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以上分析,以超主权货币取代当前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式可谓是困难重重,即使最终能够实现,也需要经过一个非常漫长的时期。
与在SDR基础上创建超主权货币相比,国际货币多元化的改革思路相对更为脚踏实地,也更易于实现。未来国际货币体系必将会继续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首先,美元将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继续保持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体地位,但其地位会逐渐衰退。其次,欧元的国际影响力将会继续扩张。尽管欧元长期的发展潜力也不如人们想象的那么大,但欧元区一直走的是脚踏实地、稳扎稳打的发展道路,其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在长期是呈现平稳上升趋势的。第三,人民币作为最具有发展潜力的货币,在亚洲关键货币的地位将会稳步提升。应该抓住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这一大好机遇稳步推进。当然,构建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需解决如下问题:第一,要创建独立、公正、专业的国际监管机构;第二,建立更加合理、有序的汇率约束机制;第三,尽快推动亚洲关键货币——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在未来主要国际货币——美元、欧元、亚洲货币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中,人民币将会作为关键性货币,在亚洲货币中起中流砥柱的作用。建设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新格局的进程中,必须稳定、有序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使其尽快具备与其他两“足”鼎立的能力和地位。
综合以上论述,笔者认为在创建超主权货币和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两种改革方案中,后者是更具可行性的。而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则是一种更贴合现实的改良主义的变革方式,有利于平衡各方利益、缓解这些矛盾和冲突。在长期,可以将国际货币多元化的体系看作是实现创建超主权货币的理想状态之前的一个过渡阶段。
人民币的历史机遇。金融危机是人民币走上国际舞台的一个良好契机,削弱了美元作为首要国际货币的地位也为人民币国际化营造了更为开阔的国际环境。中国应抓住机遇,积极主动地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机遇。全球金融危机对金融市场和经济产生的深远影响的同时,也暴露了以美元作为主要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这对于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来说,人民币的国际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更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同时,也暴露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所衍生的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打破了国际金融市场原本的繁荣。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公开表示,这场金融危机百年一遇,其引发经济衰退的可能性正在增大。关于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判断,可谓众说纷纭。概括起来,有金融创新过度说、评级机构推动说、金融监管不力说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失效说,等等。总体而言,这些对金融危机爆发原因的分析大体上都是从某一个侧面入手,基于金融危机爆发的现实状况抽象归结出危机爆发原因。辩证地来看,各类学说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都没有将研究深入到危机爆发原因的本质问题。可以说,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是危机爆发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全球金融危机所揭示的最根本的问题就是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存在内在缺陷。那么,如何认识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存在何种内在缺陷?为什么说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是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一个是“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1944年)。该体系确立了美元独霸天下的国际地位,使得美元成为全球唯一的本位币,并以美元为中心,构建了全球美元与黄金挂钩“双挂钩”金汇兑的本位币制。此举确立了美元的超级储备地位;第二个是“牙买加协议”。1976年该协议使早已出现的黄金体制兑换、汇率自由浮动行为得到了法律性的认可。“协议”的核心也可以概括多元本位币和浮动汇率机制两条。理论上讲,“牙买加协议”旨在打破美元作为单一本位币的国际货币体系,同时确立一个多元本位加浮动汇率的国际货币体系。然而,现实的情况往往超出“协议”设计者的想象。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