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人力资源管理 >> 组织设计 >> 正文

倒冰山:人力资源管理的工具和策略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6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招聘选拔的目的是为了决定谁将加入公司,从事哪个岗位,在公司持续工作多长时间来为企业创造业绩。这样看来,公司招聘和选拔就是预测,是基于对申请者在被雇用前观察到的特点,公司尽力预测申请者在被雇用后的行为和表现,以及实现企业所需绩效的可能性大小以及可持续性贡献的时间长短。所以,在招聘和选拔上所做的每一次努力都能在以后为这项投资产生超额的回报。是否能够预测未来则成了企业关注的焦点,也是评估招聘选拔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指标。企业不可能雇用每个申请者,让他们从事该职业,通过试用后只保留足够出色的雇员来满足公司需求。因为其费用高昂、资源有限、存在着损失或事故风险,而且,申请者在试用期内也不愿意放弃其他机会,所以,这就给我们的企业提出了更高的挑战,要我们必须选取适当的策略和适合的技术与工具来解决这一问题,因为,现代企业要预测的不仅是对现在招聘岗位的适用性,还必须对他在更高职位的业绩、留在公司内的可能性等一系列问题做出预测。

  人力资源专家乔治•T•米尔科维奇和约翰•W•布德罗在其《人力资源管理》一书中,就提出,建立外部招聘选拔策略要进行一下选择:在评判申请者的选拔信息时应运用什么选拔标准和证据?应运用哪些特定的信息收集技术?

  在选拔过程中,信息将如何被运用?如何衡量选拔结果?

  “人之难知,江海不足以喻其深,山谷不足以配其险,浮云不足以比其变”,所以我们在面对任何一个人的时候,所能看到的只是浮在水面的冰山一角。而我们招聘的任务则恰恰是运用这“冰山一角”的信息来预测申请者的未来行为,并以此来衡量申请者的“冰山”能量。

  “倒冰山”成为一种被普遍应用的工具和策略,其包括:(1)知冰山,即研究什么样的行为或能力可以导致企业优良的业绩,发现企业员工胜任力要素工作原理和运行规律。

  (2)破冰山,即选用什么样的技术与工具,才能科学、全面和深入地测评每个申请者的能力素质状况,破解其能力“冰山”,衡量每个申请者所具备的优势能力与岗位要求的匹配程度,确定最佳入围人选。

  (3)倒冰山,即如何变优势能力的个人“所有”为企业“所用”,即所有权和使用权的高度合一;这主要把能力冰山倒置,看个人优势能量和能力可以输出多少在招聘岗位上,以激励其最佳的绩效贡献和在公司的持续发展。

  在“倒冰山”策略的指导下,我们可以针对性的选取或开发适当的工具,以增强企业招聘选拔工作的有效性,即有效的预测每个求职者在企业未来的业绩表现和贡献。

  知冰山目的是探寻员工能力与企业成功的对应关系。因此,许多公司已经开始使用胜任力模型(又称“素质模型”)来帮助识别,要在一个职位上实现良好的业绩必须具备哪些技巧、知识以及个性,并且使用胜任力模型来保证人力资源体系能够把精力集中在这些技巧、知识和个性的开发上。

  胜任力模型有很多的定义,但总的来说,描述的是驱动员工产生优秀工作绩效的各种个性特征的集合,它反映的是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表现出来的员工的知识、技能、个性与内驱力等。它是判断一个人能否胜任某项工作的起点,是决定并区别绩效差异的个人特征。胜任力模型常被当作一种人力资源工具来解决关于员工的甄选、培训与开发、评估和继任计划等方面的问题。

[1] [2] 下一页

Tags:人力资源,组织设计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