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财务管理 >> 会计核算 >> 正文

试论财务报表的局限性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6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四、财务报表缺乏前瞻性

  我国的会计准则坚持传统收益确定模式,过分强调历史成本原则、实现原则和谨慎原则。对企业面临的机遇与风险、重大投资计划、重大的技术进步、经营环境的预计变化很少能予以量化。而报表使用人更关心企业的未来:股东追求的企业价值最大化,债权人关心的是企业未来的现金净流量,是偿债务能力,国有企业或国有参股控股的企业,政府做为投资者关心的是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能力。

  现行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财务报表,不能客观反映会计期末资本的真实价值或现行成本、变现价值,不考虑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和资金的时间价值。在物价持续上涨或持续下跌,且涨跌剧烈的情况下,按历史成本原则核算企业的资产就缺乏现实基础,以历史成本计量基础提供的会计信息就不能如实反映企业当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没有彻底贯彻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已远远不能满足使用者对企业未来财务潜力、企业价值、市场占有率、企业财富变动等信息的需求,影响了企业财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与信息有用性。

  五、财务报表缺乏可比性

  财务报表的信息来源于不同的会计主体,而不同的会计主体均可以在会计准则和制度所允许的范围内选择适合自己的会计政策,导致相同报表里信息内涵各不相同,例如,存货计价方法、折旧方法、所得税费用的确认方法、对外投资收益的确认方法等。即使在同一母公司下的子公司,执行的会计政策也有不同,使用的会计估计方法也有不同,这样,不同企业的财务报表往往不可比,这妨碍了潜在投资者挑选投资对象,潜在债权人挑选放贷对象,妨碍了现有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对企业做出公允评价,缺乏可比性也成为走向国际化的障碍。

  六、解决的思路

  就如何使财务报表在客观性、及时性和重要性等方面更加满足使用者的要求,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从重点报告有形资产信息扩展到报告无形资产的信息;扩大财务报表附注提供的信息量,适当披露企业未来机会风险、人力资源、表外融资方式等方面的信息;对会计确认、会计计量和报告的方法进行逐步转变,将单一的计量属性向多种的计量属性转化,提供多元信息;随着电算化的普及,可适当缩短财务报表的披露时间;加大会计监管力度;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增强职业判断能力。

上一页  [1] [2] [3] 

Tags:财务报表局限性会计核算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