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综合研究 >> 正文

吴木銮:中国过的是哪条河?——国家与大企业的关系

http://www.newdu.com 2018/3/10 爱思想 吴木銮 参加讨论

    中国大陆实行改革三十年,国有企业改革和背后的政企关系调整是核心之一。李清泉认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以政企分开作为切入点,已经进行了20多年,迄今为止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韩朝华把问题归结为,过往的国有企业改革只涉及到国企制度中的经济性层面,而忽略了行政性层面。因此,中国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政企分离。韩的论断很有说服力。确实,对国有企业改革的研究也大多数局限于微观经济层面。一些判断认为,国有企业不管是劳动力人数还是企业数目都在下降,相反,私营企业的相应指标却在上升,中国正在走向一个以私有产权为主导的市场经济。姚洋的判断是「到2005年,国有企业的改革已经接近尾声」。如果姚洋的说法仅仅是放在国有中小企业改革的语境下,还是对的。但如果是放在整个国有企业改革的框架下,就是不当的判断。正如郭苏建所言,私营经济壮大、国有企业衰微的判断,是不太成熟的。
    一方面,从1998年开始,私营工业企业的利润和从业人员同步上升,但是另一方面,国有工业企业除了2000至2002年利润增长缓慢之外,其他年份上涨的速度基本比私营企业快。1998年,国有企业总利润比私营企业多457.89亿元;至2006年度,国有比私营多5,294.41亿元,是1998年的10倍多。相反,2006年国有企业的就业人数比私营企业足足少了167万人,因此,如果以人均利润来计算,结果更是惊人。而根据郭苏建的研究,如果把集体工业企业和国有工业企业加总,从1979至2000年,不管是从工业产值、劳动力还是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来衡量,这部分企业的比重很稳定,大约是60至70%之间5.特别是,以2002年后的数据来衡量,不管是利润指标,还是其他更细的指针如获利倍数,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简称央企)为代表的国有企业已经重获市场地位,不再是扭亏的对象(用debt-ridden ,money-losing来描述国有企业都已不太合适)。
    因此,研究当前的国有企业改革和政企关系需要新的视角。但是,有诸多问题在主流文献中被忽略:一是,同为共产主义转型国家,中国与波兰等国家的国有企业的改革路径有甚么差异,是否有一些政策起到关键作用?二是,国有企业壮大后是否会对其他经济成份,特别是私营企业的竞争环境产生影响?三是,现在的政企关系是否与改革开放前有本质的不同?四是,中国在国企壮大背景下会形成甚么样的市场经济?邓小平曾提出著名的论断「摸着石头过河」,改革开放三十年了,那么,中国过的到底是甚么河?
    本文的第一部分将介绍中国转型路径的争论。第二部分回顾国有企业「抓大放小」政策的演变。第三部分展示在成品油批发和零售市场的竞争中,国有企业如何在政府支持下扩大市场份额,以及私营企业的抗争及结果。最后总结认为,中国的「抓大」政策与列宁主张的控制经济命脉一脉相承,由此形成的市场经济是国家干预、国有经济为主的特殊经济,政企关系仍然没有本质的改变。
    
    阅读全文请下载PDF 文档

Tags:吴木銮,中国过的是哪条河?——国家与大企业的关系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