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能否有充足的现金流入供偿债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获利能力。企业对一笔债务总是负有两种责任:一是偿还债务本金的责任;二是支付债务利息的责任。
短期债务可以通过流动资产变现来偿付,因为大多数流动资产的取得往往以短期负债为其资金来源。而企业的长期负债大多用于长期资产投资,在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条件下,长期资产投资形成企业的固定资产能力,一般来讲企业不可能靠出售资产作为偿债的资金来源,而只能依靠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另外,企业支付给长期债权人的利息支出,也要从所融通资金创造的收益中予以偿付。
可见,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是与企业的获利能力密切相关的。一个长期亏损的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都不能进行,保全其权益资本肯定是困难的事情,保持正常的长期偿债能力也就更无保障了。一般来说,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反之,则长期偿债能力越弱。如果企业长期亏损,则必须通过变卖资产才能清偿债务,最终要影响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企业的盈利能力是影响长期偿债能力的重要因素。
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对债务的承担能力和对偿还债务的保障能力,是反映企业财务安全和稳定程度的重要标志。资本结构不同,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也不同。不同的资本结构,其资金成本也有差异,进而会影响企业价值。通过长期偿债能力的分析,可以揭示企业资本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调整,进而优化资本结构,提高企业价值。
一般来说,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主要指标有:
⒈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是负债总额和资产总额之比值,表明债权人所提供的资金占企业全部资产的比重,揭示企业出资者对债权人债务的保障程度,因此该指标是分析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
资产负债率保持在哪个水平才说明企业拥有长期偿债能力,不同的债权人有不同的意见。较高的资产负债率,在效益较好、资金流转稳定的企业是可以接受的,因这种企业具备偿还债务本息的能力;在盈利状况不稳定或经营管理水平不稳定的企业,则说明企业没有偿还债务的保障,不稳定的经营收益难以保证按期支付固定的利息,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较低。作为企业经营者,也应当寻求资产负债率的适当比值,即要能保持长期偿债能力,又要尽最大限度地利用外部资金。
一般认为,债权人投入企业的资金不应高于企业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金。如果债权人投入企业的资金比所有者多,则意味着收益固定的债权人却承担了企业较大的风险,而收益随经营好坏而变化的企业所有者却承担着较少的风险。
目前我国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较高,主要原因是企业拥有的营运资本不足,流动负债过高。这一方面是因为企业在进行长期建设项目投资时,超预算过多,原来计划投入的营运资本被长期投资项目占用,生产经营资金需要无保证;另一方面是企业普遍不重视资金结构的合理性和资金之间的平衡关系,导致不可预见的相互拖欠货款现象严重(三角债)。这种状况在执法不严、破产难的情况下较难扼制,形成目前普遍较高的资产负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