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持高速增长有利于亚洲经济,但可能仍难以抵消美国经济降温的影响。国内需求相对出口的重要性将会增强,而债券市场也会比股票市场变得更为活跃
美国经济增长软着陆
最近几个月美国经济迅速降温,再度引发了部分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增长发生硬着陆的担忧。由于日益疲软的住宅建设和汽车生产将,我们预期经济增长速度将由第一季度的5.6%下跌到第三季度的1.5%,但会从第四季度开始回升到2.4%并在2007年保持2.9%的增长速度。因此从总体上看仍然是软着陆。
美国经济不致出现崩溃现象,主要是因为企业利润和住户收入状况依然十分良好。除了汽车外,其他消费开支也保持稳健的增长步伐。担心经济硬着陆的最主要的因素是房地产价格崩溃从而对消费造成严重的负的财富效应。但现在新建住房的数量已经低于销售量,到明年初剩余住宅数量将会明显减少,这也会给房地产价格提供基本的支持。因此出现硬着陆的可能性并不大。
一些投资者认为,目前美国债券市场倒置的收益率曲线是经济萧条的前兆。与前几次收益率曲线倒置时所不同,当前美国的货币与金融环境仍然十分宽松,没有对经济活动造成严重的紧缩压力。另外,随着增长速度放慢和石油价格下跌,通货膨胀的压力也会减弱。这就给美联储在明年第一季度开始减息创造有利条件。一旦短期利率开始下降,收益率曲线倒置的现象也会很快消失。
亚洲经济增长面临压力
所谓亚洲经济已经与美国脱钩的论断在数年前曾经十分流行。所谓脱钩,其实是说随着区内经济间依存度的日益增加,亚洲的高速经济增长可以不受美国经济状况的影响。现在看来,亚洲经济增长的独立性越来越大这确实是一个趋势,但说脱钩恐怕为时过早。
在过去十几年间,亚洲出口增长率一直紧紧地跟随美国消费开支波动,只有两个很短的时段例外,一是1998年左右的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二是2002年左右当亚洲制造业大规模迁移到中国的高峰期。后一个阶段恰恰是所谓的脱钩论最盛行的时候。由于产业供应链的迁移,以中国为中心的区域内贸易飞速增长。一些投资者由此断定亚洲的经济增长从此可以仅依靠区内需求支持,而不再明显受美国经济波动的影响。殊不知,中国的大量进口并不都是用于国内最终需求,起码有一半以上的进口产品经过加工最后还是出口到了发达国家。美国仍然是亚洲最重要的出口市场,约占亚洲总出口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事实上,经过几年的短暂增长以后,最近区内贸易已经出现停滞不前的现象,包括日本在内的区内贸易占亚洲总贸易额的比例由2003年的65.2%回落到2004年的59.1%和2005年的58.7%。也就是说,外部需求对亚洲经济增长仍然十分重要。
为了更具体地分析美国对亚洲增长的影响,我们利用牛津经济预测模型模拟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的后果。总体上看,如果美国增长降低一个百分点,亚洲的平均增长速度会下跌1.2个百分点。其中以中国、香港、印尼、菲律宾和泰国受到冲击最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