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组织结构 >> 分工协作 >> 正文

珠三角产业升级亟须协调分工机制

http://www.newdu.com 2009/10/7 南方都市报 呙中校 参加讨论

  目前,产业转型升级成为珠三角企业与政府部门萦绕于胸的头等大事。珠三角各地产业转型的目标和路径虽然指向高端化,但是特色不鲜明,不少地区相同或相似,甚至有重复建设的嫌疑。香港、深圳不约而同提出发展创意产业,现在佛山也提出联手广州打造创意产业。深圳、香港一起搞创新科技圈,近来东莞也在松山湖建设高新产业园区。这些创意园区、高新技术园区倒不是只能在某一地发展,只是相互之间如果缺乏协调分工,珠三角产业升级转型就要大打折扣。

  经过30年的发展,珠三角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亚洲四小龙的水平,同时也到了一个升级转型的关键时期,为此,亚洲四小龙在过去产业转型中的经验非常值得广东借鉴。其中,台湾、韩国的本地升级、外延扩展模式应是一个重要经验,而香港单纯的产业转移却应引为教训。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台湾、韩国的出口加工贸易模式逐渐失去比较优势,韩国把产业发展的重点集中到钢铁、造船、汽车、电子、石油化工、金属加工和橡胶行业,台湾则集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因此在低端产业向外转移的同时,台湾、韩国也能把本地高端产业的外延扩展出去。

  相比之下,香港当年就是纯粹把资金和低端制造业技术转移到珠三角等地,本地则专门负责外贸,没有本地技术升级过程,直至后来制造业完全空心化。实际上,五六十年代,香港电子产业曾在亚洲领先。现在,香港制造业只能在鸭寮街去寻找往昔的荣光。香港地方小,尚可凭服务业立足,但是与毗邻香港的广东则不能重蹈覆辙。珠三角产业的“双转移”的第一个层次,应是内涵深化(本地升级)基础上的外延扩展(产业转移),这样广大内陆地区就不是单纯的高污染、高能耗产业的接收地,而是广东高端产业链的自然延伸。这是广东与内地在产业转型升级上的合作分工。

  在珠三角内的转型升级过程中,城市之间的协调分工必不可少。同样是创意产业,香港、深圳、广州、佛山应该各有特点,互有侧重。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东莞要避免与深圳、广州撞车,最好是满足本地产业升级转型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技术需求。这种需求是市场产生,也是最有生命力的。因此,应该把市场作用作为珠三角产业分工的协调基础,充分发挥企业组织作为市场主体的角色,政府居中协调。政府的作用是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培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市场机制,并在市场机制失灵时加以弥补。目前珠三角各地政府纷纷主导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短期或可引进一批高端企业和高新技术人才,但长远来看未必能产生好的市场效果。内部必须加强协调分工,这是广东产业转型升级的第二个层次,也是最核心的环节。

  广东产业升级的第三个层次,与广东经济在国际分工的地位和功能有关,也即广东还要加强东亚、东南亚地区的国际分工与合作。最近省委书记汪洋率团出访东盟四国,就是为广东的国际分工探索出路。为了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形成广东的产业链条,保持对越南、印尼等地的技术优势,广东仅仅承接台湾、韩国的技术转移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广东应尽快与欧美先进技术对接,使自主创新能力与韩国、台湾看齐,成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与比较优势。在上与欧美对接、下与东南亚协作的过程中,香港这个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的服务平台就不可或缺,广东仍可以利用香港的法治优势和金融市场引进来,走出去。

Tags:珠三角产业升级分工协作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