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学 >> 经济管理 >> 正文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70年的回顾和展望

http://www.newdu.com 2019/8/7 《中国经济学人(英文版)》2019年04期 石碧华 参加讨论

    摘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经历了改革开放前的均衡发展,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由非均衡发展到协调发展三个阶段的转变,既一脉相承又各有侧重,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与阶段性特点,为推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回顾和总结70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演变历程和历史特征,对新时期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实践表明,在区域发展战略选择上要着重处理好效率与公平、政府与市场、均衡与非均衡、中央与地方四个方面的关系。总的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各地区发展态势良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但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面向新时代,要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形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生活水平大体相当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关键词 

    均衡;非均衡;区域协调发展

    新中国成立70年,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两个时期。前30年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区域经济发展主要由国家重工业发展战略所推动,采取的是均衡发展战略。国家建设和投资的重点在内陆地区。改革开放以后,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开始实施向东倾斜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从而促进了沿海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繁荣。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区域差距的不断扩大,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开始由非均衡转向协调发展阶段,国家相继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发展等战略,区域空间布局趋于均衡。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在全面实施“四大板块”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基础上,重点实施了“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三大战略,取得明显成效,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但同时,区域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如区域差距依然较大,区域发展分化现象逐渐显现,空间开发无序问题仍较严重,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等等。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迫切要求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仍将是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心。党的十九大报告从我国区域发展新形势和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要求出发,首次明确提出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不仅具有充分的科学依据,而且也是对区域发展战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和实践的全面概括和高度提升,是新时代推动我国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和行动指南。

    一、改革开放以前的均衡发展阶段(1949~1978年) 

    为了解决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以及出于国防安全的考虑,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基本上采取的是均衡的发展战略,国家投资建设的重点在内地,这对区域经济布局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工业、交通布局由沿海向内地拓展。通过两次大规模的战略西移,奠定了中西部地区工业化的物质基础,保证了边疆社会稳定,维护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1.发展历程 

    从1949年到1978年,国家投资的地区布局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西进”:
    (1)156项工程建设时期(1949~1963年)。经过三年的恢复时期,1953年开始实施的“一五”计划,确立了以重工业优先发展为主导的新中国工业化的发展方向。由苏联援助建设的“156项工程”,是我国“一五”时期(1953~1957年)工业建设的中心。156项工程主要是重工业项目,这些项目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我国建立比较完整的基础工业体系和国防工业体系,以奠定新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以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建设到1957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在156项工程的分布中,中央政府根据区域均衡发展、资源分布、重点发展内地工业及充分考虑国防安全等建设原则,确定了工业化建设的区域布点安排。从全国看,156项工程,主要配置在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根据当时沿海与内地的划分,150个施工项目中内地安排了118项,约占全部项目的79%,沿海地区只占约21%。
    “一五”期间156项工程分布虽然比较分散,但这些项目大多配置在原来发展基础较好的大中城市。156项工程主要成组分布在新兴工业区、核心城市和重要的配套城市中。其中,在18个重点城市里布点了88项。同期,为156项工程配套的694个限额工业项目也以城市为基地开工建设。到1957年,新中国先后建成了以大中城市为核心的8大工业区。
    以156项工程为中心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初步奠定了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基础。在这个时期,中西部地区迅速建成了一批工业城市,尤其是重型工业城市及综合性工业城市。这些工业城市及工业区在内陆地区形成了若干个具有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增长极”,这就为未来中西部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持续发展构建了较为坚实的基地和载体。
    (2)三线建设时期(1964~1978年)。根据中共中央的部署,“三线建设的目标,是要采取多快好省的方法,在纵深地区,即在西南和西北地区(包括湘西、鄂西、豫西)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三线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又一次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也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的重要助推器。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Tags:中国区域经济发展70年的回顾和展望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