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红包,人长大了,同一个游戏,就有不同的玩法和讲究。比如,发红包的人其实比收红包的人还快乐。有资格发红包,那说明你有本事控制别人的喜怒哀乐,你活在别人的世界里,别人则生活在你的价值观和公平观之下。
正方
得到公司的认可,比具体对数字还重要
—— 高群耀
这是一种家人式的情感交流,而不单纯是雇佣和被雇佣之间的关系
——西曼
中立方
老板到年底就发钱,自己定标准,激励层次不高
——冯仑
对于我们这样做核心技术的企业而言,期权更有效
——邓中翰
反方
发红包没有标本,作为一家跨国公司,我们不会这样做
——宋家瑜
屠刀指向外 红包砸向内
用红包的形式发年终奖金,其实增加了奖金的附加值。
当别的公司把奖金冷酷地打入员工账户的时候,一层薄薄的红纸,顿时使这笔钱提高了几个档次,上升为一份心意。
AUTODESK全球副总裁高群耀说:“得到公司的认可,比对具体数字还重要。”对激励中国员工颇有道行的SAP北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西曼说:“这是一种家人式的情感交流,而不单纯是雇佣和被雇佣之间的关系。”
收到红包的一刹那间,员工仿佛回到了童年时代。揣在兜里,沉甸甸的,昂首走出公司的大门,打车的声调都比平时高几个分贝。还没到家,就预想着,把红包递给父母、爱人或者孩子的高兴场景。那一刻,一年的苦楚和委屈,得到了慰藉;一年的青春和挫折,得到了补偿。同时,又暗暗叮嘱自己,别张狂,别在没有得到红包的朋友面前,过分得意,免得引起妒忌。睡梦中,似乎明白了职场中一个浅显的道理:虽然不是股东,但我热爱工作,公司就不可能不热爱我。
西曼爱发红包,经常得到种种良性的反馈,感觉所有的红包好像都是发给自己的一样,乐颠颠地,红光满面,提高声调:“红包我要年年发。”
红包最后激励的竟然是发红包的人,红包的暖流从终点回到了起点,首先去温暖别人的人最后温暖了自己。所以,一贯坚持狼道、治商如治军的任正非在这时,却温馨得像个慈祥的父亲,每年都要郑重其事,精心组织盛大的发红包活动,公司上下欢呼雀跃。
年夜饭做足“狗文章” 天价巧克力 钻石作点缀
红包里包裹着共同的甜头,所谓精通商道其实就是抓住人心,对此,被对手骂为价格屠夫的格兰仕集团CEO梁昭贤理解得很到位,他的手下往往在大年初一,受命携带精美的红包,奔赴各大卖场,给血拼的阵地经理打气拜年。现场的促销员不只一个感动得热泪盈眶:“还是格兰仕有人情味!”看来,梁昭贤是屠刀指向外,红包砸向内:要知道我的屠刀有多快,且看我的红包有多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