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3年开始,中国投资需求的增长,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增长降到了20%以下,2014年也就13%左右,这已经很低了。从趋势上看,情况不是很好,更重要的还不是趋势,是投资主体。中国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增长强劲也好,衰落也罢,关键是看投资主体是谁,主要是各级政府在投。各级政府的这种固定资产投资不可持续。地方政府投,钱从哪来?财政发工资都是问题,吃饭都是问题。公共投资严重不足,基础教育、义务教育、扶贫、老百姓的基本保健、基本健康、基本卫生这些东西都严重投入不足,政府该办的事没有钱办,又要去搞建设,钱从哪里来?非常困难。怎么办?中央政府把那些小的、碎的、不稳定的税源给了地方,收缴成本高的给了地方;大的、稳定的,收缴成本低的、好收的,中央拿走了。地方政府没钱,又要建设、又要吃饭、又要稳定、又要发展,怎么办?地方政府只好搞了一大堆地方投资平台,地铁公司、城建公司、城投公司等等。那么多公司怎么办?只能去银行借钱,借钱得有担保,这担保只能是地方财政。地方财政拿什么担保,没有钱,卖地,就是预算外的土地专项。地一旦出了问题,那就意味着担保出了问题,担保出了问题,就意味着这些地方融资公司、融资平台出了问题,这些都是潜在的危险。所以,现在在搞专项审计,土地到底卖了多少钱?各级政府的地方财政担保给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到底有多大?我们现在心里没数,靠地方融资平台这种方法去做,不可持续。那么靠中央财政投,行不行?中央财政和地方不一样,不是简单的因为中央财政有钱,更重要的是中央可以印钱,可以发债也可以印钱。中央政府可以印钱干嘛还借钱呢,但印钱就意味着通胀,印多少,流通当中就增加多少货币,那就等于从老百姓口袋中抢走多少钱。什么叫通货膨胀?就是政府利用发行钱从老百姓手里抢钱,任何一个对老百姓负责任的政府都不能搞积极的通货膨胀的政策,这样是不可持续的。适度通胀是可以接受的,但不能过分。所以各国对中央的财政赤字——没有钱印钱去花这种财政赤字都有上限限制的。欧盟国家规定的不能超过3%,有印钞权,就可以抢钱,没问题!抢,但是不能太过分,所以靠政府投不可持续。
我们问题大在哪儿呢?是企业不投资,没有信心,投不动。大企业、国有企业,融资没有问题,无论是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融资渠道是通畅的。但问题在哪?创新力不够,产业结构升不了级,拿到钱投不出去,投就是重复建设,所以不敢投。国有企业拿到钱就放贷、搞信托,不去投,这是大企业。小企业、民营企业,想投,没有融资市场支持,只有靠民间借贷,民间借贷就是高利贷。这样就形成了大企业即使有钱投不出去,小企业即使有投资冲动想投,没有人信任,银行不信任不给钱,整个企业的投资上不来,这样就把政府高度套牢,只能投,不能跑,一旦跑了,投资需求就下去,投资需求下去经济增长速度就往下走。所以2010年10月,中国政府宣布退出刺激经济,但从2011年的第一季度开始,到2012年的第三季度,连着7个季度21个月,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直线下降,比2008年金融危机出来的时候还长。那次是5个季度15个月,这次是7个季度21个月。这时我们的政府从2012年第四个季度又悄悄地回去了。政府不敢退,政府回去就是再来一轮垃圾,将来还要清理。但怎么办呢?现在先过去这个日子再说。这就是投资需求疲软的问题所在,这是投资。
消费需求从趋势上看,社会消费本身不足,现在也在下降,过去常年稳定在16%左右,金融危机之后这个稳定在13%、14%左右,2014年也就是10%多一点儿。所以从趋势上看,消费需求也在下降,但这是表象,这个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就是中国国民收入分配的差距在扩大。这个问题不控制,消费增长很难和经济增长的要求相适应。
我们国家国民收入分配的差距有很多因素: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所有制之间的差距、个人之间的差距,但是导致的一个结果,是收入差距。十几年来,始终在警戒线水平之上,这就很可怕。我们国家统计局2013年公布的前10年中国的基尼系数(20%最富的人分享到的国民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有多少),如果20%的富人分享到了40%以上的国民收入,剩下的80%的人分享不到60%的国民收入,如果到了这个情况,一般认为,国民收入分配差距就到了警戒线红灯线的水平,太高了,得治理了。我们国家统计局2013年1月公布的数据,中国从2002年以后,一直都在警戒线水平之上。最高的一年是2007年,超过了49%,也就是20%最富的人分享了49%以上的国民收入,基本上是一半。2014年大家看刚刚公布的数字,这几年有所降低,达到46.9%。我们前面给大家讲过,收入差距一大,高收入的人不花钱,花的比例很低;大部分人成为穷人,穷人想花钱,没钱,越没钱,越不敢花钱。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不能叫穷人,我们是低收入者,和资本主义是有区别的。但是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很严重,这个问题长期不解决,想达到消费与经济发展同步,很难。
投资需求疲软的问题,核心是创新力的问题。创新力上不去结构升不了级,有钱不敢投。消费需求疲软的核心是什么?是国民收入分配是不是合理的问题。现在这两方面,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都比较多。所以我们就担心内需不足,短期控制不住,难以逆转,那就靠外需。外需现在新常态下,出口肯定不会再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出口需求在新常态下,伴随着国际经济竞争的加剧,我们本身优势的丧失,成本的提高,回落到一位数,10%以内是常态。而且从这些年的情况看,净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实际上都是负的。2012年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50.8%,消费拉动了51.4%,内需拉动102.2%,净出口2012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负2.2%,两个一抵消,百分之百。2013年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都在50%以上,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负的2%,两个一抵消,百分之百。2014年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然维持在负值状态。所以现在指望通过出口每年拉动经济增长2%~3%,平均每年出口增长20%甚至30%以上,想都不要想,这个时代过去了。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在新常态下都遇到了新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不是短期的。所以我们担心经济下行压力越来越大,经济面临的新失衡情况越来越严重,既有通货膨胀的压力,又有下行的威胁。这是第二个大问题: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出现的新失衡新问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