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资企业和欧美企业成本管理模式的比较
企业针对传统成本管理模式的缺陷,日本、美国两大发达国家以各自的文化背景为基础,发展了新的成本管理思想,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总结,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成本管理模式。下面,笔者将对二者作一比较,有助于更加深刻地了解二者的内涵和外延,有助于结合我国实际形成适合于我国企业的成本管理方法。
1.管理思想的分歧。
作业成本管理是以"适时管理"为基本思想,强调对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每一项作业的成本进行及时地分析、控制并改善,对发生的问题及时地解决,具有事中管理的特性。相对而言,日本的成本企划的指导思想是"源流管理"和"成本筑人":从事物的最初起点开始进行充分透彻的分析,这就是"源流管理"。欧美公司通常是先设汁产品,再计算出成本,然后再估计产品是否可能有销路,如果成本太高,则重新设计产品。日本公司的思路则截然不同,它们先估计消费者可以接受的价格,减去企业的目标利润,算出其成本,然后运用"成本筑人"的思想,在将材料、部件汇集装配成产品的同时,也将成本一并"筑人",相当于事前在图纸上规划模拟丁一遍生产过程。作业成本法和成本企划从管理的基本思想上就有根本性的区别,从而在管理程序上也不尽相同。
2.管理重点的差异。
作业成本管理的重点在于"作业"。
其对成本的归集模式是资源+作业+产品,作业是联系投入和产出的纽带,企业通过对作业进行业务过程分析来进行改善,以达到"成本最低"的目的。其步骤如下:①建立业务过程模型;②明确识别与定义作业;③实施作业的价值分析;④设定改善作业的方针。成本企划管理的重点在于目标成本,更广义地说是"成本工程",包括目标成本的制定、筑人和达成。基于"源流管理"思想,日本企业强调"事前控制",对成本的发生进行"预演",在产品正式投产前,做到"万无一失"。至于目标成本的完成,需要生产、供应商等各个方面的人员合作来实现。
当然,作业成本法中也有目标成本,但与成本企划有根本不同。作业成本法中的目标成本是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质量日标成本,它的作用是提供一种改善的参照,而不是必须达到的日标;成本企划中的目标成本是一种"必达"的目标,是真正意义上的目标成本。如果没有实现,则意味着企划的失败。
3.信息来源及管理方法、主体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