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财务管理 >> 成本管理 >> 正文

浅谈房地产企业的开发成本控制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6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房地产业需要缴纳的税种比较多,综合计算,企业税收负担可达到营业收入的12%—14%,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税收偏高,负担偏重。企业要保证合理的利润,快捷而有效的途径就是提高房屋售价。

  3、融资渠道相对狭窄,贷款利息居高不下。长期以来,我国房地产开发属于典型的“香港模式”,即开发商大量利用银行资金买地、建房、卖房,然后再开始新一轮循环,开发商自有资金比例很低,且融资渠道多是通过银行间接融资,而通过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信托、外资、民间资本等直接融资的很少。近年来,国家不断收紧房地产银根,人行甚至提出了取消期房销售的建议,对开发企业资金实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房地产业资金链日益趋紧。虽然近几年几次下调贷款利率,一年期贷款利率现为5.22%-7.60%,但由于房地产开发对信贷资金的依赖十分严重,且具有资金大量、集中投入,回收周期长的特点,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房地产开发企业承担贷款利息居高不下。

  4、建材价格上涨,带动建安成本提高。建筑原材料中钢材、水泥、木材所占比重最大。近年来三大主材价格均有较大幅度上涨,如建筑用钢材05年初为2800元/吨,年末为4000元/吨。建材价格的上涨,直接提高了建安成本。

  三、有效控制房地产开发成本的应对之策

  1、调整土地供应政策平抑土地成本。一是加强政府调控,力求土地供需总量平衡。首先,通过调控房地产开发用地供应总量调控开发规模。其次,通过调控房地产开发用地结构调控开发结构,即严格控制高档住宅用地的供应,增加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宅用地供应,尤其是经济适用房用地比重应大幅度增加,这对住房价格的理性回归和避免房价大起大落有积极作用。第三,要扭转以增量为主的局面,积极消化存量建设用地,提高集约用地程度,保证了房地产开发用地的有效供应。二是逐步建立土地资源利用的强制性退出机制,避免少数开发商囤积居奇。政府应当建立对超过规定期限而未进行开发的土地的强制性退出机制,保持足量的用地规模,并借此平抑过高的地价。三是合理形成土地供给价格,避免价格的不正常上涨。土地价格是房地产价格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地价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房价的高低。要加大对投标企业资质、信用、规模及业绩等的审核,使价格不成为中标的唯一因素,坚决杜绝“招、拍、挂”中的腐败行为,避免价格的不正常上涨,保证土地出让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从而真正让市场形成合理的土地供给价格。

  2、加大对房地产开发和消费环节不合理收费的清理力度。各级地方政府一方面应认真落实清理收费的各项政策措施,坚决取消房地产开发建设和消费环节的各项不合理收费,适当调低过高的收费标准,切实加强对垄断经营的基础和配套工程取费的政府行政管制,规范相关主管部门所属单位的事业性服务收费行为;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向房地产业收费单位的监管,坚决查处乱收费行为,及时清退多收的各项费用,以利降低开发中的规费及基础设施成本。

  3、完善市政配套,履行政府职责,合理分摊城市公共设施费用。市政设施的配套,公共财政应承担一定比例的责任,不能再完全转嫁到房地产开发上。对应由开发商承担的市政配套设施,一方面要适当降低公共取费的标准,另一方面应建立统一的质量标准,用制度规范行为,通过引进竞争机制,避免现行的垄断性经营而加重开发企业负担。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s:房地产企业开发成本控制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