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财政专项资金的设立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管理中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农业财政专项资金存在着“散”、“乱”、“小”、“重”的现象。“散”是指种类多,“乱”是指资金多头、交叉管理,“小”是指规模有大有小,“重”是指设置重复。
2.中央、省两级安排农业财政专项资金多,而市、县、乡三级安排则很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市、县、乡财力有限,既要保吃饭、保稳定,又要保运转,安排农业财政专项资金明显不足。
3.上级财政部门安排的农业财政专项资金项目资金下达较晚。多集中在三、四季度下拨,有的甚至集中在12月份下拨,造成了年内应完工的项目,因资金不到位拖至下一年度,影响了农业项目的实施。
4.挤占、挪用农业财政专项资金现象在部分地区经常发生。中央、省财政农业财政专项资金到达项目单位,层次较多,落实到项目上的时间较长,甚至部分地区经常发生挤占、挪用农业财政专项资金现象,被挤占、挪用的资金有些用于发工资,有些则用于平衡预算,使资金不能真正用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上。
5.市、县对农业财政专项资金整合难。一是上级财政部门的农业财政专项资金是由一个部门或多个、甚至是一个部门不同处室安排的,资金使用要求各不相同,如果强行整合,将影响下一年度资金的争取;二是上级财政部门安排的农业财政专项资金都有明确的使用范围和用途,而且都有一套完整的管理办法,如果整合起来集中使用,纪检部门将视为挪用、挤占农业财政专项资金行为。
6.县级农业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水平不高。特别是当前基层从事农业财政工作的人员调动频繁,新手多、素质低,知识面不宽,管理水平低,管理手段落后。