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项目管理 >> 风险管理 >> 正文

正在起步中的银行风险管理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7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作为全国第五大商业银行的交通银行早从去年7月开始,就采用中创软件公司的信贷管理系统进行试点。今年上半年交通银行将完成全国86家分支行的上线运行推广工作。交行信贷管理系统是一个大集中模式下的综合性信贷业务管理系统,系统覆盖全行信贷业务数据,一体化处理信贷业务检查、控制、审批、统计、分析、决策、预警;系统以风险控制为核心,优化审、贷、放三级制约机制下的授信全程业务管理流程。

  此外,工行、中行、农行、华夏银行、光大银行等中国十几家银行的风险管理部门从3月1日起已开始试用Algorithmic系统。根据中央汇金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平介绍,建设银行目前采用公司Algorithmic公司AIR系统网络程序,所有贷款都要首先经过系统软件筛选,如果某个条件卡住了,贷款程序就不能继续下去了。

  中国银行日前还表示,2004年底,中国银行风险管理部完成了“千里眼经济情报预警”信息系统的建设。该系统以集成外部负面信息为主要特点,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专家的风险因素判断,对风险预警信息的采集、分析与整理流程进行了提升。并将将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由总行向一级分行和海外机构派出巡视组。

  自新巴塞尔协议后,“风险管理”引起了全球银行业的大讨论。特别是,近期我国银监会也发布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但是,尽管一些大型银行已经制定了风险管理实施规划,但具体的实施步骤一般还没有排上日程;而一些风险管理的首尝螃蟹者在实施中也遭遇到数据、应用起点以及管理文化等三重门的障碍。

  复旦金仕达金融事业部银行产品部总监王习平认为,“当前国内银行用户中形成完整风险管理体系的不多”。风险系统建设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各大银行可以根据自身特色,从主到次选择各类风险进行规划实施。信用风险是目前我国银行面临的最大风险,新巴塞尔协议采用标准法和内部评级法来评价信用风险。我国银行管理信用风险的能力还比较弱,仍存在使用“一逾两呆”的贷款分类法,由于缺乏外部评级机构,评价信用风险的标准法也难以实施,而构建内部评级法是我国银行当务之急,完善信用模型、建立自己的评价体系,这也是国际通行的做法。市场风险将是我国银行今后面临的主要风险,市场风险的衡量和控制,在国际银行界有着一套比较成熟的方法,依托于现代金融工程理论的风险价值法ValueAtRisk (VaR)、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Risk Adjusted Rettlrnon Capital(RaRoc)被广泛运用。

  易观国际研究总监杨青峰指出:“目前银行的信息化平台已经成为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命脉,银行的信息化水平与银行的经营实力和品牌影响力成正比。然而,在下一轮将要热起的中小银行信息化竞赛中,银行高管层在决策时可资参考的行业性定量数据分析却非常少。而作为银行各级信息主管,所重点关注的如何协调IT建设和IT规划?不同的产权模式及管理架构下应该采取何种IT规划方案?日益走热的金融体制改革背后到底有哪些原因?我们该做些什么?这些问题都等待着一个系统化的关注和解读。”

  随着我国WTO时间表的推进,在金融全球化,市场的波动性增强的趋势下、银行业面临的风险环境瞬息万变,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已经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业所面临的当务之急,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银行也会破除种种重门,开始启动风险管理系统。

上一页  [1] [2] 

Tags:项目管理,风险管理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