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知”到“行”的转化 仅仅从未来可能的情景中获取知识是不够的,还应将知识运用于实践,即“知”到“行”的转化。本文提出,从“知”到“行”的转化机制是“知行失衡”,其本质是一种心理失衡,包含两部分。①心智模式与实际行为不匹配。心智模式包含个人的认知、信念、经验和价值观,是个人对外部环境的内在概念化的表达[49],经常与个人的感知(perception)、思考(thought)和行为(action)相互作用[50],影响人们如何理解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动[24,34]。在从未来可能的情景中学习的过程中,当通过情景构建获得新的认知后,个人对世界有了新的理解和思考,心智模式发生了变化。然而,目前的行动是根据以往的认知做出的,与新获得的认知不一致、存在分歧。因此,个人会根据新的认知采取新的行动,完成“知”到“行”的转化。总之,这一转化是由“知”多“行”少、心智模式与实际行动不匹配造成的。②情绪受到冲击。当组织面临高度不确定性的环境时,如过去发生了很多突如其来且付出较大代价的变化、感知到当前环境中充满着新的机会、所处行业正经历或将要经历巨大的变化、组织内部有巨大分歧,情景分析最能得到普遍运用[31]。这是因为:在这种不确定、动荡和变化的外部环境下,个人在情绪上会受到影响并感受到压力,为了缓解这种压力而被迫做出行动上的改进。因此,运用新获得的知识改进行动,以新的预案和决策指导未来的行动以应对变化的环境,是一种缓解自身压力和改变情绪的方式。以壳牌公司的情景过程为例[4]:当情景给管理者发出了一些未来的信号——油价不再乐观、会下跌后,这种悲观的情景与当时壳牌普遍的乐观心态相冲突,导致组织成员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油价变化产生压力;同时,这一情景改变了个人的心智模式,使组织成员开始思考未来新的可能性,最终采取诸如开拓新的海外市场等措施,从而成功应对了石油危机。
命题5:组织从未来可能的情景中学习更侧重于“知”到“行”的转化,即将获取的知识运用于实践;该转化机制是“知行失衡”,其本质是一种心理失衡,源于心智模式与实际行为不匹配以及情绪受到影响。
2.4 从未来可能的情景中学习的有效性评估 从未来可能的情景中学习的核心是情景构建,因此评估学习有效性的核心是评估情景的有效性。在情景规划领域,情景有效性评估尚没有统一标准,不同学者对如何评估有着不一致的观点。Wilson[41]提出了评估情景的五项标准:合理性(plausibility),即选择的情景可能发生;一致性(consistency),即情景内部的逻辑没有不一致和矛盾;效用性(utility),即每个情景都为决策提供了观测未来的视角;新颖性(novelty),即情景需要挑战组织关于未来的常规思维;区分性(differentiation),即每个情景要在结构上有所不同。除了这五项标准以外,评估情景有效性的标准还包含重要性(importance)、正确性(correctness)等。Amer等[38]对所有评估情景有效性的标准进行了汇总。然而,这些评估标准大多用于挑选合适、有效的情景,并不能用于评估情景导致结果的有效性。因此,为了更好地评估从未来可能的情景中学习的有效性,本文从理论层面提出两个方面的判断标准。
1)实际发生的情景占总情景的百分比。 判断从未来可能的情景中学习到的知识是否有效,首先需要判断这些知识是否符合未来的情景,即判断构建的情景在未来是否真正发生——这也是评估有效性的最直观、最简单的方式。由于一般选择3~5个情景[39,43],因此未来发展过程中实际发生情景个数占构建情景总数的百分比越高,从未来可能的情景中学习的有效性越高。这一标准也符合学者们提出的定性标准,如合理性、效用性和正确性等。通过计算情景实际发生的百分比,能将这些定性标准转化为可以测量的定量标准,更直观地衡量学习的有效性。
2)学习的成效。 不少学者指出,情景分析应该更强调从过程中的学习[8,22,45]。评估实际发生的情景占总情景的百分比无法完全体现情景分析过程的作用,因此评估情景的有效性还应包含评估学习的成效。学习成效包含“知”和“行”两个方面:在“知”的方面,想象多种未来的情景,使组织更全面地认识未来,发现组织的盲点和存在的问题,挑战管理者现有的思维[10,51];在“行”的方面,根据从未来可能的情景中获取的知识,组织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管理预案,从长远来看,当这些预案和措施在未来真正发挥了作用时,组织绩效和竞争力也得以提升。
命题6:组织评估从未来可能的情景中学习的有效性包含两方面,即实际发生情景个数占构建情景总数的百分比、组织在知和行两个维度的学习成效。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