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集团于1987年创业,经过18年时间的顽强拼搏,目前已成为国内饮料行业中规模最大、效益最好、最具发展潜力的龙头企业。饮料产销量除了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吉百利和柯特等4家著名跨国公司外,在全球排名第五。而娃哈哈却不是一个靠出奇招制胜的企业,而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创造优势领先的企业——1987年上儿童营养液,1991年上果奶,1996年进军纯净水,1998年叫板“两乐”,推出非常可乐,2001年推出茶饮料,2002年后又陆续推出果汁饮料、营养快线、咖啡可乐饮料等。每一个产品,娃哈哈基本都做到了做一个赚一个,现在,除了碳酸饮料仍屈居“两乐”之下,茶、果汁还在追赶“统一”、“康师傅”外,其他主要产品都始终保持着行业第一的市场占有率。
其实,单纯从某个营销要素来看,娃哈哈并不占有明显的优势。正如宗庆后所说:“现代企业无神化,我们现在已经远离了靠一个点子、一次运作就能成功的时代,企业的竞争现在比的是综合实力、综合战略优势。”
市场环境是变化的,消费者的要求也是变化的,竞争的格局和状况也是变化的,那些某一时段依靠某一营销要素成功的企业,如万家乐、乐华、哈慈、小鸭、健力宝、包括五谷道场等,正是因为不能因时而动、与时俱进才只能取得一时成功,但是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败下阵来。因此,持续成功的企业只能是与时俱进的企业,更是系统营销的企业!
系统竞争需要资源集中
在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系统营销阶段,对企业的营销能力提出了相对于单点竞争阶段更高的要求。对于中国现阶段的大部分民营企业来说,企业赖以生存的后盾资源相对有限,必须先考虑解决生存问题,然后才能考虑解决发展问题,企业既没有形成明确的多维度战略目标,也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因此,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时,铺的面越大,对于企业的压力和风险也就越大,企业降低这种压力和风险的办法只有一条,那就是集中资源,实现由点(小区域)到面(大区域)的突破,通过对成熟样板市场的复制来实现全局市场的启动。
五谷道场在产品上市后,于短短四个月内将市场范围拓展到全国,使资源非常分散,加上团队组建与管理滞后导致的渠道控制力偏弱,给企业造成了很大的资金压力,成倍地放大了企业的风险系数。
江苏和湖北的几个白酒企业,如洋河、今世缘、稻花香、白云边等,这几年在竞争异常激烈的白酒市场均取得了超速的发展,这些企业无一不是通过集中优势资源而先行区域突破,然后再将局部的成功向更大的范围稳步推进的例子。
因此,系统竞争阶段的营销战,竞争越激烈,越需要资源集中。只有集中优势资源形成样板市场,才能保证更大区域市场的成功!
打造团队非一日之功
五谷道场出事了,曾有不少业内的专家学者对这一现象的始末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其中的“企业文化缺失论”和“营销管理缺失论”对五谷道场团队短板的分析似乎更有道理。其实,我们仔细想想,这些所谓的文化和管理都不缺失情况的假设根本就不可能存在!因为任何一个团队的打造都非一日之功,指望在短期内 (尤其五谷道场的期限是三四个月内)形成团队文化、并且管理有素的想法,根本就不可能实现!
按照国际广泛通用的一种说法,企业文化是个体在某个特定企业环境中的行为方式。我们很难想象在一个原本空白的基础上,一个新组建的全新群体能马上形成一种共同的、而且是良性的文化,没有文化,空谈管理自然也就会显得更加牵强附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