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公共关系 >> 危机预案 >> 正文

公共危机应急处理刻不容缓

http://www.newdu.com 2009/10/8 威海发展论坛 张德宽 参加讨论143

  6月21日,山东省政府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应急办主任张德宽在威海市委党校作了一场精彩的《公共危机应急处理》专题报告。结合近来发生的重大突发事件,张德宽理论联系实践,在报告中阐述了什么是应急管理以及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危急时刻的应对策略,为我们今后加强应急处理工作指明了方向。

  加强应急管理刻不容缓

  “所谓应急管理,就是在紧急状态下发生的事情,如何去应对和管理,这就是我们当前的定义。”张德宽首先精炼地概括了应急管理的含义。

  紧急状态下发生的事情具有高度的突发性、不确定性和影响的社会性。它不可预见,临时突然发生,而且来势汹汹,让人猝不及防。同时整个事件的起因、进展及最后的结果无法估量。但一旦事情发生了,必将对整个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就像去年冬天南方的暴雪及此次汶川大地震,都是突如其来,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

  当前应急管理实行分类管理,把突发事件分为四类:第一类是自然灾害。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因为自然灾害引发的各类灾难,特别是特殊的气象条件引发的灾难越来越多,像去年济南“7·18”特大暴雨、南方暴雪以及此次汶川大地震。第二类是事故灾难。指发生在企业、交通以及城市供电、供水、供气等方面事故造成的灾难,这类灾难是目前我们国家以及我们省要应对的主要突发事件之一。第三类是公共卫生事件。主要是各种传染病、癔病引发的事故,最典型的就是非典和“手足口病”事件。第四类是社会安全事件。主要是重大的刑事案件、一些涉外的突发事件、经济安全事件以及规模较大的群众上访等。去年济南“7·9”爆炸案及今年的拉萨“3·14”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让人触目惊心。

  加强应急管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加强应急管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如果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突发事件不断,或是发生大面积疾病流行,这个国家或区域哪里还有精力去谋划发展。

  加强应急管理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必然要求。一场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不可弥补的。“4·28”胶济铁路事故造成72名遇难者;汶川大地震中有的整个村庄都被毁灭了,地震造成的伤亡及损失无法计算,这些灾难在人们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加强应急管理是锻炼干部队伍、提高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随着我们事业的发展,不断有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遇到这种突发事件时怎么去处理?怎么加强防范?如何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这确实是考验干部的一个平台。

  加强应急管理,是政府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政府有四项职能,包括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怎样尽好政府的职责,打造一张安全网,让每一个阶层、每一个区域的民众都能够平安祥和地生活,这是我们政府管理的一大课题。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各类利益群体都在寻找自己的利益定位,汽油涨价、电价上调,一个又一个意外在老百姓生活中掀起阵阵波澜,在这种新形势下,尤其需要政府发挥好宏观调控作用。[next]

  应从“五方面”加强应急管理

  2003年发生的非典事件,提醒中国政府必须重视突发事件,必须重视公共安全管理。随后,党中央国务院就提出全国要加强应急管理处理。中共中央第十六届五中全会、六中全会都对应急管理工作做出了要求。

  作为山东省政府应急办主要负责人,在协助省领导处理济南“7·18”特大暴雨、新泰矿难等重大突发性事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张德宽认为,做好应急管理要从五个方面出发。

  第一,要有一套科学预案。预案就是针对外地已经发生的或者说我们这个地方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围绕当时是怎么处理的、有哪些经验教训应该吸取等,列出具体的应对措施。实践证明,发生突发事件时,有没有应急预案、预案可行不可行,最终的效果大不一样。去年济南“7·18”暴雨发生之后,国务院监察组到达后,首先问济南市有没有防汛预案?防汛预案的指挥是谁?在什么时间启动了预案?去年邹平“8·19”铝液外溢爆炸事故发生后,按照预案,车间一旦发生异常情况,人员要迅速撤离。但当时现场的工人不但没有撤离,有的还跑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造成更多的人员伤亡。所以,我们既要重视制定预案,又要严格按照预案办事,将预案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第二,要做好条块结合和军地结合。不管单位级别多大,直接归属哪个部门管辖,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中,都要接受当地政府管理,有突发事件必须第一时间与当时政府联系,争取时间,请求救援,将损失降到最小程度。通过四川汶川大地震可以看出,部队是应急救援的主要力量,所以地方政府一方面要为部队服好务,另一方面也要把部队纳入地方应急管理体系,把这支力量真正变成我们应急管理的主要力量。

  第三,要抓好体制、机制、法制建设,从中央政府到地方县级人民政府都要设立应急管理机构,各司其职,加强联系,形成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级负责、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联动体系。要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将国家法律纳入到各个分类管理条例中,让应急管理真正做到有法可依,而不是单靠行政命令。

  第四,要加强对农村、社区、学校、企业的应急管理宣传,提高公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增强自救能力。每一件重大事故背后总有很多情节和征兆,只要稍加留意就能防范。农村、社区、学校和企业,是人群聚集较多的地方,一旦出现大的事故,如果没有防灾减灾意识,必将造成更多的伤亡。

  第五,要做好六个环节的工作:领导要重视。应急管理是一种非正常状态下的管理,是决策的非程序化,防范各类灾难的发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这首先需要领导的重视和支持;队伍要健全。要抓好管理队伍、专家队伍、救援队伍等的建设,随时应对紧急事件的发生;手段要先进。事故发生后,救援时会遇到一些高技术、高难度的问题,如果仅仅简单地依靠人工救援,必然会造成更大的损失;网络要健全。要使整个工作网真正做到无缝衔接;基础要牢固。把基础工作夯实,为应急管理做好准备;信息要公开。要主动、及时、准确、坦诚地将事故情况告知社会,善待媒体,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保证整个应急管理工作安全有序地进行。

Tags:公共关系应急预案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没有任何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