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人力资源问题现在成为一个国际的热门,把人才问题研究好意义非常重大,我的发言题目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管理”,这么一个主题是非常复杂的,内容很多。最近一本书非常时髦《世界是平的》,它告诉我们当今世界的变化有两个方面:第一,世界是小的,这是互联网的作用;第二,世界是平的,这是国际化的作用。世界是小的,世界是平,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们要当心自己弄错了,现在很多人有各种烦恼。世界是小的,世界是平的,你应该注意什么呢?人对了,世界就对了。研究创新人才也是这样,人对了,世界就对了。
我重点讲三个问题:第一,创新的思维问题。创新思维大家在大学里读书很容易注重逻辑思维,这是很对的,这是西方亚里士多德教给我们的学问。创新思维不仅要依靠我们的逻辑思维,还要重视形象思维,还要重视一个东西,直觉思维,这个思维非常重要。有一个日本人叫(唐川秀书),这个人有一个演讲,他说我曾经受到中国文化的熏陶,懂得庄子、老子、孔子、孟子,后来到了西方,学了直觉思维。他讲了一个小故事,他说中国有一个庄子和惠施,二人相会与濠水之上,庄子说那个鱼挺高兴的,惠施说,你不是鱼,你怎么知道它高兴呢?庄子说,你不是我,你怎么知我不高兴呢?庄子思维方式就是一种直觉思维。
直觉是非常直接的,没有逻辑过程的,实际上它是长期修炼的结果。我们很容易排斥直觉思维,在量变阶段逻辑思维非常好,质变阶段需要直觉思维把握。这方面希望同学们,以及大学生研究人力资源的同志们研究这个问题。创造性的人才这方面非常突出,牛顿、爱因斯坦、波尔等等。平时不要太累,现在大学生拼搏拼搏拼搏,奋斗奋斗奋斗,进取进取进取,实际上灵感思维反过来了,需要你朦胧的状态,或者需要你安下心来。中国古代有两个字“智慧”,智是动之所得,慧是静之所得。慧上面是两把扫帚,手持两把扫帚在心上扫,把各种烦恼扫掉,突然之间灵光一闪,计上心来。我们首先要学会自己的灵感思维、直觉思维,这才能帮助你成就大的事业。
我讲几点:第一,师承。师承就是老师把知识传承给徒弟一方,这就有一个培训和教育的差别。大学里往往不重视培训和教学的分开,教育就是培训,培训就是教育,这样讲下去很难办了。教育就是教育,培训就是培训,二者是不一样的。在这方面不加区分,是我们很多高校,是我们很多政府机关培训中心的毛病。我们很多培训中搞教育,教育者是传授编码知识,培训是在传授不可编码的知识。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道理讲得清楚的东西绝对不是真的东西。
我们的人才培训上要特别注意老师一方和弟子一方,这里是不可编码的技术传授。我的表大概有200个零件组成,把表组装起来需要1千个程序,我把零件叫什么讲清楚了,程序讲清楚了,我讲完了,你记住了,但是你装的表注定不走。这个表的奥妙你不懂,此中的玄机你不懂。现在大学生里往往满足教育,忽视了培训。培训是师承关系,师承者就是把老师的真传拿到手了。企业的培训没有真东西,它是教育的替代培训。中国不研究培训和教育的差距在哪里,我们很难把真的东西传给下一代,师承效应非常非常值得我们重视。
中国有一个学者,这个人担当过北师大的校长,是中科院的院士。他说老师相对学生是装甲车,装甲车就是帮助学生规避沿途的风险。我们的前面有很多风险,有很多枝杈会误了你的一生的,很多艰难险阻使得你不可能到达第一线。装甲车是帮你指引道路,规避风险,有好老师指导你很容易成才,没有好老师你很容易东撞西撞,一失足成千古恨。这里有9个字3秘诀:第一,小团队;第二,一对一;第三,开放式,三句话概括了师承过程中所有的奥秘。
第三,创新人才的使用。孟尝君养兵三千名,动辄四千名,以养才为乐趣。互联网时代养才必要,但要懂得不养而用。以网络作平台,以资金作纽带,天下之才无人不可为我所用。这个是过去任何时代不可具有的一个现实,身为当今的领导人要懂得不养而用。比如现在我在人事部,我可以给北京市上班,可以给上海市上班,互联网很快。这样我可以不为单位所约束,现在西方世界出现一个问题,你的员工可能是你的员工,可能不是你的员工,就是因为互联网。分身之术在中国将很快蔓延,一上互联网,天涯若比邻。
当今世界要有四个不养而用:第一,基于网络。网络做平台迅速得不得了,毛阿敏有一首歌,一夜风云散,变换了时空,这个时空变换就在今天。河北省有一个企业家用着北大人、清华人、美国人、日本人,就是以网络作平台,以资金作纽带,这个人打破了时空的阻隔,实现了人才的不养而用。过去纪委书记各县调人,干完了走你的,不断地用他,不断地把他赶走,结果也是不养而用。这个东西是对的,但是你不负责任的,是基于权力不养而用。中央机关很多人目前给北京市干活,我认识的曾院长就是经常给北京市干活,地域允许大家在很短时间内走得到,这就是基于地域的不养而用。北京市搞战略就不能搞北京市人才规划,这样就把中央人才排斥在外了,这么多大学者、大专家怎么排斥在外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