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人是第一生产力:未来管理中关系人类生死存亡的四个关键因素 未来管理更长远的问题,涉及到人类的生死存亡问题。本文主要阐述未来管理中关系人类持续生存的四个关键因素。一是“生产”。对人类而言,生产的循环与进步,以及要生产的品类很宽泛,但生产的原始问题是如何得到食物,首先是入口的东西。没有食物保障,人类要灭亡。二是“生活”。日常生活也很宽泛,但生活的原始问题是人类的繁衍问题、生儿育女问题。人们不生儿育女,人类也要灭亡。三是“教育”。教育的功能是将上一代人、上若干代人积累的知识和技能传给下一代,同时把当代创造的新知识、新技能也一并传给下一代,使下一代具有更好的素质、更强的能力,去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去处理自我的问题。如果没有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创新,以后的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越来越弱,最终退化到跟一般动物差不多,这时人类就消亡了。四是“环境”。人的生存要有空气、阳光、温度、水、植物链、动物链、食物链等。这些都是人存活的自然条件;人还有人文社会环境,人要就业、要衣食住行,不要战争、不要动乱等。现在出现了许多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各种食品安全问题、砍伐树木、滥采地下水、核泄漏等。破坏了生态,也就破坏了自己生存的环境。现在有战争、有动乱、有各种恐怖袭击等。有一天,人类把环境折腾到无法生存的时候,又无法转移到其他星球,那人类也就灭亡了。
四个关键因素中,教育作为人类生死存亡的因素,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关键因素。看看那些发达国家,哪个不是教育先进的国家;看看那些落后的国家,哪个不是教育落后的国家。教育是国家未来管理面对的长远问题中最为基础的领域。未来生产、生活、环境问题的解决,都仰赖未来人的智慧和能力。
未来的问题分为两类:一类是现实问题、眼前的问题;一类是长远的问题,甚至是几十年以后的事情。对前一类,例如,就业、住房、食品安全、环境污染、扶助贫困家庭等,是现实问题。现实问题通常是依据基本意图和实际情况,按“走得通”的方式进行处理。以民众为本的基础上,尽可能缓解矛盾,解决问题,一步步往前走。现实问题里面隐含着长远问题,所以,在缓解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把长远问题归纳出来,在未来管理中进行分析和构思。对长远问题,例如,农业现代化及人口转移、制造业智能化及产业转型、国民经济如何嫁接互联网技术的问题、国民素质提高及国民教育问题等,都是长远问题。长远问题通常也是依据基本意图和实际情况,按未来管理的思路进行。把长远问题分解,分解到未来的不同时期,通过不同的计划、规划、设想,逐步一部分一部分地化解掉。
例如,农村经济转型、农民的富裕生活和农业现代化溢出的多余人口,这是个长远问题,需要几十年的努力来实现。未来管理就要分阶段地推进农村城市化。其设想的途径,一是农民进大城市,城市越来越大,问题反而越来越多;二是就地发展中小城市,城乡居民互联互通,就地共同建设和享受田园式的城市生活,这样的状态比较符合中国国情。做好构思之后,在每一个五年规划中推进一部分,分几个五年规划,逐步接近目的。其他的长远性问题,都可照此设想。
总体上看,对未来的管理,近期是供求的问题,供求问题可以通过计划来平衡和解决;供求问题解决不了的,通常是结构问题。而结构问题通常是中期问题,结构问题需要稍长一点的时间来缓解。远期是人的素质和群体文化的问题,这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解决。因为人的素质需要系统培养,群体文化如果要转向新的理念、新的规则,就需要积淀新的习惯,没有长时间的训练和涵养是不行的。就此,从现在看,30年后,人们有什么样的理念、遵循什么样的规则、养成什么样的习惯,将对那个时期的社会产生导向性的影响。那么,现在的未来管理应该做些什么?这要从近期供求、中期结构、远期人的素质和群体文化的相互关系中去思考。
这里面,关键是人、是人的素质、是教育的问题。从根本上看,人是第一生产力,工具是附着于人的第二生产力,其余的都是借助于人和工具发挥作用的因素。技术没有独立的存在形态,技术只有渗在人身上和渗于工具里才能发挥它的作用,才能成为生产力。生产力的提高,对人而言,基础在教育;对工具而言,是人做成了工具,源于人,又回到了教育。教育是真正的基础。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