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认为,如果按照传统研发方式,评估《项目成本报表管理系统》的调研、分析工作约需1年时间,设计和代码编写工作约需半年时间。而采用业务平台的开发模式,系统调研、分析工作只用了半年时间,设计和代码编写在3天入门培训的条件下,只用40天就完成了。此外,平台“随需而变”的适应能力也使中建一局受益匪浅,系统在上线后的3年时间里,几乎每个月都有需求变化,系统中200多个功能,约2/3做过不同程度的调整,利用平台特性,中建一局非常平滑地解决了问题。中建一局的系统成为中建第一家符合“建造合同”要求的系统,率先通过了上市评审。
换句话说,奚主任没有买“鱼”,而买到了“渔”,也就是钓鱼的能力和技术。再利用这种技术和能力,依据自己对于企业的理解和把握来解决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自然要与那种买来“鱼”去削足适履要好得多,这是不言而喻的。这一点,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是相吻合的,也更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
“渔” 的威力
但是关于这一点,并不是没有争论。当奚主任准备引入起步科技X3平台时,财务总监就提出过疑问。奚欣和同事花了8个月时间做选型报告,做了充分细致的规划和设计,最终赢得了管理层的认可。而购买的这个“渔”后来的表现,也证明奚主任的选择是正确的。以2005年完成的项目成本管理系统为例,总共有6个子系统,如果按照成熟软件去购买的话,每一个子系统需要近百万元。即使购买必须的10个系统,也需要拿出千万元资金,且市场上还找不到基础规格统一、相互衔接紧密、适应企业自身管理特点和特色的系统。然而,基于X3平台开发后,一个系统的平均开发费在十几万元上下。仅这一项,他们就节省了数百万元的软件费用,以至于中建一局新来的领导都感到纳闷:“其他企业都在软件上投入巨大,为什么你们这里软件花费那么少?”
不仅如此,基于这个平台,他们如期确保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对该公司的上市审计工作。“要是没有这个加工信息化产品的母机,工作难度将难以想象。”奚欣说。去年,中建总公司进行上市筹备,要求下属所有划归上市的部门限期达到上市的标准。而要通过中建上市外审,中建一局必须完成267条流程的整改,这些流程的大部分都需要在信息系统中实现。听起来不可思议,奚欣他们由于前期利用平台的优势,仅仅用3个月时间就完成了所有整改。成为中建内部第一个通过上市外审的公司,并获得通令表彰。
更让奚欣感到轻松的是,X3平台可以让他们更关注于业务,而不必去考虑软件开发、设计的纯技术问题。“这个平台让我们更关心业务,从而能更好、更准确地表达企业的管理愿望。”
而对于奚欣来说,他领导的这个内部信息部门,成为连接信息管理技术和内部业务需求的桥梁。理解和明确内部需求成为他们最重要的能力。这正是一个合格的内部IT部门应追求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