年,美国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但是长期维持庞大的国际收支赤字的美元仍然作为国际主要的储备和结算货币,这种情况对国际经济的长期平衡发展不利,特别是对拥有大量美元储备的德日不利,但是对美国经济霸权的恢复却极为有利。1973年,中东石油危机爆发,美国接受了高油价,但是要求石油生产国石油以美元计价,这样美国又把德日置于比自己不利的地位,因为德日的石油基本完全依赖进口,它们不得不支付更多的钱,美国虽然也必须支付钱,但是由于石油是以美元计价,所以它事实上只要印刷美元就可以了,但是德日却必须辛苦去挣。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利用第三世界的廉价劳动力和低环境标准,外包低报酬的工作岗位,以之与欧洲和日本有利于劳工的强大社会福利传统展开竞争。后来又对德日展开金融战,先后通过卢浮宫协定和广场协定,强迫德日货币升值,瓦解德日制造业出口对自己的威胁。通过以上措施,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迎来大繁荣,又将德日远远甩在身后。
    美国这样做,不仅复活了传统的列强争霸,而且恢复了帝国主义时代的高度经济动荡。美英利用自己的金融优势地位,一直顽固地推动金融自由化并且即使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仍然拒绝加强监管,以维持自己的金融利益。但是其代价是全球一直伴随着严重的不稳定和危机:日本从1990年至今的危机,墨西哥危机(1994年),亚洲金融危机(1997-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1998年),巴西危机(1999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破裂(2000年3月),阿根廷危机(2001年)以及2008年至今的全球金融经济危机。
    正是因为看到了世界重回以邻为壑的时代,所以西方国家内部也纷纷自找出路,欧盟推出欧元并追求政治自主,日本和中国对抗,同时又借此企求从美国统治下摆脱出来。
    展望未来,可以看出列宁关于金融资本在国际政治中的发展规律基本上仍是正确的。
    (五)当前金融资本的部分技术进步性和历史意义
    马克思指出,银行资本“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精巧和最发达的产物”[24],“银行制度造成了社会范围的公共簿记和生产资料的公共的分配的形式”[25]。可见,马克思认为,银行资本等是很精巧而发达的技术,在生产的社会化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列宁也高度重视金融资本在技术上的进步意义,他说:“大家都知道,银行是现代经济生活的中心,是整个资本主义国民经济体系的神经中枢。谈调节经济生活而避开银行国有化问题,就等于暴露自己的极端无知。”[26]他认为,正是这种已经建立的联系才使社会主义在技术上成为可能而不是纯粹的空想。他还说:“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以前的旧的国民经济体系不同,它使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形成了一种极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由银行统治生产的现代资本主义,又使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这种相互依存关系发展到了最高峰。银行和各大工商业部门不可分割地长合在一起……要认真调节经济生活,就要把银行和辛迪加同时收归国有。”[27]他后来谈到的建设国家资本主义所涉及的集中性、统计能力和监督能力等社会化功能很大程度上是和金融资本在经济中建立的密网分不开的。
    因此,“金融资本不是经典意义上的食利资本。不能把金融资本与经济发展简单对立起来,资本的增殖过程需要金融资本的介入,它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金融资本并非置身于生产变革过程之外……金融资本特别是风险资本的发展为促进新技术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28]确实,金融资本如果利用得当的话确实是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的,而且将成为未来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重要经济调节网络。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刘元琪:金融资本的新发展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金融化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