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研究方法与数据 城市竞争力指数涉及到多个分项指标,因此需要找到一种合适的方法将其进行归一化处理方能进行下一步的建模与实证分析。TOPSIS法是多目标决策分析中一种最常用的有效方法,又称为优劣解距离法,而TOPSIS法中必须为各项指标设定一个具体权重。本文先找到本领域内10位专家对所有指标重要性进行排序,然后用AHP法确定每一指标的权重,再用TOPSIS法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反映历年城市竞争力指数的波动与变化的各项Ci值。最后利用计量模型对各类财政支出对各项城市竞争力指数分别建立回归方程,得到最终结论。
本文研究数据主要来自万德(wind)咨询数据库、《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宁波市统计年鉴》《浙江省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等,由于各类统计年鉴中统计口径的变化,尤其是2007年国家统计局进行政府收支改革,造成个别年份数据缺失,对此做了相应的技术处理。
五、实证分析 (一)财政支出结构现状分析
由于国家财政部于2007年进行了政府收支分类项目改革,导致《统计年鉴》中财政支出科目在2007年前后发生变化,在仔细研读财政部《政府收支分类改革问题解答》以及借鉴李永友[9](2009),武晓利,晃江锋[10](2014),陈天祥、赵慧[11](2016)等学者的归类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宁波市统计年鉴》中财政支出情况表中各类支出明细,分别对2007年前与后按用途将其划分为5大类:经济建设支出、科教文卫支出、保障类支出、维持性支出以及其他支出。
2000~2006年宁波市各类财政支出基本保持较为平稳的增长态势,在2006~2007年之间出现较为明显的拐点,应该是由于统计口径改变所造成。值得注意的是2007年以来,各类支出曲线有别于这个城市之前的平稳增长,几乎发生较大幅度的变化。其中,科教文卫支出大幅增长并超过经济建设支出在政府财政支出中占最大比重。2008~2011年宁波市经济建设支出增长幅度较大,保障类支出增长十分缓慢,个别年份保障类支出甚至出现不增反减的情况,这是由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起了全球经济的不景气,各级政府希望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因此经济建设支出大幅增长不可避免的占用了其他支出。
(二)城市竞争力指数构建
根据“2016年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行榜”[12],2016年度宁波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为0.241,在全国除西藏外的地级行政区域中排名第21位;可持续竞争力指数为0.636,排名第14位。可持续竞争力的五个分项——知识城市竞争力、文化城市竞争力、和谐城市竞争力、全域城市竞争力和信息城市竞争力均处于全国前列。然而在生态城市竞争力指标上,等级较低为151(2星),位于全国中下游水平,反映出经济快速发展下的环境保护缺失。
决定城市竞争力的因素是复杂和多维的,没有专一的指标来衡量它,因此,实际研究中,寻找并测度衡量城市竞争力的因素成为首要问题及难点。个别学者(如刘金石、李小江,2013)[13]试图用单一的指标如劳动生产率、人均GDP或经济增长等替代性指标来测度城市竞争力。大多数学者试图使用综合指标,建立测度城市竞争力的指数,分别从可控制和不可控制、经济与战略、结构与动态、经济、社会、环境、内部与外部、主体与环境、供给与需求等角度,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梳理和分析。
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教授最新的理论框架[14]:城市竞争力可以分为当前短期竞争力(综合经济竞争力)和未来长期竞争力(可持续竞争力)。因此,将选取以下指数作为衡量城市竞争力的指标:首先,以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每年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蓝皮书》排名结果为依据的综合竞争力指数;其次,衡量当前短期竞争力的经济竞争力指数;最后,可持续竞争力指数重点分析生态城市竞争力和知识城市竞争力指数。
1.综合竞争力指数。当前,国内对城市竞争力评价比较权威的是由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构建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比较评估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涵盖了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四大系统,体现了整个城市系统的经营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开放能力、聚集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它包括一级指标(单项竞争力)10个,二级指标50个,三级指标217个[15]。因此,在实证研究中将借用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自2002年起每年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蓝皮书》中“城市综合竞争力排行榜”数据作为城市综合竞争力情况开展分析。2016年,宁波综合竞争力在全国地市级行政区中排名第21位。
2.经济竞争力指数。城市经济竞争力[15]是指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转化资源和争夺、占领、控制市场,多快好省地创造价值、为其居民提供福利的能力。2016年宁波市可持续竞争力在全国为第14位。有学者直接用单一的指标如劳动生产率、经济增长率、人均GDP作为替代性指标来测度城市竞争力。多数学者试图使用综合指标,如GDP的规模、增长、人均、劳动生产率四个指标。此外,由城市竞争力研究会每年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使用城市的地均GDP来表示城市经济密度,以衡量城市单位空间上的经济租金和经济收益及对土地这一重要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用GDP增量来衡量经济增长,以反映城市收益扩展的速度及规模变动。本文则使用人均GDP以及GDP增长率作为衡量城市经济整体概况,用企业家信心指数、企业景气指数衡量民营经济发展状况,用历年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以及口岸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来表示外贸和港口经济发展程度。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