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综合研究 >> 正文

大力培养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的工匠型人才——兼论普通高校发展之路

http://www.newdu.com 2018/7/9 中国社会科学网 葛新权 参加讨论

    摘要: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普通高校培养的大量基础或工匠型人才。在“双一流”建设中,对于普通高校来说,挑战大于机遇。面对现实存在的差距与困难,普通高校应在实施差异化发展与分类管理指导环境下,从客观与主观上都需要坚定信心,发现、瞄准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对大量基础人才的显性需要和高端骨干人才的隐性需求,找准定位,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实现一流发展,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普通高校 差异化发展 分类管理 特色发展
    
    一、引言
    5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高校只有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才能办好,才能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习近平主席强调,要抓好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等三项基础性工作,“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在“双一流”建设中,无疑进入“双一流”大学或学科建设的高水平大学有着大好的发展前景,但是大多数普通高校有什么样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怎么发展,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为解决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需要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层次专业人才,既需要高水平大学培养的高端骨干或研究型人才,更需要普通高校培养的大量基础或工匠型人才。客观上讲,我国高校与发达国家高校的差距,不仅体现在高水平大学上,同样还体现在普通高校上。然而,就现实来说,普通高校面临的机会、资源等的“天花板”较低,其发展基础与前景显著不如高水平大学。那么,普通高校未来发展的出路在哪里?
    我们认为,在“双一流”建设中,应落实习近平主席讲话精神,高度重视加快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同时高度关注普通高校的发展。在实施国家质量、品牌战略中,面对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对普通高校培养基础或工匠型人才需求,有必要思考我国普通高校的发展之路。
    二、影响高质量经济发展对基础或工匠型人才的需求:普通高校发展中的“悖论”
    高校有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影响力等差异与差距,这是客观存在的,无需忌言。每个国家的高校都是如此。这是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决定的,这也是事物发展普遍呈现的“宝塔型”规律决定的。
    按学术水平和社会贡献与影响力大小,高校可以划分为世界一流大学、高水平大学、普通高校。“双一流”建设中的“双”是指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我们认为,“一流”又可以划分为世界一流、区域一流、行业一流和特色一流,并且一流大学需要有一流学科支撑,而一流学科更需要有一流专业支撑。因此,所有的高校都可以建成一流,无外乎有的高校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有的高校建成区域一流或行业一流的高水平大学,即使普通高校至少能够建成特色一流的高校。
    就我国1237所本科高校情况来说,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以及第四轮学科评估的结果,我们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大约占全部本科高校的2%,区域一流大学占3%,行业一流高校占5%,普通高校占90%。在这90%的普通高校中,约35%的高校具有培养研究生授权、55%的高校不具有培养研究生授权,这些普通高校建成特色一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理应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面对“双一流”建设机遇、挑战与激烈竞争环境,以及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经济产业结构转型提升、追求质量品牌,以及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对普通高校来说,困难与压力是巨大的、前所未有的。为什么呢?我们认为,这与普通高校现实发展中存在如下的悖论不无关系,进而影响高质量经济发展对基础或工匠型人才的需求。
    从机会、人才、平台、项目等资源上讲,不提世界一流大学,单就与高水平大学相比,普通高校鲜有诸如院士、百千万人才、杰青、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鲜有诸如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创新中心、国家重点学科,以及博士授权学科、创新团队等平台,进而承接国家重大项目机会少、获得国家重大项目少,反过来又影响人才、团队、平台的突破。可见,普通高校与高水平大学存在显著的数量级差距,正如形成的“项目追逐高水平大学主动上门被选择,普通高校追逐项目主动上门被选择”的普遍现象。这些差距经长期累积与叠加更加固化刚性,不能不说,它决定了普通高校与高水平大学总体学术水平、声誉与影响力的巨大差距。
    从机会、人才、平台、项目等资源内在的正相关关系上讲,与高水平大学相比,虽然普通高校短期内在获取某种资源上可以取得突破,但在获得每一种资源上都取得突破,几乎是不可能的。结果,短期内一种资源的突破因其他资源短板无法“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会逐渐丧失。当然,这些资源具有内在的相互平衡关系,并在数量、质量与水平上呈现一致性匹配的规律。但在所有资源中,最重要的是人才,是高层次人才,是团队带头人及团队骨干。普通高校因硬、软件等资源“先天不足”,高层次人才甚至高层次人才后备引进难,留住并发挥其作用更难。这从根本上决定了普通高校与高水平大学的总体学术水平、声誉与影响力的巨大差距。
    普通高校教师在申报平台、项目、团队、人才时,与高水平大学教师按照规则与程序,公开、公平、公正竞争。但现实是,只有当普通高校教师的申报书(实质是申报者的学术能力、水平,以及选题意义与论证,以及申请者或团队实力与相关的研究基础与前期成果等)质量水平比高水平大学教师的申报书显著的高,比如高20%或30%时,才有可能获得立项资助,否则这些资源与他们无缘。也就是说,如果普通高校教师的申报书质量水平与高水平大学教师相同,或前者略高于后者,获得立项资助的一定是后者,而不是前者。这种选择成为一种“看似合理,又不合理;看似不合理,又合理”的潜规则。长此以往,这种潜规则就成为一种“合理”的悖论。
    另外,从概率上讲,不排除普通高校的个别优秀教师,可能是10%或20%的申报者,他们的申报书质量水平高于,至少不低于高水平大学一般教师(可能是5%或10%)申报者的质量水平时,不公平的结果就会最大可能的出现。如此长期下来的结果是,普通高校与高水平大学的差距越来越大,直接或间接影响普通高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质量水平提升,对普通高校发展不利。基于大学的“宝塔型”,在决定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水平力量体系中,世界一流大学是决定性力量,高水平大学是中坚性力量,普通高校是基础性力量。从长远看,不良的生态共生环境会影响高水平大学的发展,但最重要的是,会影响普通高校对基础或工匠型人才的培养,进而影响我国高质量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大力培养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的工匠型人才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