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营销管理 >> 营销战略 >> 正文

丽华快餐:一个段不可复制的发迹史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6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走出常州

  1996年底,带着7万元资金和经营之道,蒋建平来到北京,走出了丽华快餐的全国化道路第一步。蒋建平说,“全国化也是为了留住骨干员工,公司要发展,个人才有发展的空间。”

  丽华快餐在北京的经营策略与常州并无不同。“我们仍然采用承包食堂的办法,利用了北京很多国营企事业单位闲置的食堂,我们只是稍加改造,保证它的所有标准都卫生、环保,达到经营、生产的指标。这样,我们前期投入成本就很低。”

  事实上,当时的北京快餐业已经趋于饱和。但成本优势帮助丽华快餐快速打开了市场。

  而新的市场也带来了新的机会。2000年,丽华快餐开始了新的“团膳”业务,也就是以企业客户作为销售对象,一改之前的“散户”路线。蒋建平说,“团膳业务可以分为很多种,一种是直接为客户外送餐品;第二种是为客户经营完整的食堂业务,在客户食堂为客户制作餐品,第三种则是派员参与管理客户食堂。团膳业务总共能占到丽华快餐30%左右的收入。”

  在蒋建平看来,在“企业”市场,丽华的竞争力在于:“我们把经营快餐当作自己的事业,但对那些科研院所、机关单位来说,却只是个副业。我们肯定比他们做得更好,这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2008年,丽华的“团膳业务”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丽华快餐承接了北京奥运会的送餐任务,成为其最大的团膳业务供应商。

  有了北京市场的成功复制,丽华快餐又陆续走向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现在,丽华快餐已经进入了全国12个城市,其中长三角5个城市,珠三角2个城市,大北京地区3个城市,再加上内地的郑州、长沙。”

  1996年,丽华快餐仅“有上千万销售额”,而2006年,其销售收入达到2亿多元。

  “微利”考验

  在丽华快餐快速复制、快速扩张之时,竞争亦在快速加剧,快餐的暴利时代很快终结。“快餐的成本很容易计算出来,很多快餐公司冒出来了”,蒋建平说,“毛利率不断下降,到现在已经只有不到10%的净利润。甚至,10年过去了,盒饭还是卖10元钱一份。”

  而且,走向全国的丽华快餐,则将承受更大的成本压力,特别在新劳动法出台之后。在其成本结构中,物料成本约55%,营销成本为6%,房价为4%,而人力成本则为“百分之二十好几”。

  “公司的员工总计有3000多人,其中送餐员和生产员工各占三分之一,不仅总的人力成本在逐年增加,而且,员工单人的劳动力成本一直以10%左右的速度增加”,蒋建平说,“现在,新的劳动法对我们这样的人力密集性企业,产生了巨大的挑战”。

  丽华快餐不得不降低“劳动密度”。“我们的新想法是,凡是能用设备和电脑来代替人做的,就不要用人”,“丽华快餐的新方向就是要走快餐工厂的路子”。

  所谓快餐工厂,就是要将原来分散制作的生产环节,收紧到各区域集中的工厂中生产,在目前无法集中生产的区域,则尽量供应半成品。“丽华快餐未来将要取消厨师这个岗位,而是改为操作员岗位,即每个工厂中,以机械化的设备为主,操作员按照制作流程操作,或者使用袋装的半成品配料进行生产。”蒋建平如此表达他的目标。

  “这既是为了符合快餐走规模化的需要,也是为了适应新劳动法,节省人力成本。”蒋建平说。在他的规划中,“北京大兴的快餐工厂正在加紧建设中,未来将会投入北京奥运的供餐业务;这个工厂占地20000多平方米,从切骨机、到洗碗机等一系列设备都将实现完全机械化,总投资达到2000多万元;在长三角地区,常州和上海的快餐工厂已经在筹备中,年底将会开工,而珠三角的工程则会在明年上马。”

  面对快餐业的微利现状,蒋建平仍然不认为这是一个红海。“在发达国家,快餐盒饭已经是普及化产品,中国的整个快餐业仍是在逐年增加的;只要能做到行业内的第一,就能实现利润最大化。”

上一页  [1] [2] [3] 

Tags:营销战略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