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财务管理 >> 财务分析 >> 正文

百富勤破产分析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6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一.过程

  1.杜辉廉和梁伯韬1988年创办百富勤时,获得多位华人大亨襄助,其中包括李嘉诚,胡应湘等,初期主要业务为商人银行和证券买卖。

  2.百富勤是89年9月从李嘉诚手上购入广生行的,当时百富勤成立只有一年,股本只有3亿港元,而广生行市值逾14亿港元,有70多年历史。

  3.由80年代末期香港踏入过度期后期开始,中国国内省市部门在港的“窗口”企业的业务性质到出重大变化,由过往的贸易和引入外资角色,转为在港积极寻找投资机会,上市集资,实行以小控大。而梁伯韬就利用这些新的业务机会,将百富勤和香港股市带向新的一页。

  4.1989年北京六四风波,港股大幅波动,百富勤藉机扩展,除收购广生行之外,90年2月从香植球手上收购泰盛国际,改名为百富勤投资。

  5.当邓小平92年南巡之后,上海发展神速,急需资金,梁伯韬协助安排上海在港窗口单位——上海实业上市,实行透过集资——发股注资大规模引入资金往上海,并带动了香港的红筹热,梁伯韬个人因此得到“红筹之父”的美誉,

  6.百富勤安排多家国企A股上市,为国企筹集大批资金。96年五月,百富勤为北京控股安排上市,获得1200多倍超额认购,更成为百富勤最风光的日子。

  7.1 9 9 4 年公司定息债券部门成立后,定息债券及票据营业额发展速度惊人,1 9 9 5 年约6 7 4 亿港元,1 9 9 6 年则增至1 4 3 0 多亿港元,尽管这些债券是协助有关公司发行的,没有赎回责任,但按一般惯例,发行债券的投资银行往往要做自己发行债券及票据的“庄家”,以保证债券及票据可随时成交。证券商一般不把这类债券作为长期持有资产,而是通过买卖账户入账,1 9 9 6 年集团的此类资产达7 3 .1 亿港元,1 9 9 7 年更是大幅增加。由于坐庄的资金大多来自银行借款,不可能把全部债券及票据都通过对冲交易保值,只能部分地做对冲保值,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

  8.百富勤96年上半年曾录得11亿3000万港元营业盈利,到11月中宣布首10个月业绩时,营业盈利已下降至不足9亿港元,反映出其间由7月至10月四个月内有逾2亿3000万港元营业亏损,其中包括为东南亚债券业务所作出6500万港元准备金。

  9. 1 9 9 7 年下半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百富勤的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据称该集团在印尼的借贷和投资将近6 亿美元,由于印尼盾的持续下跌,这些投资和贷款发生了重大损失,尤其是定息债券(这些债券以有关国家货币计值,到期由发行公司以美元购回,百富勤负责推销其它机构投资者)损失惊人,账面损失高达1 0 亿美元,约合7 7 .5 亿港元,加上其它部门的亏损,总损失达1 0 0 多亿港元,出现严重的支付困难。

  10.但百富勤两位创办人梁伯韬和杜辉廉不气馁,积极寻找新的投资人和新项目,挽救百富勤,并在97年11月16日宣布与士苏黎世集团达成的入股协议。

[1] [2] [3] 下一页

Tags:$False$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